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同事是否屬於那種「有功就搶、有事就推」的人?明明辛苦付出的是自己,卻讓「只說不做」的人坐享其成,還獲得主管的稱讚,這樣的情況難免讓人滿腹委屈。
撰文/陳又瑄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同事?一上班就先到茶水間泡咖啡,慢慢地享用早餐,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接著又到了午餐時間。他們上班總是在「裝忙」,實際上卻把大量時間拿來處理私人事務,甚至在座位上打瞌睡。當你忙得焦頭爛額時,他們卻悠哉地上網或休息,卻領著和你差不多的薪水。
厲害的「薪水小偷」還有另一項特質:私下不做事,卻能在主管眼中留下工作認真的印象。最常見的情況是,在會議上突然跳出來搶別人或團隊的功勞。例如:某位同事與你同組負責專案,期間幾乎沒有參與、什麼都沒做,明明整份報告都是你完成的,卻在報告當天說得好像一切都是他的功勞。
面對這類「薪水小偷」同事,該如何應對呢?
一、 調適情緒,專注於自身的成長。
當你看到同事整天查看社群訊息、拿著手機不停傳Line、聊天或玩手遊,一整天下來什麼都沒做,卻依然領著同樣的薪水,心中難免會感到忿忿不平。若一直陷在負面情緒中,反覆計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是否公平,不但無法改變現況,反而會讓時間白白流逝。
遇到這種情況,難免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首先要先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當覺察到情緒開始堆疊時,應嘗試保持冷靜與理性,並練習建立「情緒距離」。
可以透過深呼吸、短暫離開工作環境或稍作休息來緩解情緒。當人能在受到刺激時,不立即反應,而是給自己一些時間消化情緒,通常就能做出更理智、也更有效的回應。
此外,最重要的是學會「課題分離」。與其比較或期待同事改變,不如專注於自己的職責,穩定步調並提升專業能力。千萬不要因為同事的偷懶行為而影響自己的工作態度;反而可以把同事在工作中犯下的錯誤當成借鏡,反思自己是否也有改進空間,以提升工作品質與效率。同時,思考並設定自己的職涯目標,全神貫注地朝目標前進,這才是累積實力、讓自己在工作上持續加分的最佳方式。
二、 嘗試與同事溝通解決,與同事明確分工。
當工作進度因同事的偷懶而受到嚴重拖累時,與其責備或糾出對方的消極行為,不如先明確劃分彼此的工作範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工作開始前擬定一份「工作計畫書」,清楚標示每位團隊成員的工作內容與完成期限,讓責任一目了然,並建立具體的工作紀錄。接著,將這份計畫書與工作紀錄寄送給每位相關成員,確保大家都了解彼此的角色與任務,並定期分享各自的工作進度與情況,以此讓貢獻透明化。
面對偷懶的同事時,我們常會立刻產生負面情緒,但退一步思考,對方或許是因為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而選擇逃避。若確實如此,不妨主動關心並詢問是否需要協助,這不僅能展現你的團隊精神,也能傳達對同事的關懷。
然而,若同事只是單純偷懶,並非因為遇到難處,這時就應該劃清界線,並適度提醒對方:「老闆要求這個案子本週要結案,若是週五前未完成,週末可能得加班哦!」讓對方感受到應有的責任壓力,及時制止拖延行為。
三、 主動回報工作進度,向上尋求協助。
你的同事是否屬於那種「有功就搶、有事就推」的人?明明辛苦付出的是自己,卻讓「只說不做」的人坐享其成,還獲得主管的稱讚,這樣的情況難免讓人滿腹委屈。
若同事間的橫向溝通仍無法改變現狀,不僅嚴重拖累工作進度,還屢屢搶走你的功勞,這時就應該試著「向上溝通」。將你的困擾與問題,以理性、客觀的方式向主管說明,並以事實與數據支撐你的觀點。若有需要主管支援的部分,也可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徵求主管的同意,並留下書面紀錄以利後續執行。
此外,在專案進行過程中,主動且定期向主管回報進度,讓主管了解你的工作內容與所遇問題,不僅能讓你的努力被看見,也能讓整體工作方向更明確。例如,可每週設定固定時間開會,向主管報告進度及需要協助的事項;若主管太忙無法定期會議,也可改以「書面報告」方式,用email簡明扼要地回報工作進度。如此一來,不僅能讓主管放心,也能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無法改變他人,但可以改變自己,讓職場逆境變順境!
面對混水摸魚的同事時,做好心理調適是維持工作積極性與情緒穩定的關鍵!無論是透過覺察並理解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專注於能掌控的事務,或持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都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應對這類挑戰。
雖然不樂見同事對工作抱持消極態度,但可以嘗試與對方溝通,了解背後的原因並適度協助,或許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若對方是刻意為之,則應清楚劃分工作權責,並以智慧的方式向上尋求協助,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
許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唯有改變自己,轉機才會出現!
當我們調整思緒,不被負面情緒掌控,並能冷靜而智慧地化解與同事間的衝突,不僅能保持專業與高效,也能將逆境轉為順境,讓每一次困難都成為生命成長的養分!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