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業界人才任教」政策與「教育專業本質」的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7月16日中央社一則新聞指出,教育部為因應教師退休潮,也就是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教師荒,教育部考慮增加中小學「彈性聘用」教師管道,引進業界人才,目前規劃條件包括6年以上資歷、曾任職於員工1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等。

看到此政策規劃讓人不禁想問:教育部要帶頭將教育去專業化嗎?

也許有人想問:教育是專業嗎?如果教育是專業,為何坊間有那麼多的補習班?他們不也一樣從事教育工作嗎?甚至許多實驗教育機構的教師,也不具備教育專業,還不是一樣在教?

這就要讓我們探討教育專業究竟是什麼?

任何可被稱為專業的領域,都具備不可預測性。而這些「不可預測性」,都必須透過「專業知識」來克服。

raw-image

當教育部長鄭英耀提出:「有很多產業人才在40、50歲之後,想轉換教育體系作育英才。教育部將提供彈性機制,透過轉任獎金等方式,鼓勵這些人才進入中小學服務,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

鄭英耀部長這樣的思維與說法,不僅反映出其眼中的「教育專業」,只是狹窄的學科知識,而教育行為,也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傳遞。

問題是,教育專業真的只是「學科知識的傳遞」嗎?

不知鄭部長在提出此想法之前,有沒有看過國民教育法?是否了解108課綱?

國民教育法第一條明定國民教育的宗旨為:「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raw-image

108課綱則提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raw-image

換言之,教育專業是什麼?教育專業就是將課程(包括潛在課程)作為媒介,讓孩子五育均衡發展,幫助孩子成為自主學習者,擁有良善人格,進而完善整個社會。

raw-image

因此,教育專業人是一個能辨識出不同孩子類型及需求,並能因應學生學習環境,將教材轉化為最適合的橋樑,讓孩子達成五育均衡發展的人。這類人不僅需要透過專業知識培育,還要在實務工作中打磨,才能因應教育實務需求,設計出孩子最需要的課程。

raw-image

請問鄭部長,你想引進的「業界人才」,擁有上述足夠的教育專業能力嗎?

當老師最難掌握的能力,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說,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學習診斷,而這正是身為教師必須掌握,卻又最難掌握的專業之一。

舉例來說,班上有三個學生在學業上表現不好,原因可能大不相同。A生有學障、B生剛好父母在鬧離婚、C生自幼家庭功能不彰,皆導致自信心低落、荒於學習的狀態。面對這三類學生,老師不可能用同樣方式教導,A生需要特教老師協助,為他設計能幫助他的學習方法;B生和C生則需要不同的輔導和關懷,而B和C這兩位學生的輔導和關懷方式也大不相同,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不同,這就是「因材施教」的細緻面,也是專業教育人需要學習心理學、行為科學、腦科學、班級經營、正向管教…等各種專業知識的原因。

簡言之,教育部要制定解決教師荒的政策時,還是得先回到政策制定原理,先做政策背景分析:為什麼會出現教師荒?是因為教師社會地位低落?教師薪資待遇太低?教師工作的風險性太高?教師的薪資和風險不成比例?教育部應先找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制定政策,否則,只會製造出更多問題。

raw-image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4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30
臺灣教師因校事會議調查制度衍生許多冤案,源頭來自於源自美國的PAR制度,但臺灣卻只學其形,未學其神,導致調查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訓練和倫理培養,造成教師權益受損。本文探討此問題,並建議教師應積極尋求教師組織及律師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6/30
臺灣教師因校事會議調查制度衍生許多冤案,源頭來自於源自美國的PAR制度,但臺灣卻只學其形,未學其神,導致調查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訓練和倫理培養,造成教師權益受損。本文探討此問題,並建議教師應積極尋求教師組織及律師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6/29
覺培法師的分享啟發反思教育職場的「單純」想像,文章指出老師的工作環境並非單純,每個學生背後都牽涉家庭甚至家族網絡,這需要老師強化自身在職教育及自學能力,以因應時代變遷,並提升專業,建立良好聲望,降低職場風險。
Thumbnail
2025/06/29
覺培法師的分享啟發反思教育職場的「單純」想像,文章指出老師的工作環境並非單純,每個學生背後都牽涉家庭甚至家族網絡,這需要老師強化自身在職教育及自學能力,以因應時代變遷,並提升專業,建立良好聲望,降低職場風險。
Thumbnail
2025/06/23
高雄國中老師勝訴案例探討:教師如何自保?本文分析一起國中生控告導師霸凌的民事訴訟案件,導師最終勝訴的原因,以及教師如何透過建立教學口碑、良好人脈、熟稔教育法規等方式,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並強調持續進修教育相關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23
高雄國中老師勝訴案例探討:教師如何自保?本文分析一起國中生控告導師霸凌的民事訴訟案件,導師最終勝訴的原因,以及教師如何透過建立教學口碑、良好人脈、熟稔教育法規等方式,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並強調持續進修教育相關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以彰化縣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與代理教師不合理的薪資條件,教育人才該如何回到地方,並維繫教育品質穩定不衰退,是個極需正視的重要課題,地方創生積極提倡青年回到地方深耕,卻忽略教育同樣是落地生根的路徑之一,始終未能保障代理及代課教師的權益,即使青年有意願回到家鄉任教,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安穩的棲身之處。
Thumbnail
以彰化縣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與代理教師不合理的薪資條件,教育人才該如何回到地方,並維繫教育品質穩定不衰退,是個極需正視的重要課題,地方創生積極提倡青年回到地方深耕,卻忽略教育同樣是落地生根的路徑之一,始終未能保障代理及代課教師的權益,即使青年有意願回到家鄉任教,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安穩的棲身之處。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