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不再只是口號!從歧視防治到公司治理,企業該做到哪裡?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我們談「企業倫理」,很多企業主第一反應往往是:

「啊不就不要違法?不就照勞基法來?」

但其實 企業倫理早就不是『守法』這麼簡單

現在的企業被期待做到的,不只是薪資公平、工作權保障,甚至還包括 性別平等、身心障礙者友善、弱勢族群工作機會、公平治理、社會責任…… 範圍比多數企業想像得還大、還深。

這篇文章,我會用比較輕鬆、比較生活化的方式帶你看:

企業倫理到底在談什麼? 為什麼性別平等、少數族群權益、公司治理、CSR 都算在裡面? 以及── 企業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有倫理」而不是「做表面功夫」?

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企業,而是希望企業主、HR、主管能理解:

做好企業倫理,不是壓力,而是 讓企業更安全、更有形象、更被信任的投資

raw-image

🔍 什麼是企業倫理?它跟公司制度有什麼關係?

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基本上就是在問:

「企業在法律以外,還願不願意做對的事?」

它包含了三個大方向:

① 性別、少數族群與弱勢者的工作權(反歧視)

近年人權意識抬頭,企業倫理的重點不再只是「不要虐員工」,而是: 公司是否提供一個公平、尊重、平等的工作環境?

➤ 性別平等

《性別工作平等法》明確規範:

  • 不能因為性別拒絕錄取
  • 不能因為懷孕調薪、調職或解雇
  • 必須防治性騷擾
  • 提供育嬰、家庭照顧彈性制度

這些不只是法律要求,更是企業文化的基本態度。

➤ 原住民族工作權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規範:

  • 必須提供一定比例的原住民工作機會
  • 公共工程與採購也應納入原住民合作機制

這不是「施捨」,而是公平機會。

➤ 身心障礙者保障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要求:

  • 禁止因身障而拒絕應徵
  • 必須提供合理調整與無障礙工作環境
  • 一定規模企業需達定額雇用比例

這些制度讓弱勢者能真正融入職場,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②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講白一點,公司治理就是:

確保企業不亂來,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安心。

安隆、華爾街之狼等企業醜聞,就是典型反面教材:資訊不透明、內控失效、股東與投資人利益被犧牲。

台灣與全球都很強調公司治理,包含:

  • 內部控制與內稽
  • 公開透明的財務資訊
  • 董監事的責任與監督
  • 家族企業避免一言堂
  • 避免內線交易
  • 利害關係人權益平衡

治理做得好,企業比較不會爆雷;治理做不好,企業再大都可能一夕倒塌。

③ 企業社會責任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的核心精神很簡單:

企業賺錢的同時,也要回饋社會、減少傷害。

包含:

  • 公平雇用
  • 安全職場
  • 永續環保
  • 社區參與
  • 供應鏈管理(RBA 就在這裡)

現在的 CSR 甚至發展成更全面性的 ESG,已經是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加分項。

💬 企業倫理不是「多做」,而是「做得正確」

有些企業會誤會:

「做 CSR 是為了得獎」、「做 ESG 是為了形象」。但事實上,企業倫理做得好:

✔ 更容易吸引人才

✔ 更容易留住人才

✔ 投資人更放心

✔ 顧客對品牌更信任

✔ 降低公司治理風險(爆雷的機率)

這些都是真實的「看得見的回報」。

📘 留才計畫專屬課程分享:學會打造員工願意留下的制度

我們與合作管顧公司推出「留才制度設計工作坊」,專門帶企業主、HR、主管建立真正能「留住人」的制度。

內容包含:

  • 如何建立公平、透明的薪酬體系
  • 如何用制度提升員工心理安全感
  • 如何降低離職率、提升承諾度
  • 如何從員工生命周期去規劃留才策略
  • 如何連結企業倫理、CSR 與留才政策

📩 課程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tFompytbHkFqYT8RA

如果你希望員工「不是被制度綁住,而是願意留下」這堂課非常適合你。

🌱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 的理念,致力於打造友善、具社會貢獻、並能長期穩健發展的企業環境。

❓給讀者的三個互動問題

1️⃣ 你覺得現在的企業最容易忽略哪一項企業倫理?

2️⃣ 你認為企業在實踐 CSR 時,最難的是什麼?

3️⃣ 若你是員工,你最希望公司在哪個倫理議題上更努力?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我會親自回覆!

