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很正常,其實早就違法?

你以為很正常,其實早就違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5個主管與HR最常誤踩的勞基法地雷,你中了幾個?

台灣職場常說一句話:「不要把公司告死就好。」

但你知道嗎?很多主管或HR以為是「合理管理」、「制度規範」,其實在法律上早就站不住腳。

不只是違法,還可能衍生罰鍰、勞資爭議、甚至損害公司聲譽。

我們幫你整理了最常見、最容易誤會的5種情境,不論你是上班族,還是人資,都應該知道!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沒打卡 = 曠職?」

你以為沒打卡就能直接算曠職?

錯!只要員工有實際出勤紀錄(包含證人、工作紀錄、通訊紀錄等),雇主就不能直接視為曠職。

打卡是工時紀錄的輔助工具,不是唯一依據。

員工「有工作、有產出」,HR或主管卻以「打卡漏打」為由記曠職,會被認定為違法解僱或工資扣減不當。


「已簽自願加班同意書,就不必給加班費?」

錯!勞基法規定加班費是強制給付,不能用任何協議形式來排除或減少。

也就是說,就算員工自己「同意」不領加班費,這份同意書也無效。

主管、HR如果依此操作,恐被勞檢開罰,還需補發加班費甚至給付遲延利息。

「補休制度彈性處理就好?」

很多公司設有補休制度,但用錯方式反而違法。

補休需「員工自願同意選擇」並於加班日起最遲於特休結算日補完,否則仍應給加班費。

常見錯誤如:

  • 沒有書面或可追溯紀錄
  • 沒規劃補休時程
  • 拖到離職前還沒補完,卻不給加班費


這些都會被認定為違法延遲或規避給付。


「叫你自己寫離職報告,不然我會記曠職喔!」

錯!這種話語,已構成變相逼迫離職或不當解僱。

在實務上,很多雇主會用「寫離職報告讓你自願離職」或「不寫離職單就記曠職」等話術,讓員工「表面自願」離開。

但如果有證據是被強暴脅迫的情形下寫的,法院有可能會認定:這樣的離職根本不是真正的「自願」,而是壓力下的選擇,依法仍應補償或復職。


「沒簽勞動契約,不算正式員工?」

錯!「有無書面契約」不是判斷是否為勞工的標準,只要具備從屬性(如指揮監督、固定工時報酬),就是受雇者,依法受保護。

許多中小企業會讓新人「試做幾天再決定要不要簽約」,或認為「是兼職、外包就不用算正式員工」,其實這些人都有可能構成「實質勞工」,一樣適用勞基法。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給上班族的提醒】

職場上,如果覺得哪裡怪怪的,請記得:紀錄是你最好的武器。

截圖、錄音、寄email給自己、保留打卡記錄、要求書面說明,這些都能在你日後發生爭議時成為關鍵證據。


【給HR與主管的建議】

別再相信「大家都這樣做沒事」的都市傳說。

法律的底線不能踩,而正確的制度,才是公司風險管理的起點。

落實基本勞動法令,不只是避免罰鍰,更是企業形象與員工信任的根本。



你看過最荒謬的職場違法操作是什麼?

歡迎留言分享,讓更多人「有感」也「有保護力」。















avatar-img
小保羅勞動小教室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在勞動科普中,將勞動領域的一些簡單的概念介紹給大家,讓各位快速進入勞動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5月1日除了是國際勞動節,在台灣也是《勞動基準法》明定的國定假日之一喔! 這一天,勞工依法可以放假;如果雇主要求你出勤,那麼工資一定要加倍給付! 但到底「加倍」是怎麼算?來來來,3分鐘帶你看懂! 【勞動節出勤工資怎麼算?】 ✔ 5月1日如果沒有上班 → 正常領薪水! ✔ 5月1日如
職場職災造成離職,勞工朋友們別擔心!勞保提供續保機制,讓您在療養期間仍享有保障,老年給付權益不中斷,保費更享有補助!快來瞭解如何申請續保,保障您的權益。
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勞保續保流程說明,合併申請書、簡訊通知、線上查詢進度等便利措施,讓父母更輕鬆申請。
5月1日除了是國際勞動節,在台灣也是《勞動基準法》明定的國定假日之一喔! 這一天,勞工依法可以放假;如果雇主要求你出勤,那麼工資一定要加倍給付! 但到底「加倍」是怎麼算?來來來,3分鐘帶你看懂! 【勞動節出勤工資怎麼算?】 ✔ 5月1日如果沒有上班 → 正常領薪水! ✔ 5月1日如
職場職災造成離職,勞工朋友們別擔心!勞保提供續保機制,讓您在療養期間仍享有保障,老年給付權益不中斷,保費更享有補助!快來瞭解如何申請續保,保障您的權益。
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勞保續保流程說明,合併申請書、簡訊通知、線上查詢進度等便利措施,讓父母更輕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