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為什麼要勤勞這麼運動?」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我愛吃。
美食對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療癒。鹹酥雞、火鍋、炸物,甜點、水果,甚至是一碗熱騰騰的泡麵,都能讓我的心瞬間柔軟下來。只要是能吃的,我幾乎很少挑食。更別說秋冬一到,薑母鴨、羊肉爐又紛紛出場,讓人光是想想就食指大動。

「還債」😅。
只是呢,這「還債」的方式,偶爾真的像是自虐🥴😵😵💫。最近有一天,我一口氣先上了飛輪課,感受那種炸裂大腿與小腿的酸爽;休息不到二十分鐘,我居然又腦波弱地續上拳擊有氧。結果,當下就覺得「啊,這下完蛋了」,腿已經廢到不行,手還要出拳,最後打到懷疑人生。

說是運動,其實更像是「吃貨的報應」。
飛輪課把我踩得像是欠債被追討;拳擊課則像是自己揍自己,一拳拳提醒著「下次能不能少吃點?」🤣
但說也奇怪,這種累到爆的感覺,居然還帶來一種莫名的快感。當汗水狂飆、心跳狂飆,腦袋卻突然清晰下來,壓力好像也被狠狠揍飛了。痛苦和暢快,交錯在同一堂課裡,讓人又哭又笑。
我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被虐的傾向,否則怎麼會在腿快炸掉時,還告訴自己:「沒關係,再來一首歌,再踩個五分鐘!」然後到了拳擊課,又自動舉起雙拳,好像在說:「沒關係,再揍幾拳,晚餐就能多吃一些美食!」
有人說,運動是自律。對我來說,運動更像是一種談判:
「想吃?可以!但得先流過汗。」
這樣想,好像也挺公平的。
雖然每次課後都躺平,懷疑自己是不是腦袋壞掉,但只要隔天恢復了元氣,心裡依然會想:「要不,下次再來一場?」因為我知道,運動不只是消耗熱量,更是給自己的一種釋放與補償。吃得開心,動得盡興,這才是屬於我的平衡。
---
飛輪與拳擊短詩
飛輪踩碎白日的壓力
腿的酸痛,像卡路里在哭泣
拳擊揮開心底的暢快
汗水,是和自己簽下的和解書
在轟鳴的節拍裡
我與美食談判
一邊求饒,一邊放縱
直到最後一拳
才明白——
原來被虐,也能這麼療癒。
---
這段「吃與動的拉扯日常」。
或許我們都在尋找一個平衡:既想放縱,也想健康。
沒關係,偶爾自虐一點點,換來心底那份暢快與自在,就值得了。

👉 那麼,你最願意為哪一道美食揮汗?炸雞?火鍋?甜點?還是秋冬必吃的薑母鴨、羊肉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