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行為心理解密】12:「亞斯伯格症」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新聞故事

台中某客運公車司機遭女學生向媒體爆料,開車時伸手向女乘客揮舞疑似性騷擾。客運業者出來解釋,該司機年約50多歲,在公司任職4年,患有「亞斯伯格症」。曾多次被投訴態度有問題,包括向孕婦傻笑、做鬼臉,也曾開車時用廣播說「門口黃色區域不要站人,不然會出現靈異事件」等,嚇得民眾投訴,質疑客運公司雇用精神狀況有問題的司機。

raw-image

調查結果該司機行為未構成性騷擾,他是以為對方侵犯工作領域加上不善溝通,才引發誤會,盼社會多體諒,也會持續關心並追蹤該案。

亞斯伯格症給我們的印象是社會溝通障礙,有時這些莫名行為像是失控。那這些行為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

任何一個行為都不是徒勞的,一個人的所做所為必然與他的心理、動機及情緒有關。今天要談的是「亞斯伯格症」,這是什麼樣的症狀,又有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

#行為症狀

亞斯伯格症在2013年已被併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SD),屬於泛自閉症光譜中的一環,主要區別在語言發展正常,智力也分佈平均,但仍有社會溝通障礙、情緒障礙和固著行為等。

若當事人有亞斯伯格特質,且嚴重社會適應不良時,在診斷上才會是「亞斯伯格症」,否則都屬特質而已。「特質」是大腦一組特化神經系統,有其特殊路徑和習慣,使當事人接受外在資訊時形成特定管道。生理限制造成資訊接受的差異,產生自己獨有的觀點,才易與社會格格不入。我以先天性視障者來做比喻,他們缺了視覺神經(視盲者),但其他感官則會加強感知補償這個洞,感知力提升後收到的資訊比例不同,就會形成認知解讀的差異,比如談到「紫色」,此概念兩類人就會有溝通困難,俗話「瞎子摸象」,如果要溝通「大象為何物」,我們與視盲者永遠不會有交集,但可以有「共識」--討論出來的協定。

亞斯伯格特質也是類似處境,在我的實務經驗裡,他們是「情緒盲點」,無法對情緒感知、辨識、理解,他們不是冷漠無情,只是看不到,當情緒在盲區,他們就做不出反應。而情緒感知又是社交裡關鍵線索,因人們說話往往不單是字面意義,而是語調、情境及情緒所帶來的多種意涵,像是老闆面無表情地對員工說「好啊,你去試試看啊」,其實是老闆很不高興。

亞斯特質是一種隱形障礙,當事人及周遭人都不容易看出,但卻有明顯溝通障礙,結果兩邊人都氣的要死。怎麼發覺對方是否有亞斯特質呢?我們與之互動時可能會感覺到他有以下行為特徵:

1.無法理解社會行為/潛規則(心意),自我中心觀點

對話時常見雞同鴨講,僅遵守字面意義,不懂你的心意。

亞斯人常以自己的觀點幫大家解釋,例如他自己不在意的事,就逕自決定大家都不在意。

2.表達辭不達意,溝通困難

亞斯人無法說清人際關係的因果,常是簡單二分法,如好人壞人、善意惡意。當事情不如預期時,亞斯人明顯有情緒但否認它的影響,表現雙標不再理性,事後也不認帳。情緒有障礙時他說不出,而當我們想安慰他時也進不去。

3.建立關係時有違和感,無法深入

人際關係會隨交情深淺而有不同變化,有月暈擴散效果,有彈性空間,且情感交流會讓人在關係裡有安全感。如果是跟亞斯人在一起,這些都得不到回應,或者反反覆覆,相處久了還是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好發族群

亞斯特質是天生的,跟基因遺傳有關,過去研究約10%人有,但現在浮出水面的越來越多。特質表現跟個人性格、智力、家庭背景、教育環境及成長經驗而各有不同。每個亞斯人對社會的適應不同,故亞斯伯格沒有類型,有的很明顯,有的看不出來。

通常亞斯伯格特質跟性別特質搭配,亞斯男童較為好動,較常自我中心做出衝動行為,以致被發現的早,亞斯女童則會顧慮他人,害怕被兇,對於不能理解的事多採忍讓壓抑,故不易被發現。到了青春期,人際關係與團體要求變多,特質就會明顯露出,會有更多破壞性或自傷行為。智力高的亞斯會靠課業表現隱匿自己,有的甚至要出社會、結婚後等自己孩子被診斷出亞斯特質,往回推才發現自己也有亞斯特質

#行為背後都是有心理意義和功能的:

有情緒盲點的亞斯人會怎麼想事情呢?

