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的團練,內容和第一次幾乎一樣,只是我們把第一個動作換成了自由重量。
說真的,我一開始並不覺得三個人一起練自由槓是個切實際的安排——畢竟每個人平時的訓練量不同,很可能會互相拖慢節奏,甚至打亂彼此的節奏。
沒想到,今天的配合異常順利。
三個人的訓練量不但沒有被稀釋,反而比平時還要多。
也許是互相激勵的關係,也許是因為在場的每個人都專注在當下,沒有一絲想偷懶的空檔。
我們最初的相識,來自一門寫作課;後來因為信仰,讓彼此在不同的時間軸再次相遇。
今天的訓練是晚上八點開始,由我帶領,所有動作由我先示範,再輪到兩位學長依序完成。
或許是第一次的經驗讓大家有了默契,這次的動作銜接更順、節奏更穩,連眼神交流都少了多餘的指令。
練完後,我們沒有急著散去,而是直接投入課程學習。
從身體到頭腦,都在同一晚被推進了一個新的高度。
團練的力量,不只是重量堆疊起來的數字,而是那種「一個人很難辦到,但三個人卻意外自然地完成」的默契感。
從寫作課的課桌,到信仰裡的長椅,再到今天自由槓前的站位,我們走過的距離不算遠,但彼此之間的連結卻越來越穩固。
重量會放下,但這份默契,會一直留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