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內在成長】你升職了,內心也跟上了嗎?

Peter Hung-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療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升了職,卻更焦慮了;做得多,卻總覺得不夠好;外人看你風光,你卻常在加班的夜裡懷疑自己:「我真的配得上這個位置嗎?」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內在成長」還沒跟上外在變動。

什麼是職場內在成長?

我們常把職場成長等同於:

  • 升遷、加薪
  • 擴大職責、升級title
  • 擁有更多決策權

但這些,都是「外在成就」。

內在成長,則是一種更深層的轉變,包括:

  • 自我價值感的提升
  • 對壓力的回應能力
  • 面對失敗與混亂時的穩定度
  • 對「我是誰」的信念重建

就像竹子長高前,先往下扎根三年;沒有內在力量的職涯,走到高處也容易搖晃。

內在沒長好,職場會有什麼感受?

🔸 主管升了,但不敢給指令,怕別人覺得自己沒能力

🔸 工作做很多,仍然不敢說「我值得被肯定」

🔸 有人說你做得很好,心裡卻馬上浮現:「其實我只是運氣好」

你可能有聽過這個詞: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它不一定因為你不夠強,而是你對自己的「內在認可」還不夠深。

如何培養職場內在成長力?

1. 每天給自己一個「真實稱讚」

不是「我今天很棒」,而是更具體的:

「今天會議裡,我有清楚表達不贊同的觀點,這很不容易。」
「我今天接住了夥伴的情緒,我有成長。」
「我其實很累,還是努力完成報告,我值得欣賞。」

內在成長的第一步,是對自己的看見與承認。

2. 練習「溫柔挫折對話」

當你犯錯、出包、或被批評,不要第一時間貶低自己。

練習這三步驟的內在對話:

  • 我感受到什麼?(承認情緒)
  • 我在這裡學到什麼?(萃取經驗)
  • 我還可以怎麼做?(回到行動)

這會讓你從「陷入錯誤」變成「從錯誤學習」。

3. 建立「心智支持圈」

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心理的避風港。

找一群能讓你自在說出困難、不用裝堅強的人。可能是:

  • 職涯導師
  • 心靈好友
  • 同溫層的專業社群

內在成長,不是孤單的修行,而是關係中的養分累積。

內在成長的跡象,不是你變得無敵,而是你更溫柔且堅定

你會發現自己慢慢有了這些改變:

✔️ 面對挑戰時,雖然緊張,但不再慌亂

✔️ 被否定時,不會馬上懷疑自己整個人

✔️ 遇到模糊與變動,也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 不再依賴外在稱讚,而是真心欣賞自己

給每一位在職場努力的你:

你不是不夠好,而是內在還在長。

當你開始練習關照自己的心,調整與自己的對話,職涯的風景也會跟著轉變。

外在可以爬升很快,但內在成長才是職場真正的根基。

願你不只升職,更升心。

📎 延伸行動練習-每週自我問答卡:

  1. 本週我在哪裡表現得比過去更好?
  2. 我在什麼時候展現了真實的自己?
  3. 有什麼情緒我還沒好好面對?我願意怎麼陪伴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4會員
287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7/04
你開了會,講了重點,邏輯清楚,語氣也不差,但團隊成員還是面無表情地點頭,下一秒轉身卻沒人動作。 或是,你想表達關心,卻被回了一句:「我知道你又要說什麼了啦」,讓你一瞬間感到挫折又無力。
2025/07/04
你開了會,講了重點,邏輯清楚,語氣也不差,但團隊成員還是面無表情地點頭,下一秒轉身卻沒人動作。 或是,你想表達關心,卻被回了一句:「我知道你又要說什麼了啦」,讓你一瞬間感到挫折又無力。
2025/07/03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你明明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努力,但每天好像都在追著行程跑、為別人的期待疲於奔命? 或者,你已經是主管、負責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自我領導力。 什麼是自我領導力?為什麼它比領導別人更重要?
2025/07/03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你明明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努力,但每天好像都在追著行程跑、為別人的期待疲於奔命? 或者,你已經是主管、負責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自我領導力。 什麼是自我領導力?為什麼它比領導別人更重要?
2025/07/02
他升職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單 小偉剛升上主管沒多久,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以前是團隊裡最受歡迎的同事,現在成了最難推動事情的人。開會時,底下的人不太說話;交代任務,大家回應冷冷的,就像一群人在應付「公司制度」而不是「他本人」。
2025/07/02
他升職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單 小偉剛升上主管沒多久,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以前是團隊裡最受歡迎的同事,現在成了最難推動事情的人。開會時,底下的人不太說話;交代任務,大家回應冷冷的,就像一群人在應付「公司制度」而不是「他本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