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人,不是身體長大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總以為,隨著身體的成長、年齡的增長,我們自然而然就「成為大人」了。

然而,生理上的成熟僅僅是長大的一個面向;真正的「成為大人」—— 是一場深刻的心理成長與內在蛻變,它比身體的發育更為關鍵,也更具挑戰性。

心理的成長: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的關鍵

心理的成長,是指我們在情感和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並有效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挑戰。這其中包含幾個核心要素:

  • 自我覺察:
    這是一切的起點。它要求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為有清晰的認識,能夠識別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和動機。當我們開始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時,就能夠更理性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境,而不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 情緒調節:
    心理成熟的表現之一,是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並將其轉化為積極的力量。這份能力讓我們在面對壓力、困難或衝突時,能夠保持冷靜,作出理智的決策,而不是被情緒淹沒。
  • 人際智慧:
    隨著心理的成長,我們對他人會產生更深的理解和同理心。這不僅有助於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還能幫助我們以更成熟的方式應對人際互動中的挑戰,從而促進情感的成熟。

擁抱內心的小孩:一輩子的療癒與重建

在每個「大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小孩」;這個內在小孩,可能代表著我們過去未曾解決的創傷、未曾表達的情緒,或是未曾滿足的需求。

他可能活在一個一被觸碰就會變得敏感、刺痛,令人害怕面對,甚至想裝作不知道的地方。即使到了三十歲、四十歲、六十歲...,如果我們不曾好好照看他,他也不會長大。當這個內在小孩得不到足夠的關愛時,他可能會表現出敏感、易怒、過度依賴等行為,而這些行為往往會阻礙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心理成長。

所以,讓心中這個小孩停止哭泣、再次成長的唯一辦法,就是用力地擁抱他、安慰他,傾聽他說的話,表達我們的關心。這絕非一蹴可幾,而是一個持續的、一輩子都要努力的課題。

當我們給予內心的小孩足夠的關愛和接納,讓他感受到安全、被理解,他便會逐漸脫離扭曲的視角和思考模式,開始以更客觀、更健康的眼光看待世界與他人。

這是一個治癒與重建的過程,我們無法抹煞過去,卻可以與它和解。從成人的視角重新審視過去,認知兒時未能被滿足的需求,感受當時未能表達的情緒,放下悲傷、不幸的過去,從此獲得真正的自由。

心理成熟與身體成熟的和諧統一

身體的成長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個外在的表現。真正的「成為大人」,是當我們在心理上達到了成熟的狀態。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原原本本地注視自己,擁抱心中的脆弱,從而真正地愛惜自己。

當我們可以誠實地面對內在的受傷小孩,陪伴他一同成長,心中的羈絆就會逐漸消散。此時,我們不再是那個容易受傷、因恐懼而退縮的小孩,而是能夠理性、成熟、堅定地面對生活挑戰的成年人。

好好擁抱自己吧!陪著你內在的小孩長大,這才是成為一個完整的大人,並活出自己精彩人生的關鍵。


/𝔸 𝕙𝕖𝕒𝕝𝕚𝕟𝕘 𝕤𝕡𝕒𝕔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18會員
85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7/26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會面臨不同的決策;這些決策有時需要深思熟慮,有時則是瞬間的反應。今天,我們來談談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考與自發性思考,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並且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發揮作用。
Thumbnail
2025/07/26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會面臨不同的決策;這些決策有時需要深思熟慮,有時則是瞬間的反應。今天,我們來談談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考與自發性思考,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並且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發揮作用。
Thumbnail
2025/07/24
過度的保護(類似於過多的保幼激素)會使我們停滯不前;而過度的成長需求(類似於過多的蛻皮激素)則可能使我們面臨無法承受的挑戰,導致不完全或過早的心理蛻變;因此,心理成長的過程,正如蝴蝶的羽化,必須在這兩種力量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7/24
過度的保護(類似於過多的保幼激素)會使我們停滯不前;而過度的成長需求(類似於過多的蛻皮激素)則可能使我們面臨無法承受的挑戰,導致不完全或過早的心理蛻變;因此,心理成長的過程,正如蝴蝶的羽化,必須在這兩種力量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7/22
他們並非真的「睡著了」,而是選擇性地「裝睡」,刻意迴避那些會觸動他們內心不安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7/22
他們並非真的「睡著了」,而是選擇性地「裝睡」,刻意迴避那些會觸動他們內心不安的真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急於長大,以為長大後能更有自信和勇氣,但長大後卻遇到新的課題與困境。回首過去,她懷念小時候的任性,雖然現在需要獨立和負責,但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感謝曉的勇敢成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急於長大,以為長大後能更有自信和勇氣,但長大後卻遇到新的課題與困境。回首過去,她懷念小時候的任性,雖然現在需要獨立和負責,但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感謝曉的勇敢成長。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心靈療癒和成長,從未太晚,不管何時都可以開始這個旅程,無論處於哪個年齡或經歷何種生命階段,都可以透過心靈療癒來探索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命經驗來實現內在的平衡和成長,並從中獲益,為自己的心靈健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深化自我認識:無論年輕還是年長,生活中的每個階段都會帶來新的挑戰和機會,我們可以不斷地對
Thumbnail
心靈療癒和成長,從未太晚,不管何時都可以開始這個旅程,無論處於哪個年齡或經歷何種生命階段,都可以透過心靈療癒來探索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命經驗來實現內在的平衡和成長,並從中獲益,為自己的心靈健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深化自我認識:無論年輕還是年長,生活中的每個階段都會帶來新的挑戰和機會,我們可以不斷地對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