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6|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十三):個人主義與整體主義

討論公共事務時,很容易碰到一種業障,就是大家誤認為彼此都是「為了OO好」。像是「大家都是為了台灣好」,不是基於私心,而是因為對社會現象與國際大勢的認知不同,所以會有統獨藍綠之別。
因為人人都是大公無私,所以只要坐下來冷靜的釐清認知面的落差,應該就能產生共識,台灣社會即可大步往前。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除了利己與利他主義之外,我們社會還存在一種目的面上的衝突,這種衝突乍看之下有點像利己與利他之別,但卻有完全不同等級的「破壞力」。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這種被稱為「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不如就從哲學家所講的寓言談起。

毀滅

請想像這樣的未來世界。
科技產品終於發展成為有獨立心靈的怪物,並對人類發動戰爭。人類在耗盡一切資源的狀況下取得最後勝利,但全球人口只剩幾十萬,物質文明都被摧毀殆盡。
殘存的人類決定不再重現與發展高科技,以免歷史重演。他們回歸鐵器時代的農耕生活,掩埋了僅存的高科技產品,並且關閉最後的理工學院,中小學教育中也不再提及任何科學理論。
就這樣經過了幾個世代。戰爭之後出生的人類,在耕田時挖出一些他們不認識的古物。透過上面的文字說明,他們知道這是這是冷氣機,那是冰箱。依照長輩代代相傳的神話,他們瞭解這些古物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因此利用有限的資訊來試圖重新啟動這些機械。
很幸運的,他們有時能成功讓機械復活運作,某些村落更重建一套穩定的電力供應網,讓這些老古董能發揮效能。不過,因為不懂製造這些機器的原理,所以如果用壞了手邊的古董,他們就只能再試著挖看看。
故事就只講到這。那這故事有什麼寓意呢?
這故事要談的並不是科技,而是倫理學。這是德行論(行為者倫理學)者用來批判啟蒙思潮倫理學(行為倫理學)的寓言。
啟蒙運動對傳統社會文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人類累積數千年的思想成果被直接否定、拋棄,啟蒙思想家認為可透過人的共同理性建構一套新的、完整的、更強軔的、也對人類有益的知識系統。
他們的確在許多學術領域獲得重大成功,但卻在倫理學這個學門陷入了困境;他們想從客觀上的人類共通點(理性與基本需求)來建立一套倫理原則,但這些共通點並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麼共通,而他們所提出的建議,也不見得會有更高的實用性。
舉例來說,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物理學原則確實好用,也能站在前人基礎上不斷發展,但他們提出來的倫理原則卻一直出包,甚至搞了兩百多年,還是一直在砍掉重練。
而一般百姓只是期待能獲得一些生活中可用的道德規範,在啟蒙思想家拿不出有效解決方案的狀況下,他們也只能回頭去「挖」傳統文化中的那些道德規範,希望能藉此改善生活品質。
但這些挖出來的道德規範有時太過老舊,不適合當代社會現狀(像「孝順」),又或是沒人清楚這些道德概念的真正意涵是什麼。像「仁」到底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是什麼意思?大家總以為自己知道,但大家真的都知道嗎?我以為的仁,和你以為的仁,有一樣嗎?
之所以出現這種困境,是因為我們只剩個別的「冷氣」、「冰箱」,卻不知生出這些概念的背後原理。支撐這些概念的傳統道德系統消失了,或說是被廢棄了,因為啟蒙思想家認為這些傳統道德系統混入大量的「宗教毒素」,或是充滿偏見與錯誤推論,所以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這些傳統道德系統被整組搬去丟掉,甚至禁止下一代學習。
少了相關的系統性認知,這些被「挖」出來的道德概念或原則就會是支離破碎的。你會讓座,但不知道「讓」是什麼,只知道這樣做很好,不這樣做的人不好。但讓座讓出爭議的時候呢?為什麼某些人不讓是錯的?
這種無知帶來的尷尬讓行為者倫理學者決定全面出擊,一方面揭發行為倫理學的困境(像是透過電車問題),另一方面則回頭考古,想辦法挖出更完整的系統,釐清倫理學史中各種概念與原則的發展脈絡,不但重現古典倫理學的體系,並且將啟蒙運動的經驗與挫折也吸收進來,嘗試提出一個更完備,更能因應當代現象的系統。