💬 加入花果山成長基地 LINE 社群

更多職場解析、管理工具與企業案例都會在這裡第一時間分享👇

📲 https://lin.ee/isv4RJ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果山成長基地
13會員
161內容數
花果山成長基地致力於提供專業的職場知識與成長策略。我們專注於以下三大領域: ✅ 職業經驗分享|深入探討勞動法諮詢、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等實務經驗。 ✅ 實用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盤點、建立公司內部制度。 ✅ 個人成長|我們提供職涯規劃、職場軟實力提升的實戰技巧,助你打造更亮眼的未來!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其他內容
2025/11/18
在這個資訊透明、消費者意識高漲的時代,企業光靠「賺錢」早就不夠了。 一間公司能不能長久經營下去,不只是看它的財報,而是要看它在面對人、社會與環境時的「選擇」。 這些選擇的背後,其實就是「企業倫理」的實踐。 什麼是企業倫理?不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是行動的方向 所謂企業倫理,不只是公司貼在公告欄上
Thumbnail
2025/11/18
在這個資訊透明、消費者意識高漲的時代,企業光靠「賺錢」早就不夠了。 一間公司能不能長久經營下去,不只是看它的財報,而是要看它在面對人、社會與環境時的「選擇」。 這些選擇的背後,其實就是「企業倫理」的實踐。 什麼是企業倫理?不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是行動的方向 所謂企業倫理,不只是公司貼在公告欄上
Thumbnail
2025/11/16
當企業談「獲利」時,往往忘了另一個更重要的價值——「回饋」。 但凱基證券卻用多年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賺錢與善良,是可以並行的事。
Thumbnail
2025/11/16
當企業談「獲利」時,往往忘了另一個更重要的價值——「回饋」。 但凱基證券卻用多年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賺錢與善良,是可以並行的事。
Thumbnail
2025/11/13
當你買了新家具、想丟掉舊的時候,會怎麼做?多數人可能選擇搬去回收場、送二手拍賣,或乾脆放路邊讓清潔隊處理。 但瑞典家具龍頭 IKEA 在加拿大,卻想用一種「更聰明、更有責任」的方式,把「丟家具」這件事,變成一場「永續革命」。
Thumbnail
2025/11/13
當你買了新家具、想丟掉舊的時候,會怎麼做?多數人可能選擇搬去回收場、送二手拍賣,或乾脆放路邊讓清潔隊處理。 但瑞典家具龍頭 IKEA 在加拿大,卻想用一種「更聰明、更有責任」的方式,把「丟家具」這件事,變成一場「永續革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勞保是一種由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保障勞工的權益。勞保主要能提供:生育、傷病、職災醫療、失能、死亡、老年等給付項目,所以當不幸發生意外時,就可以得到必要的保障和補償。並且還提供勞工退休金的保障,讓退休生活多采多姿。 故事屋員工、雇主、說故事老師,還沒有勞保嗎?只要工作內容:撰寫主題故事以及
Thumbnail
勞保是一種由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保障勞工的權益。勞保主要能提供:生育、傷病、職災醫療、失能、死亡、老年等給付項目,所以當不幸發生意外時,就可以得到必要的保障和補償。並且還提供勞工退休金的保障,讓退休生活多采多姿。 故事屋員工、雇主、說故事老師,還沒有勞保嗎?只要工作內容:撰寫主題故事以及
Thumbnail
☆建議雇主監控員工電郵或電腦時,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對員工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與宣導。 2. 取得個別勞工監控同意書,若未能取得個別同意書,雇主至少也可主張.......。 3. 明文規範監控範圍,包含........。 4. 明文揭示勞工有隱私合理期待的資料,不得在電郵或電腦中使用、儲存。
Thumbnail
☆建議雇主監控員工電郵或電腦時,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對員工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與宣導。 2. 取得個別勞工監控同意書,若未能取得個別同意書,雇主至少也可主張.......。 3. 明文規範監控範圍,包含........。 4. 明文揭示勞工有隱私合理期待的資料,不得在電郵或電腦中使用、儲存。
Thumbnail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Thumbnail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Thumbnail
實務上常見的勞資爭議之一,就是雇主未合法資遣員工。 究竟雇主資遣員工時,應該注意、遵行哪些事項,以下簡要說明之。
Thumbnail
實務上常見的勞資爭議之一,就是雇主未合法資遣員工。 究竟雇主資遣員工時,應該注意、遵行哪些事項,以下簡要說明之。
Thumbnail
今年58歲,在公司服務近30年的阿銘,由於仍有就學中的孩子,加上年邁又有慢性病的母親需要照顧,經濟重擔不小的他仍兢兢業業於工作崗位上。但是最近公司向他表明因為阿銘的工作年資已超過25年,達到勞基法退休的資格,因此公司將強制他退休。
Thumbnail
今年58歲,在公司服務近30年的阿銘,由於仍有就學中的孩子,加上年邁又有慢性病的母親需要照顧,經濟重擔不小的他仍兢兢業業於工作崗位上。但是最近公司向他表明因為阿銘的工作年資已超過25年,達到勞基法退休的資格,因此公司將強制他退休。
Thumbnail
如果只是談法律,「調移」假期本來就需要勞資雙方協商。 勞動部的立場一向是「須經勞工同意」。 當然就雇主的立場,這問題也沒有那麼複雜。 讓員工「被同意」通常是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
Thumbnail
如果只是談法律,「調移」假期本來就需要勞資雙方協商。 勞動部的立場一向是「須經勞工同意」。 當然就雇主的立場,這問題也沒有那麼複雜。 讓員工「被同意」通常是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