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句話,正在殺死團隊的信任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發現,當團隊有人提出和你不同的意見時,你會不自覺地反駁、糾正,甚至語氣變得嚴厲?

很多主管認為自己是在「幫對方成長」,卻不知道這樣的語言,其實是在複製自己過去被羞辱的經驗。

久而久之,團隊氣氛僵硬,人才難以留任。

一場報告會議裡的羞辱

Wendy是新進行銷專員,初次提案時,信心滿滿地展示了她的市場調研成果。沒想到,部門主管Leo當場冷笑一句:「你這種東西也拿得出來?太天真了吧!」

那一刻,會議室裡空氣凝結,氣氛僵硬。Wendy低下頭,從此之後再也不敢主動發言。

幾個資深同事私下說:「唉,他就是那樣啦,其實他自己年輕時也被罵過,現在只是不自覺地在複製過去罵他的聲音而已。」 

羞辱,其實是掩蓋自己的羞愧感

很多主管的「嚴厲」,其實來自於自己也曾經被羞辱過。

在職場中,當我們遇到跟自己觀念不同、作風不同,甚至只是看起來「不成熟」的同仁時,我們內在那股尚未療癒的羞愧感也被觸發。為了不去面對那份脆弱,我們選擇攻擊別人:「你怎麼會這麼想?」、「這也太幼稚了吧?」、「你這種人,怎麼做得起來事?」

但這些話,從來沒有幫助對方成長,只是讓更多人選擇沈默,然後在不信任中各自為政。

主管可以這樣做

Step 1|停止「貼標籤式」批評,轉向具體回饋

❌「這是什麼爛主意?」

✅「這提案有創意,但我擔心在時間成本上會卡關,我們一起優化看看?」

👉 針對事情,不否定人;提供具體可行的修改方向。

Step 2|覺察情緒反應,練習暫停與反思

當你準備開口批評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現在是在保護什麼?
  • 是不是因為我覺得不被理解?
  • 我批評對方,會讓事情更好嗎?

👉 建立內在緩衝區,不讓羞愧感直接轉為語言暴力。

Step 3|建立「心理安全」的文化氛圍

  • 會議前明確說明:「所有點子都值得聽,沒有對錯。」
  • 鼓勵團隊說出不一樣的觀點,並給予尊重與肯定。
  • 以「失敗可分享」取代「誰該被責備」。

👉 員工不怕說話,創意才會流動;主管若能容許不同,團隊就有成長的空間。


“Shame doesn’t teach us to grow. It teaches us to hide.”——Dr. Brené Brown(布芮尼・布朗)

羞辱從不會帶來成長,它只會讓人選擇隱藏。

我們批評的,往往是那個內心害怕成為的自己

你可能不是故意要羞辱誰,但當你批評那些「和你不同」的人時,不妨靜下來想想:

那是不是,其實就是你害怕自己也成為的模樣?

作為主管,我們的話語可以成為傷害,也可以成為療癒——選擇哪一種,是我們真正的領導力考驗。

有勇氣讓團隊安全犯錯的主管,才有可能培養出有信心突破框架的部屬。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4K會員
505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10
在亞洲職場文化中,「羞辱式管理」常被誤認為是教導錯誤的手段,實則造成員工創傷與信任瓦解。本文透過主管實例,解析羞辱對組織的隱性傷害,並提出三步驟實用對策:用解決取代指責、建立錯誤安全感、主管自我反思。唯有中止羞辱循環,才能打造真正尊重與高效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10
在亞洲職場文化中,「羞辱式管理」常被誤認為是教導錯誤的手段,實則造成員工創傷與信任瓦解。本文透過主管實例,解析羞辱對組織的隱性傷害,並提出三步驟實用對策:用解決取代指責、建立錯誤安全感、主管自我反思。唯有中止羞辱循環,才能打造真正尊重與高效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09
在職場中,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可能是壓垮同仁的最後一根稻草。羞辱創傷是一種常被忽視的心理創傷,源自權力不對等的互動,讓人質疑自我價值。主管若無意識地以羞辱管理,只會強化創傷循環。唯有以同理取代羞辱,才能建立真正有安全感與信任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09
在職場中,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可能是壓垮同仁的最後一根稻草。羞辱創傷是一種常被忽視的心理創傷,源自權力不對等的互動,讓人質疑自我價值。主管若無意識地以羞辱管理,只會強化創傷循環。唯有以同理取代羞辱,才能建立真正有安全感與信任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誘惑。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害怕失去機會,或者單純的不好意思拒絕,而答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但是,我們要記住,真正的勇氣不在於盲目接受挑戰,而在於能夠理性地評估情況,適時地說「不」。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誘惑。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害怕失去機會,或者單純的不好意思拒絕,而答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但是,我們要記住,真正的勇氣不在於盲目接受挑戰,而在於能夠理性地評估情況,適時地說「不」。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