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力:跟風與獨立思考的平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為什麼我們會跟著大家一起做?

當人處在陌生或模糊不明的情境時,最自然的反應,就是觀察他人並跟隨行動。

改變,正是這樣的陌生情境之一。

這週我們就來聊聊「社會影響力」,它是如何推動人們的選擇與行為吧~

人並非單打獨鬥,而是活在彼此影響的網絡中

人並非單打獨鬥,而是活在彼此影響的網絡中

🔎 社會影響力是什麼?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大多數人會以「別人的行為」作為學習依據。這種模仿能幫助人類在不確定的環境裡快速做出反應,避免錯誤,也省下思考成本。

但這股力量也有風險:

👉 當我們把「別人的選擇」當成準則時,有可能學到錯誤或不必要的習慣。

因此,理解社會影響力的運作方式,就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辨識:什麼時候要跟隨,什麼時候要保留自己的判斷。

我們來看一個叫做旁觀者效應的情形:
當只有一個人目擊跌倒者時,70% 機率會去幫忙; 但若周圍還有其他人,幫助率下降到 40%。
這是因為當周圍還有其他人的時候當事人的刺激包含兩種:

  1. 對跌倒的人的反應
  2. 觀察周圍的人的反應

這會使當事人停下來多思考是否要去幫忙。這種思考方式便是我們這篇要討論的社會影響力。此外還有那些常見的社會影響力呢?

📌 幾種常見的社會影響力

  1. 規範訊號(大家都在做)
    飯店貼上提醒「多數人會重複使用毛巾」,旅客真的更容易跟著做。
    這就是最直接的「從眾規範」效應:當人們發現大家都在做的時候會下意識的依循群體的行為。
  2. 群體示範(集體行動帶動個體)
    當上課上到一半,全班突然對一張照片鼓掌叫好,你也會跟著拍手;
    火災時,大家一起往出口跑,你自然也會跟上。
    這是因為我們渴望「歸屬感」與「安全感」。
  3. 同儕壓力(在乎別人眼光)
    在團體答題實驗中,若前面的人突然連很基本的問題都答錯,後面的人也會跟著錯。
    但若換成匿名作答,從眾現象就會明顯減弱。

🧩人造音樂市場實驗

科學家找來數千人聽不知名樂團的音樂,一半的人單純依喜好下載,另一半的人則能看到下載次數且分成8組,彼此不會互相看到組間的下載次數。
結果顯示:能看到「下載數」的群體,皆會下載組內已被多次下載的歌;而且每個群體最受歡迎的歌曲竟然都不同。

換句話說,受歡迎的歌之所以受歡迎,不只是因為品質,而是因為先動手的那群人影響了後面所有人

透過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甚至可以設計出讓群眾追尋的現象:

例如: 在捐款箱裡先放一些錢,或者跟社區宣導周遭的鄰居都已經完成投票。

或是透過自信捷思法(Confidence Heuristic): 亦即當團體中自信地表達觀點,將使人們更傾向相信他。

🌱 結論:我們能學到什麼?

社會影響力就像一股隱形的推手,既能幫助我們加速改變,也可能讓我們失去判斷力。

  • 當你想推動好習慣,不妨「創造群眾」:讓別人看到「大家都在做」。
  • 當你身邊出現榜樣時,可以有意識地模仿,甚至直接請教方法。
  • 當你置身群體,記得:別人越自信,未必越正確;而傳統或流行,也未必等於合理。
個體的選擇會被群體規範影響,也能反過來塑造新的社群

個體的選擇會被群體規範影響,也能反過來塑造新的社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78會員
68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我們總以為清單只是提醒待辦,但在壓力大、步驟複雜、容易分心的日常裡,它其實像是自動導航的副駕駛。從B17飛行員、手術室到日常飲食與工作節奏,清單不只是紀錄工具,更是習慣養成的加速器──讓專注行為變得可見,讓混亂...
Thumbnail
2025/09/15
我們總以為清單只是提醒待辦,但在壓力大、步驟複雜、容易分心的日常裡,它其實像是自動導航的副駕駛。從B17飛行員、手術室到日常飲食與工作節奏,清單不只是紀錄工具,更是習慣養成的加速器──讓專注行為變得可見,讓混亂...
Thumbnail
2025/09/08
想擺脫拖延,達成目標?本文介紹WOOP模型,一個由行為科學研究支持的目標設定和行動方法。透過Wish、Outcome、Obstacle、Plan四步驟,結合思考對照法和執行意圖,協助你將願望轉化為實際行動,建立持久的良好習慣。
Thumbnail
2025/09/08
想擺脫拖延,達成目標?本文介紹WOOP模型,一個由行為科學研究支持的目標設定和行動方法。透過Wish、Outcome、Obstacle、Plan四步驟,結合思考對照法和執行意圖,協助你將願望轉化為實際行動,建立持久的良好習慣。
Thumbnail
2025/09/01
當我們說「我就是沒自律」、「我做不到」,很多時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身分認同還沒跟上。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麼把事做完,而是邀請你換一個方向:從「我是誰」開始思考。當你開始投票給想成為的那個人...
Thumbnail
2025/09/01
當我們說「我就是沒自律」、「我做不到」,很多時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身分認同還沒跟上。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麼把事做完,而是邀請你換一個方向:從「我是誰」開始思考。當你開始投票給想成為的那個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其實權力動態無處不在,從家庭到工作場所、從朋友圈到社交媒體、網路。 這種無形的力量塑造著我們的互動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效果和關係深度。 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權力動態是怎麼隱藏性的穿梭在關係交流裡呢?是否有可能通過靈活運用這種動態來改善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其實權力動態無處不在,從家庭到工作場所、從朋友圈到社交媒體、網路。 這種無形的力量塑造著我們的互動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效果和關係深度。 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權力動態是怎麼隱藏性的穿梭在關係交流裡呢?是否有可能通過靈活運用這種動態來改善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她就只是堅守著,就成了一股影響力。 影響力是生活中無形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影響他人的能力。透過專業、個人生活與靈性生活的交會,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舞台,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在每天的生活當中一點一滴的進步,成為值得被追隨的人,也能為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
Thumbnail
她就只是堅守著,就成了一股影響力。 影響力是生活中無形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影響他人的能力。透過專業、個人生活與靈性生活的交會,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舞台,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在每天的生活當中一點一滴的進步,成為值得被追隨的人,也能為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Thumbnail
自我訊號加上社會訊號,會更吸引人做出我們想要的事情嗎? 自我訊號可以傳遞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社會訊號則代表一個人想對社會大眾展現的樣貌,兩種訊號都可能會誘使一個人做出要證明自己的行為。 但是如果設計出,兩種訊號都很強的環境,是不是更會誘使一個人做出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Thumbnail
自我訊號加上社會訊號,會更吸引人做出我們想要的事情嗎? 自我訊號可以傳遞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社會訊號則代表一個人想對社會大眾展現的樣貌,兩種訊號都可能會誘使一個人做出要證明自己的行為。 但是如果設計出,兩種訊號都很強的環境,是不是更會誘使一個人做出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