亞斯特質有情盲,所見為所知,他看到與理解的世界就是那樣,與我們不同,當他們的思維只剩認知向度,做反應時就會像AI運算模型那樣,以「看得見」和「有道理」的事進行運算和累積。AI對每件資訊的吸收都視為獨立、獨特的,累積為資料庫,為往後做判斷。我講一個石頭的例子,路邊石頭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石頭類」的東西,但對亞斯人來說每顆石頭都有差異、獨特的,他必須看過幾千顆石頭後,心裡才會形成對「石頭類」的資料庫。

亞斯人的概念從下而上,才能組成認知概念,應用程度較低,所以人際互動常會累死他們,因為變化太多了。但反過來亞斯特質的優點是專注、不被情緒影響、看透事物真理,許多科學家都有亞斯特質,像是愛因斯坦、發明交流電的特斯拉、小王子作者,近期的則有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他們專注一件事的研究時,即使重複失敗,都不會被視為「永遠不成功」,再試試看就好,但一般人可能會因為失敗後的挫折,因為情緒影響就不再做了。

亞斯人的弱點是人際關係、情緒議題,這些非物理性的事物,亞斯人仍然只用認知角度去看,便形成了「二分法」--「你有沒有生氣?是有或沒有」,而非「你怎麼了?為什麼會生氣?有多生氣呢?」等這些量詞。

所見即所知,亞斯人的言行正透露出他們的看世界的心理意義和功能。

#新聞故事後續

公車上的糾紛,客運業者瞭解後還原事件,當日因車上人很多,女學生太靠近站在司機旁邊,侵犯了他的工作領域,而他又不會表達,於是一邊開車一邊揮手要她遠離,導致女學生認為林姓司機在騷擾她,事後才向媒體投訴。

車上的擁擠情境及雙方對領域行為上的認知不同,最後產生誤會。這正是亞斯人在社會上格格不入的原因。我們會認為他們故意騷擾,但他們認為他們只是在維護自己權益。解決的方案並非是讓亞斯司機學習人際互動,而是學習在那個情境下可以有哪種表達方式,或乾脆事先畫線、設標示,以維護雙方權益,讓問題解決就可以。如此一來,亞斯司機在開車時的表現說不定比一般人更為穩健。

#改善的方向

協助有亞斯特質的人,主要是協助他建立適應社會的準則、提醒,並非要改變他本人,因此多討論行為層面的問題解決、發展策略。但若已經進入病症,變成亞斯伯格症,即已被特質所困,也會有情緒障礙及身心症(共病),那時就需要到醫院尋求治療。

1.藥物治療

特質不是生病,所以藥物治療不是讓亞斯人復原為一般人。藥物治療主要是減少負面情緒的干擾,讓亞斯人較為平穩地討論問題該怎麼辦。

2.心理諮商

比較抽象的事物、關係及情緒,亞斯人難以直接表達,但若有人能提供適切的形容詞,他們也能共感抓住那個解釋說「對對對」。把不知名的內在表達出來,這便是「情緒抒發」,不會悶在心裡。

3.社會適應練習

帶領亞斯人適應社交社會,反應各種情境,帶領者像是教練,引導亞斯人事先預備好「角色」和「劇本」,有規則他就知道怎麼應對了。如「親密關係」應該怎麼經營,那程序、步驟有哪些呢?怎麼設計伴侶獨處、溫馨活動呢?以具體方式呈現,而非我們說「用心體會」。

#小結:不同的世界觀

與亞斯人相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覺得最好的比喻是AI,你要怎麼帶AI認識人類世界呢?既然很多關係、情感是無法具體計算,那你要怎麼說?對亞斯人也是如此喔,只是我們很難相信他們明明是人類卻為什麼無法用心用情...這個真的令人難以致信。不過真的與之相處過後,面對亞斯先生、亞斯太太或亞斯父母的人就會明白我的說法了。這是不同的神經特化後,產生的不同世界觀所致,所以我們也常說「他們真是亞斯星球來的!」這樣的俏皮話。

