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的藝術:在忙碌生活中,學習像茶一樣等待與綻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一天晚上,我坐在書桌前發呆了整整二十分鐘。

沒有想什麼深奧的問題,也不是刻意在冥想,就只是...放空。 突然間我驚覺,我有多久沒有這樣什麼都不做了?

實習的這一年,我好像一直在趕路。 學衡鑑、學團體、學治療,還要在這些忙碌的縫隙裡思考覺茶課的方向。 每次挫敗了就再爬起來,一直努力,一直試著往前走。

但那個晚上的二十分鐘,讓我突然停了下來。

我們好像總在「做些什麼」。 滑手機算休息嗎?追劇算放鬆嗎?大口吃著美食,真的有舒壓到嗎? 其實心裡都知道答案,那種疲憊感還是在的,對吧?

最近我一直在想,關於成長這件事,我們是不是一開始就理解錯了? 我們總覺得要一直努力、一直前進、一直突破自己。

但你有沒有注意過,品嚐美食最享受的時刻,往往是吞下去之後,那個味道慢慢在口中散開的瞬間?

就像最棒的點子,總是在你最放鬆的時候才會出現,洗澡時靈光一閃、散步時豁然開朗,或像我那晚,只是單純發呆的時候。

那段「什麼都不做」的時間,反而最有創造力。 就像美食的餘韻需要時間才能浮現,我們的靈感與能量,也需要這樣的留白。

這就是我想跟你聊的,重啟的藝術(Renewal)。


🍃 大自然早就告訴我們答案了

你知道嗎?茶農總是順應季節在製茶。

春冬適合做不發酵或部分發酵的綠茶和烏龍茶,因為低溫讓茶葉生長緩慢,累積了更多甘甜;夏秋則適合做發酵較重的東方美人和紅茶,讓充足的陽光轉化成另一種風味。

而在採收之間,茶樹需要休養。修剪、施肥、等待,這些看似「什麼都沒做」的時間,其實是在為下一季的豐收做準備。

茶農懂這個道理。他們知道,好茶需要等待,急不得。

但生活在城市裡的我們,好像把這種順應自然的智慧給忘了。總覺得要一直產出、一直忙碌,才算是有在努力。


🍂 為什麼暫停這麼難?

還記得實習前讀到一個研究,說我們的大腦在深層睡眠時,會啟動一套清理系統,把白天累積的代謝廢物清掉。就像電腦需要重開機,我們的身心也需要這種「重新整理」的時間。

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真的停下來,才會聽見一些平常被忽略的聲音:

  • 那個一直被你推開的疲憊
  • 那些來不及消化的情緒
  • 還有那個真正渴望什麼的自己
  • 那個在鏡子中,好想休息一下,但又不敢的表情

我發現,最難的其實是允許自己暫時不那麼用力

尤其是當身邊的人都在往前衝的時候。


🍵 像茶一樣,學會等待的藝術

在設計「茶的四大本質」時,我刻意把「重啟」放在最後。 這個位置很特別,它既是結束,也是下一個循環的起點。

想像一下泡茶的過程:

  • 第一泡是初識:茶葉剛醒來,帶著一點羞澀,味道還在慢慢舒展
  • 第二泡是盛放:所有的香氣和滋味都打開了,這是茶最想表達自己的時刻
  • 第三泡是沉澱:味道開始內斂,卻有了更深的韻味,像是把故事說到了心裡

而每一泡之間的等待,都是茶葉在調整呼吸,準備下一次的轉化。

好茶從不急著把所有滋味一次釋放。它知道,留點時間給自己,反而能走得更遠。

所以在覺察課裡,我會帶大家練習「有意識的暫停」。 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重啟方式

也許是安靜泡一壺茶 也許是出門走走 也許就是容許自己發個呆

重點是在那個當下,你清楚知道:這不是偷懶,是在為下一次綻放做準備。


🌿 如果你也累了...

我知道要停下來真的很難。 腦袋裡總有個聲音在催促:「不能停」、「會落後」、「還不夠好」...

但是,如果連茶葉都懂得在對的時間休息,我們為什麼不行?

