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YT,武志紅心理師提到自己在讀研究所時,突然憂鬱症發作,歷時兩年
當時他正好和同學有一個合作專案,而對方的家人也有參與,只是突然找不到他就問這位同學說:「武志紅怎麼了啊?會不會跑路了?」
而這位同學說:「不會的,武志紅是說到就會做到的性格,一諾千金」
然而,武心理師說,他當時憂鬱症發作,已經不再是那個一諾千金的武志紅了
但這對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他終於不再試圖做一個虛假的他
他的真實自我慢慢出現了。
什麼意思呢?
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個濫好人,別人有求於你,你都會答應,然後還一諾千金
那這樣你自己的日子還怎麼過了?會累死的吧?
這讓我想到,我之前聽過幾個人分享,
他們都是在憂鬱症或恐慌症發作以後,才開始產生自我意識
所以,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
外在所表現出來的「症狀」,表現出的「憂鬱」
其實是一種保護,保護自己不再承受超過負荷的事情
爭取讓自己的身心能修復
武志紅心理師也提到,因為過去他並未產生自我
所以遲遲未進入婚姻、家庭等關係當中
他認為自己的自我,尚未足夠成形,因此一旦進入到婚姻、家庭等親近的關係中
這個「自我」會非常容易瓦解,然後再度回到「繞著別人的感受轉」的模式裡
因此他不斷談論、講述心理學相關議題,
這或許是一種抒發、也是他磨練「自我」的一種方式
在影片的最後,他說自己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研究與努力
好像有了些改變,似乎已經不害怕面對親密關係
並且能夠自在的享受各種深淺不同的關係
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那麼要形成自我,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過程
但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