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中,很多領導以為自己是在「把關」,其實是在「收走團隊做主的權利」。
短期看,這似乎能減少失誤;但長期看,卻讓團隊失去判斷力與創造力——因為他們習慣了被告知,而不是自己決定。
你的控制欲,正在毁掉員工的戰鬥力
我曾輔導過一位外企部門總監 Lily。她能力極強,但凡事親自審批,對每個提案都要修改到細節。
有一次,團隊提出一個非主流的市場策略,她第一反應是:「太冒險了,我們走安全路線吧。」
結果,團隊在例行專案裡表現穩定,但在新市場完全失去亮點。
Lily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對風險的恐懼,正在無形中削弱團隊的膽量。
不信任管理的原因
很多領導不願放手,不是因為團隊不夠好,而是因為自己缺乏安全感:
- 擔心失控,寧可自己抓牢。
- 過度在意外界眼光,不敢偏離主流。
- 把對自己的懷疑,投射到團隊判斷上。
這樣的結果,就是團隊變得聽話卻被動,長期依賴領導做決定。
建立信任資本的五個關鍵動作:
1. 信任從「資訊透明」開始
設定固定的資訊分享會(例:每週15分鐘),讓團隊理解決策依據與方向,減少因不確定帶來的焦慮。
2. 從小事開始練習放手
挑選風險低但影響可見的專案,完全交給團隊主導,你只在關鍵節點提供資源或建議。
3. 設立「共同承擔」的規則
遇到錯誤時,先檢視制度與流程,而不是直接怪人,讓團隊知道你會一起扛。
4. 用數據而非直覺做判斷
對新提案設定可量化的檢驗指標,並在試行期後回顧成效,降低「我覺得」帶來的主觀否定。
5. 定期反思「我為什麼不信任?」
每當想收回權限,先問自己:「這是保護團隊,還是我害怕失控?」覺察是信任的起點。
頂尖領導者的信任修煉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掌控一切,而是讓團隊在你的信任裡變得更強。
當你願意放手,不代表你失去控制,而是你把控制轉化為影響力——影響團隊的判斷力、韌性與責任感。
記住:領導的價值,不在於自己能做多少事,而在於能讓多少人因你而成長。
而信任,是這段成長的起點。
📌 如果你是領導,
A. 你更傾向「安全第一」,審批嚴格?
B. 你願意給團隊更多決策自主權,讓他們自己闖?
👇留言告訴我你的選擇,也分享你遇過的「信任與放權」故事。
📣 把這篇文章轉給你的管理者朋友們,提醒他們:有時候,放手不是放棄責任,而是升級責任。
❤️ 如果文章打中你,請點個愛心,讓更多領導者看見。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