人生是場需要配速的馬拉松。懂得適時重啟的人,反而能跑得更遠。

如果你也想試試看另一種生活節奏,學會更有智慧地前進,同時懂得適時按下暫停鍵,歡迎來覺察課找我。

我們一起喝茶,一起練習,一起找回那個既懂得休息、也懂得綻放的自己。

也許,最動人的風味,都是在等待之後才會出現的。

你說是嗎?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歡迎分享給同樣需要重啟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在這個總是催促著快一點的世界裡,重新學會慢下來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chael・茶 X 心理學 X 正念・覺茶課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我是 Michael,就讀臨床心理研究所,接觸台灣茶多年。 我書寫心理學、正念與茶的風味故事,探索情緒如何透過茶葉被溫柔看見。 相信每片茶葉的痕跡,都像人成長的歷程。 目前正開發一門結合茶葉、心理學與正念的課程《覺茶課》。 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搶先獲得開課通知與專屬內容,讓茶陪你走一段回到自己的路。
2025/07/07
透過一杯茶,重新連結身體與感官,學習覺察當下,培養自我調節與情緒復原的能力。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出發,探索茶的奧妙,引導讀者認識體現認知,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覺察練習。
Thumbnail
2025/07/07
透過一杯茶,重新連結身體與感官,學習覺察當下,培養自我調節與情緒復原的能力。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出發,探索茶的奧妙,引導讀者認識體現認知,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覺察練習。
Thumbnail
2025/07/03
這篇文章探討內在轉變與自我覺察,以茶道的意境和心理學知識作比喻,引導讀者透過品茶練習,學習與自己內心連結,並強調過程的溫柔與接納。
Thumbnail
2025/07/03
這篇文章探討內在轉變與自我覺察,以茶道的意境和心理學知識作比喻,引導讀者透過品茶練習,學習與自己內心連結,並強調過程的溫柔與接納。
Thumbnail
2025/07/01
從實習的低潮期,反思成長過程如同茶葉的製程,體悟堅韌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如同茶葉般在每個階段的淬鍊中,柔軟地接受、轉化,最終釋放獨特風味。文章以茶葉的萎凋、靜置、攪拌、氧化、炒菁、揉捻、乾燥、烘焙等步驟,比喻人生困境與成長,鼓勵讀者在逆境中找到自我、釋放潛能,並在文末推薦「覺察課」體驗茶香中遇見自我。
Thumbnail
2025/07/01
從實習的低潮期,反思成長過程如同茶葉的製程,體悟堅韌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如同茶葉般在每個階段的淬鍊中,柔軟地接受、轉化,最終釋放獨特風味。文章以茶葉的萎凋、靜置、攪拌、氧化、炒菁、揉捻、乾燥、烘焙等步驟,比喻人生困境與成長,鼓勵讀者在逆境中找到自我、釋放潛能,並在文末推薦「覺察課」體驗茶香中遇見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自生病後,經常性的大量閱讀,這讓我的身心靈得到寬慰,得到釋放,並得到答案。 所以更加大量的閱讀。 前一陣子,閱讀,突然來到瓶頸,突然無法負荷,無法吸收,於是...放慢腳步,放空自己。 放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換個方式閱讀,這讓我學到... 當一件事,有著充斥性的壓力時,適時的轉個彎,
Thumbnail
自生病後,經常性的大量閱讀,這讓我的身心靈得到寬慰,得到釋放,並得到答案。 所以更加大量的閱讀。 前一陣子,閱讀,突然來到瓶頸,突然無法負荷,無法吸收,於是...放慢腳步,放空自己。 放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換個方式閱讀,這讓我學到... 當一件事,有著充斥性的壓力時,適時的轉個彎,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每天只花五分鐘,提升自尊,增加幸福感 想讓自己的意識提升,遠離侷限思維的層次,那麼,應該加以改造的,是我們大腦內的受困機制。 倘若,你願意讓自己的生活步調慢下來,你會重拾自我覺察的能力,漸而傾聽內在的聲音。 往內走,從內在的根源去做出改變,這是自我對話的核心價值,而你需要做的
Thumbnail
*每天只花五分鐘,提升自尊,增加幸福感 想讓自己的意識提升,遠離侷限思維的層次,那麼,應該加以改造的,是我們大腦內的受困機制。 倘若,你願意讓自己的生活步調慢下來,你會重拾自我覺察的能力,漸而傾聽內在的聲音。 往內走,從內在的根源去做出改變,這是自我對話的核心價值,而你需要做的
Thumbnail
每天,努力一點點就好。 在靜心和觀想上面用功。 如果可能的話,每天使用一點創造性的視覺化和正念靜心,即使只有五分鐘也好。 晚上睡覺前或早晨剛醒來後,做觀想練習和靜心特別好,因為在那些時段,身心通常已經很放鬆,很合適向內連結,也很容易相應有共振。 當然,中午時刻進行短暫的靜心和有創造性的觀
Thumbnail
每天,努力一點點就好。 在靜心和觀想上面用功。 如果可能的話,每天使用一點創造性的視覺化和正念靜心,即使只有五分鐘也好。 晚上睡覺前或早晨剛醒來後,做觀想練習和靜心特別好,因為在那些時段,身心通常已經很放鬆,很合適向內連結,也很容易相應有共振。 當然,中午時刻進行短暫的靜心和有創造性的觀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看似什麼都不做的5分鐘, 卻能整理雜亂思緒、趕走壞情緒、成就高效率, 讓身心快速充電。
Thumbnail
★看似什麼都不做的5分鐘, 卻能整理雜亂思緒、趕走壞情緒、成就高效率, 讓身心快速充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