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語言學習】關於台灣社會語言文化的「晶晶體」

每一種語言,都是在人類世界特有的社會條件、文化脈絡及歷史地理背景下不斷發展與演變。
同樣的概念--比如動物--在不同的語言中所代表的意涵並不盡相同,甚至有著天差地別。
瑞士行為心理學家皮亞傑(J. P. Piaget)觀察小孩在學習語言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分成4個步驟:
1)指涉東西的名稱給小孩看
2)說出東西的名稱給小孩聽
3)小孩看到了東西、聽到了東西
4)小孩把東西名稱與該事物連結在一起
從這個學習行為的內化過程從而帶出「心理語言學」的概念,強調輸入和輸出之間可以有什麼有效學習方法,比如學習者將聲音與意思連結起來,從中推論,進而學習。
然而,這套理論仍有不足的地方,特別是在學習母語及第二語言時,出現成效的差異。
我們在學習母語時,周遭及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著各式各樣的情境,我們得以不斷重複並強化所學東西。但是,在學習非母語的第二語言時,通常侷限在學校裡、教室內、課堂上,出了學校、教室、課堂,並沒有客觀的環境可以持續學習並應用,語言的學習效果不大。
這就帶出語言內化過程的另一個概念,「社會文化建構理論」。
捷克心理語言學家 Vygotsky 提出:對於人類來說,人事物的意義之所以能夠產生,並不只是大腦生理結構或個人心裡認知層面,還需有社會文化的情境、環境和氛圍的配合以及建構。而社會文化層面的重要性更大。
生理大腦與心理認知的運作,在學習過程中包括理解、記憶等,如果資訊、知識要進一步變換成有意義、能應用的內化,須和外界(他人外境)連結互動。
因此,語言學習的內化過程需要2個層面--心理認知的運作及社會文化的連結。
社會文化的連結則有以下4個方面:
1)歷史地理   2)宗教節慶   3)禮儀成俗   4)忌諱禁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