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趕流行,不瘋名牌,不執著第一,美好的眼界越廣,摸得著的幸福就越多。___ 選自《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之前就拜讀過作者吳媛媛的其他著作,當時就很被她的文字與想法吸引。很喜歡書封面上那段文字「不趕流行,不瘋名牌,不執著第一」,本身骨子裡很嚮往那種「簡單」的感覺。
當「普通人」這個詞映入眼簾,我想到的是,究竟是從什麼角度去理解與看待這個詞?每個人對世界而言,都是「既普通也不普通」。或許,在老師眼中,你只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員,但在父母眼中,你是世界上無可取代的寶貝。在公司裡,你可能只是普通的員工,但在同事眼中,你是負責任又貼心、不可或缺的夥伴。 對我而言,書中所說的「當個普通人」,更深層的含意是成為「最真實的自己」。這並不意味著喜歡流行或名牌就是錯誤,而是,用什麼心態去追求,如同書裡提到的「趕」、「瘋」二字,若是出於攀比與虛榮,將失去自己,但若僅是對美好事物的欣賞,那就是生活品味的一部分。在這個時代,能做回那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確實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正如推薦序中所寫,「普通」也是一種好價值。
Trygghet
書中提到北歐的一個詞彙 Trygghet
,它的內涵不僅僅是人身安全,更延伸至心理、經濟與社會層面,讓人感到穩定與安心。如果一個社會能給予人民這樣的生活,無疑是極大的幸福。作者觀察到身邊的瑞典人,即便只是收入普通的家庭,也不會自卑或妄自菲薄,每個人各司其職,認真完成本分,就能擁有安定、有尊嚴的生活。
然而,這種社會氛圍與文化,與整個社會結構密不可分,要過上身心安全、物質無虞,且被人尊重的生活,有時並非僅靠個人努力就能實現,這也是現代人普遍感到壓力的來源之一。
書中舉例,一位學生自信地分享成績落在平均,當大家都認為很棒時,作者腦中卻閃過「才」平均有什麼好說的念頭。然而,這種思維,有時讓自己焦慮、失去安全感,有時則變成輕看他人,削弱他人的自信心。
優先順序
為了達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也就是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平衡,我們需要釐清價值的優先順序,有人即便抱怨工作繁忙,依然堅持不犧牲與家人團聚的周末假期,有人則選擇以工作為先。在不同階段,優先順序或許難以清晰排列,但心中至少要有底線,才能幫助自己做出更堅定的取捨與決定。
現在人美心美已經不夠,「腦」也要美才行。___ 選自《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知識與資訊的道德選擇
在婚禮儀式中,由父親牽著女兒交給新郎,曾被視為父權社會的象徵,將女性視為所有物,因此有人選擇夫妻攜手進場。然而,也有人單純將這視作為愛與親情的展現。 這提醒我們,許多看似道德的選擇,其實無關對錯,而是關乎如何詮釋與理解。難道被父親牽進場,就等於認同父權社會?難道看鯨豚表演,就一定支持虐待鯨魚?作者回憶起與家人看鯨豚表演的快樂,那份單純的幸福,與業者是否善待動物是兩件事。重點是改善後者,而非否定前者。但若已知某些業者確實虐待動物,那麼不去觀看,就是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之一。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所看見的僅是部份,也許,我們日常的某些選擇與消費,正在遙遠的國度剝削著某些人,或是破壞著環境,因此,與其簡單地選邊站,或急於道德指責,不如理性地做些實質的改善。
用更溫柔的方式一起變好。___ 選自《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平等?平衡?
書中有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老師請同學將手上的物品投入講台前的桶子,前排的同學投擲輕鬆,命中率也高,後排的同學則相對困難許多。這個位置,象徵了「人生的起跑點」與「機遇」,每個人都不同。 作者指出,人生中,我們都經歷過「坐在前排」或「坐在後排」的時刻。前排與後排的人各有各的難處,若既得利益者願意犧牲部分利益,換取更多人的平等,這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但並非每個前排者都有這份願望與承擔。 而後排者對前排者的眼紅,焦點究竟放在「人」還是「制度」?當你有天成為前排者,是否能改善不公的制度,還是淪為當初你厭惡的那種人?
結果,我們生氣的對象,原來只是坐在前排的人,而不是不公平的規則。___ 選自《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理解
人們常說「風俗民情不同」,然後話題便止於此,但正因不同,才讓我們能激發更多的想法,看見更多的可能,留心到更多的細節,覺察到我們習以為常的理解,為何在別人眼中卻是難以理解,如此,我們才能去篩選、拆毀與重構自己的想法與習慣。
神話從來不是那隻青鳥,而是試著去捕捉青鳥的動力和姿態。___ 選自《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結語
左派總強調平等與制度改革,右派則看重自由與市場選擇。然而,無論站在哪種立場,如果缺乏對他人生命處境的理解與同理,最終都可能淪為另一種形式的壓迫。
正如書中所展現的,「當個普通人」從來不是消極地放棄追求,而是有勇氣選擇活出最真實的自己,不是與世界競逐輸贏,更是看見每個人不同的起跑點與生命歷程,並選擇尊重、成全或是給予幫助。
生活,或許不是無限向上爬升的榮耀,而是一種包容自己與他人軟弱的胸懷。當我們學會理解每個人都揹著看不見的擔子,便能不再急著評價或指責,走向那條更溫柔、更有尊嚴,也更自由的道路。
金句
- 讓佃農起而反對地主其實並不難,真正難的,是讓社會上的菁英富人階級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支持平等
- 在不滿權貴的同時,卻隱隱希望自己也能晉身權貴。在憎惡坐擁房地產的人把房屋當商品炒作的同時,卻隱隱希望自己也可以賺一筆,這是在許多人內心上演的戲碼,也是人之常情。而打造更公平的社會,
往往必須要抑制這些直覺和人之常情
,把眼光放遠,才能描繪出真正永續的藍圖 - 假新聞和認知戰這個和大眾傳媒共存的病毒,無論過去現在,在專制或是民主社會,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存活著
以為「嚴刑峻法」就等於「法治社會」。但法治社會的先決條件並不是嚴刑峻法,而是制衡的力量
如果不存在制衡,就算法律再嚴苛,權貴僭越法律,或是人民基本權利受剝奪的事例也會層出不窮
- 國會(立法院)反映全國的意見,而在各行政機關工作的人們,他們不是什麼父母官,而是在公家機關各司其職的上班族。與其期待他們道德高尚、鞠躬盡瘁,不如營造一個完善制定權力和義務的工作環境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