不過說到底大家都是人類喔,即使世界觀不同,人性需求都是一樣的,都需要愛、歸屬及安全感。只是社交社會是我們的主場,亞斯人只好適應我們罷了。要與亞斯人相處,友善態度永遠都是化解溝通障礙的第一道助力,尊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8會員
279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10/17
人在成長過程中,生心理及依附關係對世界都會建構一套適應方式和價值觀,之後要談「改變」並不容易 非亞斯人成長中與不同人交流,多少都會潛移默化、領悟什麼而變化(客體關係論:映照),會有「河流交匯改道」的自然發展 亞斯人則像是「堰塞湖」的封閉和溢流,會自我調整(量的改變),但沒有跟他人交流融合的概念
Thumbnail
2025/10/17
人在成長過程中,生心理及依附關係對世界都會建構一套適應方式和價值觀,之後要談「改變」並不容易 非亞斯人成長中與不同人交流,多少都會潛移默化、領悟什麼而變化(客體關係論:映照),會有「河流交匯改道」的自然發展 亞斯人則像是「堰塞湖」的封閉和溢流,會自我調整(量的改變),但沒有跟他人交流融合的概念
Thumbnail
2025/10/16
講一個沒有時間感、不了解人類情感的精靈,在人類隊友一一過世後,與新一代冒險者結伴重溫過去路線,情境重現後才重新理解過去那些情感的意義。 你是否對於過去關係(父母過世、分手戀人、誤解的友誼)有些遺憾呢?當下毫無所感,卻在這些逝去良久後突然被某種線索點醒:「原來當時是那個意思啊,為什麼我那時沒有那麼做
Thumbnail
2025/10/16
講一個沒有時間感、不了解人類情感的精靈,在人類隊友一一過世後,與新一代冒險者結伴重溫過去路線,情境重現後才重新理解過去那些情感的意義。 你是否對於過去關係(父母過世、分手戀人、誤解的友誼)有些遺憾呢?當下毫無所感,卻在這些逝去良久後突然被某種線索點醒:「原來當時是那個意思啊,為什麼我那時沒有那麼做
Thumbnail
2025/10/11
近年在大學輔導發現,越來越多有亞斯特質的學生浮上來 不過這也可能是我專門研究這個,能敏感到的學生就比較多 這些年的觀察,亞斯大學生的困難也一樣多是「社會溝通困難」
Thumbnail
2025/10/11
近年在大學輔導發現,越來越多有亞斯特質的學生浮上來 不過這也可能是我專門研究這個,能敏感到的學生就比較多 這些年的觀察,亞斯大學生的困難也一樣多是「社會溝通困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媒體消費素材如同社群各界曾為流行的JoJo立,擺出這樣的姿勢大多只為流量,卻可能沒有黃金精神(甚至沒看過作品也未必)。但當消費熱潮過了以後,社會改變了什麼?或者,我們將一切留待機率與命運來決定?
Thumbnail
媒體消費素材如同社群各界曾為流行的JoJo立,擺出這樣的姿勢大多只為流量,卻可能沒有黃金精神(甚至沒看過作品也未必)。但當消費熱潮過了以後,社會改變了什麼?或者,我們將一切留待機率與命運來決定?
Thumbnail
一段關於中港牌私家車違規泊在巴士站的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這篇文章探討該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一段關於中港牌私家車違規泊在巴士站的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這篇文章探討該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今天(21日)上午11點,台中捷運綠線發生男子持刀傷人事件。列車被迫停站,文心崇德至文心櫻花站單線雙向運轉。三人受傷,警方查獲三把刀,並封鎖捷運市政府站,調查嫌犯動機。
Thumbnail
今天(21日)上午11點,台中捷運綠線發生男子持刀傷人事件。列車被迫停站,文心崇德至文心櫻花站單線雙向運轉。三人受傷,警方查獲三把刀,並封鎖捷運市政府站,調查嫌犯動機。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上個月某天上午臺北市區大雨滂沱,三位國中學生在路邊等待計程車,一名73歲婦人開車經過,見狀停車詢問學生們要不要搭便車,三名學生當場拒絕並向校方反應,事後校方通報警方。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循線聯絡該名婦人,她主動到案說明,她當天純粹是好心,不忍心看到學生淋雨等車,才會停車詢問,並無惡意。 警方對比
Thumbnail
上個月某天上午臺北市區大雨滂沱,三位國中學生在路邊等待計程車,一名73歲婦人開車經過,見狀停車詢問學生們要不要搭便車,三名學生當場拒絕並向校方反應,事後校方通報警方。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循線聯絡該名婦人,她主動到案說明,她當天純粹是好心,不忍心看到學生淋雨等車,才會停車詢問,並無惡意。 警方對比
Thumbnail
這次來講點認真的,不過也是整理之前上課的一些內容,內部轉訓順便整理,目前還沒有處理實務經驗,也有點鴕鳥心態的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事件。(多數資料取材自黃秀蘭律師的課程及勞動部) #何謂性騷擾 只要與性或性別相關,會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覺得被冒犯、被侮辱的言語或行為,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表現
Thumbnail
這次來講點認真的,不過也是整理之前上課的一些內容,內部轉訓順便整理,目前還沒有處理實務經驗,也有點鴕鳥心態的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事件。(多數資料取材自黃秀蘭律師的課程及勞動部) #何謂性騷擾 只要與性或性別相關,會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覺得被冒犯、被侮辱的言語或行為,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表現
Thumbnail
大眾對於洗腦的誤解,認為它只存在於某些社會新聞中,是不法分子專用的工具,但事實上洗腦早就滲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指出,恐嚇及暗示性的廣告標語,就是一種洗腦的手法。
Thumbnail
大眾對於洗腦的誤解,認為它只存在於某些社會新聞中,是不法分子專用的工具,但事實上洗腦早就滲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指出,恐嚇及暗示性的廣告標語,就是一種洗腦的手法。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士林分局天母派出所警員劉致丞(下稱劉員),日前擔服9時至12時勤區查察勤務,於10時50分許接獲通報中山北路七段171號前公車上有民眾需要協助,立即趕赴現場處理。 抵達現場,公車司機表示一名老婦人一直坐在公車上不肯下車,立即趨前關懷,惟該老婦人疑似患有失智症
Thumbnail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士林分局天母派出所警員劉致丞(下稱劉員),日前擔服9時至12時勤區查察勤務,於10時50分許接獲通報中山北路七段171號前公車上有民眾需要協助,立即趕赴現場處理。 抵達現場,公車司機表示一名老婦人一直坐在公車上不肯下車,立即趨前關懷,惟該老婦人疑似患有失智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