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去講授一堂管理課程,有位學員從頭到尾都展現「我根本不想在這裡」的態度。
畢竟很多公司的訓練都是主管指派,學員的確沒有選擇的必須來上課,偶爾就是會出現這樣的學員。課後HR告訴我,這位學員對所有訓練、所有老師都一樣,他甚至連聽長官說話時都是如此。即使如此,身為講師,還是很難忽視、也很難不受影響。一個很現實的課題:
當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要如何在工作中仍然保持自信與平靜?
我通常會進行以下的自我對話,在這裡分享給可能有過類似經驗的你:
對方的情緒可以留給他自己
對方的不悅,也許源自於他對工作、對主管、對自己期待落空的失望。而不是針對我這個人。學會讓別人的情緒留在他那一端,不急著接球,就是一種成熟的自我保護。
穩住內在,專注於我能影響的事與人
我可以溫柔地觀察與穩定自己的應對姿態。接著把注意力拉回到那些認真聆聽、主動學習,與我對談的學員,也把能量投注在傳遞課程的價值上。這樣的轉移,讓我感覺更加踏實,也看見自己的貢獻。
建立一套正向的內在語言
有時候我太專注在「做到更好」,而忘了給自己認可。這種時刻,不要懷疑自己,停止內耗也是一種專業的展現。提醒自己:「我傳遞的內容是有意義的」、「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同我,但我依然值得被尊重」。這些語句支持著我繼續前行。
對自己充足的準備和教學能力有自信
在台上,我的自信不是來自於對他人反應的掌控,而是源於充足的管理與教學經驗。我信任自己在所要傳遞的內容上,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當然,日常就經常練習與累積自信。
結語:遇到挑戰時,先穩住自己
在職場上,我們都渴望被看見、被認同,當然需要根據他人的回饋、回應來調整自己。但有時候已經做了很多努力,還是會遇到不買單的人。當挑戰的情況來臨時,可以選擇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願意對話、願意合作、願意聆聽的人身上。聚焦於自己能影響的範圍,穩住自己,才能讓能量不耗損在無意義的對象上。
這是一場自我鍛鍊,能以自信的姿態去面對世界。如果你也曾面對類似的情境,願這些文字帶給你一些應對的方法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