再造

這種吸收與轉化,也讓在二次大戰後飽受批判的「整體主義」得以重生。整體主義認為,社群成員的人生價值會落實在社群生活之中,只有透過和其他成員之間的價值交流與行為互動,人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種將意識焦點放在集體或整體的主張,在人類歷史中一直居於主流,但長期以來都是走「實務」路線。這是因為只要有集體生活的需求(像是出現社會分工),人就會強調利他或為公眾付出的精神,並且發展出一種行為規範系統來整合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
這種系統可能是宗教的,可能是血緣或親屬關係的,當然其中也會有相當的「道德」成分。就西方文明的範圍來看,從古希臘的城邦到君主封建時期,不論政治體制怎麼改變,社會成員都會不斷被說服為社群付出(交稅或勞役),即便最後爽的都是特定君主或統治階層,最低階的社會成員仍認為「這是好的」,活在這種關係之中,才有真正的幸福。
這種想法長期被視為是至上真理,直到啟蒙運動帶來第一波的挑戰。啟蒙運動帶來一系列有影響力且系統化的「個人主義」理論,他們認為個人有獨特的尊嚴與權利,社會應該維持或促進這種權利,不然就是個不好的社會,應該該「換」一個社會。
這種想法打破了過往整體主義「一黨獨大」時期,認定社會是個「神性實體」而高於人的執念,但整體主義者可沒那麼容易潰散。他們在科學與宗教面上受到了打擊,卻依然緊抓著政治權威,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較易促成「暴力」的集中,能在兵戎相見的場合中取勝。
但因為個人主義講起來似乎真的比較有道理,因此整體主義者也借用了不少啟蒙的資產來強化自己:不論是法西斯主義或馬克思主義,都利用了啟蒙的資源來強化自身,但也因為自身系統性的缺陷而在二十世紀先後垮台。
所以,整體主義終究是比不上以自由主義為代表的個人主義嗎?雖然自由主義者的確是這樣想的,但在馬克思主義政權於1990年代先後崩潰的同時,西方世界的整體主義也已發展出不同於社會主義(傳統社群主義左派)或法西斯主義(傳統社群主義右派)的脈絡。他們再次吸收了自由主義的成果(特別是羅爾斯與諾次克)與極左極右的失敗經驗,至少在理論面上保持能和個人主義對峙的態勢。
這種對立似乎不存在中間的解決方案:當代的個人主義者可能接受許多整體主義的論述,像是抽稅來幫助窮人,但「最終目標」只能落實在個人身上,這原則是不變的。
相對來講,整體主義捍衛社群價值,也開始承認成員的基本權益,但仍然主張人會有一死,只有社群文明才能長存,是真正值得付出的對象。
所以個人主義認為「真正存在的」只有活人,而整體主義認為社群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甚至比活人更真。因此在看公共事務時,個人主義總是從個人權利出發,不願接受社會傳統的限制,但整體主義仍堅持個人價值觀受社群影響,要認清社群資源,才能正確的看待社會現象。
這也讓雙方走向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個人主義強調社會要為滿足個人目標而努力,但整體主義則主張個人要為社群奉獻,盡可能的貢獻己力。

