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是「準備好的輸出」,Q&A 則是「臨場的考驗」。
許多團隊在 Q&A 被問倒,不是因為專業不夠,而是因為沒有準備好 如何回答尖銳問題。
常見四種類型的尖銳問題

四步驟應答法(STAR-QA)
為了避免臨場失分,可以套用簡單的 STAR-QA 結構:- S – Situation(情境)
- 重述問題,確認理解。
- 「委員的問題是,我們的時程是否真的能達標?」
- T – Tension(挑戰)
- 承認這是合理的挑戰。
- 「確實,三個月內完成是一個挑戰。」
- A – Action(行動)
- 說明具體做法。
- 「我們拆解成三個里程碑,每兩週檢查一次進度。」
- R – Result(成果)
- 用數據或案例佐證。
- 「同類型專案我們已在兩個月內完成過,驗證流程可行。」
這樣的回答,讓委員覺得你不是「空口承諾」,而是有邏輯、有依據的團隊。
失敗案例反思
- 案例一:空口承諾
- 問:「三個月能完成嗎?」
- 答:「一定可以!」
- 沒有證據支撐,委員直接扣分。
- 案例二:推卸責任
- 問:「如果政策方向改變,你們怎麼因應?」
- 答:「這要看承辦單位要求。」
- 委員覺得團隊被動、不可靠。
- 案例三:過度專業
- 問:「如何驗證效益?」
- 答:「我們會用多變量回歸與 AI 模型模擬…」
- 委員聽不懂,反而質疑可行性。
加分回應策略

Q&A 的黃金原則
- 分類回答 → 不要逐題零散,先總結後統一回答。
- 承認挑戰 → 不要硬拗,承認問題存在,再提出解法。
- 短句收斂 → 每個回答控制在 40–60 秒內。
- 留下 punchline → 讓委員帶走一個清晰印象。
小結
在 Q&A 環節,最容易失分的三種回答是:
- 空口承諾
- 推卸責任
- 過度專業、聽不懂
正確做法是:承認挑戰 → 說明做法 → 提供佐證 → 收斂 punchline。
一句話總結:
「不要害怕尖銳問題,它們是你展現專業、加深信任的最好舞台。」
下一篇預告:
我會分享 「驗收簡報的關鍵 — 如何讓成果被看見?」,將會談如何設計期末驗收簡報,讓承辦與委員都覺得放心。
#政府計劃 #標案 #簡報技巧 #QandA #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