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職涯裡,見過太多優秀的主管、幹練的領導者,因為一次情緒失控的會議、一段溝通誤會的爭執,深陷自責。
他們不會對別人說,但會對自己無情地咆哮:「怎麼還是老樣子?你怎麼這麼沒用?」這樣的內心對話,往往不是源自理性,而是我們內在的「情緒重現」──來自童年或早期創傷經驗的舊傷,在壓力下被重新啟動。
情緒重現,不是脆弱,是傷還沒被安放
情緒重現,就像某種熟悉的迴聲:
當我們聽見「你這樣很難合作」時,心裡其實聽見的可能是:「你不夠好、沒人要你」。
當我們面對團隊紛爭,內心的恐懼其實來自小時候被責罵、被孤立的記憶。
這些反應看似過度,其實是你身體與情緒在試圖保護你。只是,保護的方式錯了,也傷了人,也傷了自己。
走過情緒風暴的你,也值得一次深深的擁抱
真正的修復,不是壓抑情緒,而是學會照顧這個情緒。
與其責罵自己「你怎麼又來了」,不如練習以下四件事──這也是我自己一路練習的歷程:
- 告訴自己:「這個感覺很正常,但這不是我的錯。」
- 不批判、不評價,只是在當下安靜地接住這份情緒。
- 拍拍自己,像安慰朋友那樣對待自己。
- 提醒自己:「你現在是安全的,沒有人會因為你有情緒就不愛你、不認同你。」
有時,你會覺得這些話說不進心裡。那麼,請想像一位真正關心你的人──也許是伴侶、朋友、或心理師──他會怎麼對你說?
那個聲音,也可以成為你內心的溫柔父母。
當你越能安放情緒,情緒就越不會吞噬你
這是一條需要時間的路,但你每一次自我安撫的練習,都是在重建你與自己之間的信任。
情緒的海嘯會慢慢變成潮水,你也會愈來愈知道:
我可以有情緒,但我不必被情緒拉走。
身為領導者,我們常常給予別人空間與理解,卻很少給自己這樣的容許。
但唯有先照顧好內在的自己,我們才有餘力溫柔地帶領他人。
我想聽聽你
在面對工作中突如其來的情緒時,你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是什麼?
A. 「快撐住,不能軟弱!」
B. 「完了,又搞砸了。」
C. 「我需要冷靜一下,先好好照顧自己。」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方式)
✅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讓我們一起成為情緒風暴中的領航者。
🔁 如果你身邊也有正經歷情緒挑戰的主管、朋友,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也許他正在需要一份提醒:你值得溫柔以待。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讚或分享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