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情緒化了。」
「可以不要那麼敏感嗎?」
「別再想這麼多了,好不好?」
這些話,你聽過幾次了?
每當我們流露出情緒,就像犯了錯,總要趕緊收回,彷彿「有情緒」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
但親愛的,你知道嗎?
那些情緒的出現,不是錯;那是你還活著、還在乎的證明。
你不是「太情緒化」,你只是沒有再硬撐著做個機器人。
情緒,是我們最真實的語言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要控制情緒、壓下怒氣、別哭太久。
很多人因此以為成熟就是「不動聲色」、 是「情緒平穩如水平線」。
但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再也沒有波動,而是你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每一份感受。
你會因為委屈而哭,因為被誤解而生氣,因為想太多而焦慮,這些都沒有錯。
這是你的心在說話,而不是你不夠堅強。
每一個「不想再忍」的瞬間,其實都是你終於願意對自己真實的感受說「我在這裡」。
「情緒化」與「情緒有感」的差別在哪?
被貼上「情緒化」標籤的人,往往其實是感受力豐富的人。
但因為長期壓抑,導致一有情緒就像決堤一樣, 讓自己也嚇了一跳。
所以我們不是要「否認情緒」,而是要「學會與情緒相處」。
你可以:
- 感受到生氣時,先深呼吸,而不是立刻責怪自己
- 難過的時候,先安撫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勉強正面思考
- 感覺混亂時,寫下來,問自己:「我怎麼了?」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
你不是要變得冷靜無波,你要變得更溫柔地「允許自己有情緒」,然後帶著它一起走。
這樣的你,不是軟弱,是勇敢。
療癒練習|《給今天的情緒一個名字》
今天請你用五分鐘寫下一件讓你心裡有點波動的小事,
不管是憤怒、傷心、焦慮、羞愧、嫉妒,哪怕是難以說出口的。
然後,幫這個情緒取一個名字。像是:
- 「小委屈」
- 「怕被拒絕的我」
- 「想要被看見的心」
- 「不小心又在意太多的小劇場女主角」
你會發現,當你願意為情緒命名、說話,它們就沒那麼可怕了。
它們會變得像朋友,而不再是要打敗的敵人。
今天的留言互動邀請你一起分享:
「你今天的情緒是什麼?如果要給它取個名字,你會怎麼叫它?」
或者:「你最常壓抑的情緒是什麼?如果它會說話,它會對你說什麼?」
你也可以:
- 寫下一句你今天對自己情緒說的話
- 收藏這篇文章,提醒自己:有情緒,代表你活得真實
- 分享給那個總是說「我沒事啦」的朋友,告訴他:你可以有事
明天是 Day 22,我們將一起深入探討一個重要課題:
《放過不是放棄,而是讓你有力氣繼續往前》——如何告別內耗的執著
而今天,請你記住:
你不需要完美地控制情緒,你只需要,開始學會溫柔地和它們共處。
因為真正的療癒,不是變得冷靜無比,
而是能坦然地說:「今天的我,有情緒,也沒關係。」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