未來

這種對於公共事務的看法落差,會反過來影響到雙方對於日常道德行動的判斷。對於個人主義者來說,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也應該尊重這一種堅持,因為只有訴諸理性自律,才會有真正的「道德人」。
如果我們用集體或整體的價值主張去干預個人的道德判斷,不論是在事前去影響或事後去批判,都可能破壞了這種個人道德的獨立自主性,那麼這「個人」就沒辦法成為一個真正為自己行為負起責任的人。
他總是會有某些部分,甚至整個人生都是為別人而活,最後他會因為「都在做自己不是很想去做」的事而失去自我,覺得越來越茫然。就像家長一直當寶爸寶媽,最後只會養出一堆巨嬰。
就整體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個人主義的這種主張卻只會「自打臉」。我們個人的價值觀會有三個來源:社群傳統的價值觀(像家庭或故鄉),最常從事的社會活動的價值觀(職場工作或休閒活動),以及個人生命經驗所帶來的價值觀(像四處自助旅行)。
前面兩個價值觀都可以視為「整體」(全部社群成員)或「集體」(很多社群成員)的價值觀,雖然最後一個看來很「個人」,但這種生命經驗絕大多數也是和他人不斷碰撞所產出的,因此這種價值觀也有牽涉到他人的部分。
如果我們個人的價值觀都存在他人也有的部分,那個人主義怎麼能主張整體或集體的價值觀,就一定會誤導或和個人價值觀產生矛盾呢?
就像我們個人決定吃湯麵加滷蛋的時候,不會感受到個人意志和集體想法上的衝突,但這的確是種個人的決定,也有來自於社群的部分:如果你不是出自台灣社群,你大概不太會想在中餐或晚餐吃這種東西。
而如果你決定在中餐吃糌粑(藏族主食)的時候,或許就會受到一些批判或質疑。即便你並沒有打算與其他人共餐,這也不是什麼道德問題,其他社群成員還是可能會提一些意見,因為「這似乎不是普通台灣人在中午時應該吃的」。
個人主義者當然可以在此時跳腳,認為這到底「關你屁事」,他能夠為這個行為承擔責任(像是吃了之後覺得不好吃),也認為外界的質疑破壞了他的人格完整性,讓他沒辦法透過練習負責的過程來一步步達成自身真正的目標。
不過,這是非道德價值的部分,或說是美學價值的部分。在有關於讓座或是不亂丟垃圾這樣的道德議題上,整體主義者會懷疑,是否真存在「湯麵和糌粑」之間的落差。因為道德涉及的行為形式或判斷,顯然存在某種客觀標準,或至少存在相關的需求,這不是「個人風格」的事,不是你喜不喜歡就能有解的。
所以,當我們進到道德判斷的情境中,個人應該不會和整體產生明確的矛盾,就算有歧見,也應該是有一些共同的基礎。至少整體主義者是如此樂觀。
個人主義會立刻反擊。他們認為自己設定的「共同理性」(基本邏輯)與「共同需求」(生存欲望)基礎才能做到真正的「普遍」,特定社群的價值觀總可能存在偏頗之處,只有回歸生物性(生理性­)的大平台,人類才有可能坐下來談道德問題,否則就只是一種人比較多的執念,意圖壓倒人比較少的執念罷了。
就個人主義看來,整體主義者是帶著「人多就是贏」的執念,也拚命想護航這種人多的執念,而這種「數大就是美」的想法只會造成保守主義,讓社會無法進步,甚至總是在壓迫少數。
針對這種批判,整體主義卻也立刻打出一記反擊拳。他們指出來自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雖然自以為科學和客觀,但離其他科學學門的主張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很難與那些學門的理論達成某種科學體系之間的融貫性,因此他們雖然自以為科學和客觀,以為自己在講的是共同理性和共同需求,但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自認掌握了共同理性與共同需求的執念」,一樣是種執念。
如果整體主義在個人主義眼中不夠客觀,那麼個人主義自己也不夠客觀,也是意圖拉幫結派來壓倒弱勢或少數對手。但整體主義者也的確無法解決自身「保守主義」的傾向。雖然他們提出某些類似「追求卓越」的自我提升模式,但這個詞並不比「共同理性」更清楚易懂。
這邊的討論似乎陷入了鬼打牆,但真實的社會生活還是要繼續,還有一堆現實矛盾需要解決。接下來我們就要看到兩組在討論社會生活時常被引用的概念,然而對於這些概念,你可能從來就沒搞懂過它們真正的意思。

整個系列:


封面圖片: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現存於梵諦岡博物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