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YT當中,心理師提到一種情況
他說,他遇過許多來訪者,客觀條件是非常好的,或至少是中等的
但他們的內心卻極度痛苦,跟外在還不錯的情況呈現不成比例的痛苦程度這樣的狀況,令人不解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心理師說,
這跟「全能自戀」有很大的關係
全能自戀是指,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並且覺得世界與自己是融為一體的
當自己發起了一個意願,外部世界就會馬上產生反應來配合自己
這種心態到了極致,就會希望自己發起意願、採取行動之後
整個事情就會非常的順利的、按照自己想要的路徑,達到想要的結果
用幾個詞去形容:「一勞永逸、盡善盡美、一步到位」
這樣的心情,其實和剛出生的嬰兒很類似,
當時嬰兒還尚未有「我與世界不是一體」的概念。
這樣的概念,會在嬰兒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慢慢形成
嬰兒獲得了基本吃喝拉撒睡等需求的滿足後,
會發現有部分的滿足,可能不會立即實現
會漸漸意識到外在環境和自己並非一體,但至少是能基本滿足的
一位來訪者說
她幾乎每天下班後,都要和母親或老公煲電話粥
如果請求被拒絕,她就會感到非常痛苦
她對於外部世界的完美期待受挫時,內心的失落會無比巨大
巨大的破壞性能量,讓她的內心飽受煎熬
後來,她逐漸有了改變
某次來訪時,這位個案提到在春節假期中
她的人生第一次有了這麼滿足的感覺
細問之下,發現在這個春節當中,她提出了很多微不足道的要求,但都有人滿足了她
比方說,她想去逛某個花市,而且去逛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人陪她去
有時候是爸爸,有時候是媽媽或其他家人,而且他們都是心甘情願地陪她
那時候她的心裡,終於有了一種「基本滿足」的感覺
漸漸的她就產生一種感覺,可以去欣賞這個世界的萬物
心中不再記掛著媽媽、或老公,不再需要時常跟人煲電話粥
我想起了武志紅心理師在書中提到的一段話
在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你對孤獨的承受力就會變強許多
能得到基本滿足,就相當於知道外在世界存在這樣一個人:
這個人有著基本的善意,願意基本的滿足自己、幫助自己
知道外部世界是基本可以信任的,內心就像墜落在一個平坦的大地上
如此一來,內心的煎熬就減少了,終於能夠卸下痛苦的感受
去欣賞這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