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世界上,什麼是最重要的?你們知道嗎?答案是「自己」。
所以「愛自己無罪」、「我值得心疼自己」、「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這是我從這本好書中,讀到的訊息!
為何我們會活得不快樂?大多數是因為「人際關係」卡關了!我們和家人、朋友和我們的小孩相處之間,充滿著矛盾和困惑。
而這本《立下界限》好書,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自己的心魔和他人相處的枷鎖,幫助我們找回愛自己的力量。
❤️尊重彼此,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常常會遇見他人對自己說:「請幫幫我!我過得好痛苦!」當我們聽到朋友或家人向我們提出請求時,容易陷入情緒的糾結。
我們選擇要不要幫忙?或我們真得幫得上忙嗎?或者我們根本幫不上忙,卻自己一股腦兒地投入,才發現捲入了對方的問題之中,如深陷泥沼中,難以脫身。
這看似好像很有正義感,視天下為己任,可是這已經踰越了彼此之間的界線。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人生課題,都需由個人去承擔及負責。
可是有時我們會遇到有一種人,會把他自己的人生問題丟給我們,認為你「應該」要幫他處理。
像我的原生家庭,我就被認定需要照顧我的弟弟,照顧他的起居生活和他的一切。
因為我在家中排行老大的關係,整個家族就會把希望,全寄託在我一個人身上。
可是這是屬於我的人生課題嗎?我該做的不是照顧他,而是教他自己釣魚的方法,而不是釣魚給他吃。
界線含糊不清,已成為我們的生活日常。
大人們從小就告訴我們:「你不要那麼計較、吃虧就是占便宜和能者多勞,有能力者就是要多做一點……等」這些話語。
這樣的教育,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我們這一生,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所以,書上提到,我們要做的是透過界限設立和維護,努力地把自己的部分區分出來。
跟自己說:「我的想法是什麼?」、「我的感受是什麼?」、「什麼是我的選擇和決定」不要把事情通通攬在自己身上。
「界線」,談的是一個完整獨立個體的概念,有自己的感受、思想和選擇,為自己做決定的自主。
我們要認清我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為界線的存在,所以我可以被界定什麼是我的觀點、我的感受、我的情緒、我的選擇、我的所屬物、我的權利……等等。
那不是自私,那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
往往重視界線的人,都是在乎自己的責任,也會照顧好自己的生活;不僅僅嚴守自己的分寸,也懂得尊重別人的意願和選擇。
所以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要懂得為自己和他人設立明確的界線。
❤️剛剛好的愛,才是真愛
自以為是地為別人好的愛,是支配;自我中心幫別人安排的愛,是控制。
沒有尊重別人和維護他人的界線,大多是以愛為名來滿足自己的想望。
做為父母的人,很容易限入這種迷思,那就是「我是為你好」的觀念,所以孩子如果沒有依照我們的期待而發展,就容易傷心絕望。
我們不要忘了,我們只是給了孩子生命,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人生;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夢想。
我也常常想把自己的期待,告訴我的孩子,可是我會讓他自己選擇,他要聽取我給他的建議,還是要選擇自己內心的想法,我都給予尊重,只是我會分析利弊得失,讓他自己去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我不想我的孩子,跟我小時候那樣,活在權威式的家庭裏,連自己要穿什麼衣服出門,都需要經過我的母親同意!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剛剛好的愛,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都會是獨立自主的人。
所以與孩子相處時,該有的界線,還是要建立出來,對自己和孩子都好!
❤️人一生的重要課題,是學習建立「情緒界線」
人是感性的動物,沒有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情緒而影響自己情緒的。
別人可能因為心情不好,而對自己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這些他人不好的情緒,也許會讓自己不快樂一整天,甚至需更久的時間,平復自己的心情。
書上提到的「情緒界線」指的是,我們知道别人的情緒,我們能做的是「理解」,而非「解決」。
因為我們永遠無法解決他人的情緒,或改變他們的情緒,我們能做的只有尊重和理解,頂多再加上陪伴及支持。
精緒界限,是不受他人用情緒來綁架我們和控制我們。
書上提到,當我可以接受他人對我的不滿意和失望,並尊重對方的情緒經驗,我們才可以還給彼此完整的個體界限,不至於受對方的情緒影響,而改變自己真正想要的選擇、做法或決定。
那時,做到「課題分離」就尤為重要,我們的人生是如此的珍貴,千萬不要浪費在情緒的內耗中,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願你我都能做好情緒界線,讓自己的人生,不活在別人的情緒上。
最後,誠摰邀請大家閱讀這本《立下界線》好書,讓我我們都能做我們生活之中的真正主人, 不讓別人的人生,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感謝天下雜誌出版社的《立下界線》好書,讓我可以清楚了解跟他人的界線,做真正的自己。
#蘇絢慧
#立下界限
#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
#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天下雜誌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5第33本閱讀筆記
#珍惜妮閱讀筆記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