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你是否曾遇到一個機會,讓人既期待又退縮?
就像看見一家超人氣美食店門口排著長長的人龍,腦中掙扎著:「要不要排?等那麼久真的值得嗎?」這就是「可欲挑戰」的最佳比喻——一種讓人又怕又想挑戰的心理狀態。

✔️ 可:代表「我可以」。這個挑戰雖然不輕鬆,但我有能力跨過去。
✔️ 欲:代表「我想要」。它不只是工作指派,更是自己渴望突破的目標。
✔️ 挑戰:代表「需要努力」。需要花心力、時間、甚至需要一點耐性。
讓我們回到排隊買美食的例子:
- 如果只排個兩分鐘就能拿到麵,那挑戰感根本不存在,吃到後往往覺得不過如此。
- 但如果要排三小時,你可能等到頭昏眼花,直接打退堂鼓。
- 最理想的狀況是排個三十分鐘,有一點焦躁但還能忍受,拿到麵的那一刻心裡特別滿足:「等得真值得!」
在工作上,好的挑戰就該如此:它讓人有點焦慮,卻又充滿動力,因為它落在「可」「欲」「挑戰」的交集,是成長的甜蜜點,也是激發動能的舞台。
🔑 一個真正的可欲挑戰,至少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 可:我有能力完成,不會直接被打倒。
2️⃣ 欲:我真心渴望挑戰,而不只是被動接受。
3️⃣ 挑戰:它需要努力,需要付出,才能換得成長。
如果挑戰太簡單,失去了熱血和成就感;
如果挑戰太困難,只剩下無力和焦慮;
只有剛剛好的挑戰,才能激發戰鬥力,幫助自己突破現狀。
下次遇到一個既期待又害怕的任務,不妨問問自己:
「我有能力去完成嗎?我有想挑戰的動力嗎?這個挑戰需要我投入多少努力?」
如果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恭喜你,這就是屬於你的可欲挑戰。
別害怕那種小小的焦慮感,因為真正的成長,就藏在那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後面。跨過那道門檻,你就會看見更強大的自己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