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懂,我已經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這麼不被看見?」
這是小瑄在會議結束後說的話。她不是偷懶的那種人,反而是總在背後撐場、撐情緒、撐進度的角色。可是她心裡的期待——被看見、被理解、被重用——似乎從來沒兌現過。
她沒有大聲抱怨,只是一次次在心裡自問:「是不是我還是不夠好?」
但真相是——她不是不夠好,而是她的期待方式,默默埋下了失望的種子。
🔍【FUTURE 模型:六種沒被察覺的期待陷阱】
1️⃣ F|Far|太遠大:一開始就想一步到位
「我想要讓主管看到我的價值,給我更多信任和機會。」
「可是我現在連開口問問題都會緊張……我好像永遠達不到那個樣子。」
你不是真的做不到,而是你一次就想做到「最終版本的自己」。
當目標太遠太大,你會不敢行動、難以持續,最後反而放棄。
🔸小提醒:夢想可以遠,但腳步要小。走得動,才走得遠。
2️⃣ U|Unclear|太模糊:說不清楚到底想要什麼
「我只是覺得現在的工作讓我很卡,沒成就感。」
「那你希望未來怎樣呢?」 「就……好一點、清楚一點、被肯定一點吧?」
很多人的期待只是「感覺有差」,但缺乏定義,缺乏行動條件,結果就是內心一直不舒服,但也不知道該改變什麼。
🔸 小提醒:你想要的越模糊,就越難從他人那裡得到具體回應。
3️⃣ T|Too ideal|太理想:以為世界會照你的想像運作
「我都這麼替大家著想了,怎麼他們還是不體諒我?」
「我都配合成這樣了,難道還要我主動說嗎?」
你不是不值得被理解,而是你太相信「只要我夠好,別人就會自動懂」。
現實中,理解來自溝通,不是默契;支持來自對話,不是感應。
🔸 小提醒:如果你用理想對待現實,現實只會不斷讓你失望。
4️⃣ U|Unique only|太唯一解:只認一種「被重視」的方式
「如果主管真的重視我,就應該主動找我聊啊!」
「可是他上次在會議上,當著所有人肯定你的成果耶。」
你給自己設了一把隱形尺,只接受某一種回應方式,忽略了其他已經發生的正向訊號。
🔸小 提醒:當你只認一種肯定方式,其他溫柔的讚賞都會被你錯過。
5️⃣ R|Reactive|太直觀衡量:靠對方反應定義自己的價值
「我花了那麼多心力,他卻連一句回應都沒有,我是不是做錯了?」
「可是這件事後來真的有被採納啊,只是他表現得很冷靜。」
有些人反應慢、有些事需要時間發酵。
如果你太快拿他人的即時反應來當自己努力的成績單,就容易反覆自我否定。
🔸 小提醒:你看不到的肯定,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還沒說出口而已。
6️⃣ E|Emotional guess|太主觀評斷:憑情緒猜測他人心意
「他剛剛好像很冷淡,是不是不滿我報告裡講的那段?」
「你確定嗎?還是你只是今天比較敏感?」
我們都會用感覺推論他人,但問題是:感覺不等於事實,猜測不等於確認。
若不去求證,就容易陷入情緒的誤區,把自己困住。
🔸 小提醒:與其反覆猜測,不如勇敢開口確認。清楚比猜測更能安心。
🌱【結語:期待,是推進你的,不該變成困住你的】
每個人都會有期待,那是很真實的。問題不是你期待了什麼,而是你怎麼期待、怎麼表達、怎麼回頭看。
FUTURE 六個字母提醒你——
- 別把夢想設得太遠,從可走的一步開始。
- 別讓模糊的想像困住自己,把想要的說清楚。
- 別用理想預設他人,學會調整與溝通。
- 別只接受單一路徑,打開對於肯定的多種感受方式。
- 別急著用外界反應來定義你,價值不只來自掌聲。
- 別只用情緒猜測對方,說清楚才不會亂想。
🌿 真正的期待,是讓你往前走,不是讓你卡在心裡原地打轉。
與其等別人看見你,不如先看懂自己在哪裡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