如何內觀?給初學者的溫柔指南
1. 察覺:停一下,讓自己知道「我正在有情緒」
內觀的第一步,是「察覺自己在有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是下意識的,例如:對方一句話讓你爆氣、一句訊息讓你心跳加快,或突然低落。
這時候請你先 停一下,不馬上反應,可以默念:「喔,我現在有情緒了。」
這是一種回到當下的自我召喚,讓你不再被情緒牽著走,而是開始當它的觀察者。
2. 觀察:我現在感受到的是什麼?
當你停下來後,開始觀察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的身體有什麼感覺?(心跳加快、胃緊繃、想哭、無力…)
- 我的情緒是什麼?(生氣、委屈、焦慮、空虛…)
- 我的心裡在說什麼?(例如:「他都不懂我」、「是不是我又做錯了?」)
這個階段請你不要急著解釋,也不要急著評價,只需要如實觀察,像在看一場電影,但主角是你自己。
3. 深挖:這個情緒背後是什麼需要?
內觀不是停在「我好生氣」,而是繼續往內走,問:
- 我為什麼會這麼生氣?是因為我覺得不被尊重?還是因為我想被重視?
- 這個情緒讓我看見我在渴望什麼?安全感、理解、陪伴、自我價值感?
這一步常常讓人流淚,因為我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壓抑某些渴望,而情緒只是它的信使。
4. 擁抱與選擇:我可以怎麼溫柔地照顧自己?
當你看見了自己真正的需要,你就能開始回到行動面:
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照顧這個情緒?
- 我可以給自己一個擁抱或深呼吸
- 我可以用更有覺知的方式和對方溝通
- 我可以不再強迫自己討好,而選擇誠實
改變不一定要劇烈,有時只是一個小小的轉向,但你已經在創造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