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一個苦難都是主的預備,讓我成為一個更合用的器皿。
現在,我坐在圖書館的一個角落,頭有點痛。身體像是發出訊號,提醒我:節奏失衡了。呼吸變得不順,胸口有些緊,像被無形的線拉住。我開始緩緩地深吸一口氣,問自己:
是什麼又讓我緊繃起來了?我是不是又不自覺地,想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的人」?節奏的打亂,有時不是意外——而是提醒我停下來,回顧我是否又在某處過度抓奪,忘了我不是為表現而活,而是為主而活。
我知道,學校老師不是我夢想中的角色,但這段兼課的旅程,是我選擇留下的練功場。因為我明白,這裡是主為我開的一扇門,讓我操練說話、說故事,也陪伴更多孩子寫下他們的未來。
昨天晚上,一位我在 2021 年教過的學生突然傳訊息給我。他說:「老師好久不見~最近錄取心理系⋯突然想到國中上課時曾經在課堂寫過一封給自己的信⋯實現了高中以來想讀心理系的目標。」
我讀著訊息,心裡湧起一股說不出的感動。他還保留著那堂課的記憶,而那份夢想,也沒有被時間沖淡。我才明白,有些種子雖然看不見果實,卻在時光中悄悄發芽,成為他們勇敢追夢的力量。
《重新拾起夢想的方式,有時是「選擇不走某一條路」》
最近我深深體會到,拾起夢想,不一定是做更多,也可以是不去做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事。
很多人說:「你當全職老師比較好啊,可以領月薪,兼課老師只有鐘點費耶。」但我選擇了兼課,是我做過一個原本很猶豫、卻帶來極大平安的決定。
這樣的選擇,來自於我更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方向。這種自由,讓我可以有空間接納更多角色的發展,也讓我不需要為了穩定而犧牲真正的熱情。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信心。
在「心動人生設計術」這本書中,我學到的一件事是:
設計人生,不只是追逐想做的事,更是誠實面對什麼不需要做、什麼是主不為我預備的路。
「相信」對我來說,不只是情緒,而是一種選擇。
一次又一次地說出:「主,我信祢。」有時,是信祢的時間;有時,是信祢的安排;更多時候,是在我沒有答案時,信祢仍與我同在。
每當我說出「主,我信祢」,也同時對自己說:「你可以走下去,因為祂在你裡面。」
《以呼吸提醒我,我是為主而活》
我開始學習更誠實地面對身體的狀態:頭痛、緊縮、疲憊。
我的呼吸有沒有停滯?
我的步伐是否又過快?
我是不是又想證明什麼、抓緊什麼?
現在,每天早晨我練習對自己說三句話:
「主,我信祢。我感謝祢。我願意與祢同行。」
到了夜晚,我會回想今天發生的一件小事——孩子的一句話、突然慰問的咖啡、一張關心的小紙條——作為主與我同在的記號。這是屬於我一種安靜節奏的操練。
雖然只在這所學校待不到八週,這段旅程卻幫助我更清楚:
什麼樣的環境是為我預備的,什麼不是。
什麼讓我自由,什麼使我枯竭。
我也不再把學生的誤解或混亂視為「我不夠好」,而是學會將這些事件,當作說話、陪伴與信心的訓練場。
現在,距離出國只剩不到兩週。我對自己許下一個承諾:
我要在旅程中好好呼吸,好好與主同行,好好與世界連結。
我想成為那個能夠安靜聆聽、也勇敢說話的人,成為一個願意在光中行走,也願意與人分享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