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超譯教學領導力(5)_明定目標

John P. Kotter認為領導的目的是整隊(align)、激發動機(motivate)、驅動成員(inspire)。
要能達到「整隊」的效果,就需要找到箭頭的起點(到達目標的目的)與終點(目標)。當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比較容易激發成員的動機。但也不是任何目標都能激發每位成員的動機,要能驅動成員展開行動,目標還得與願景、熱情、使命環環相扣才行。
在設定目標時,可以掌握SMART原則。也就是目標要達到明確(specific, S)、可量化(measurable, M)、可達成(achievable, A)、實際的(realistic, R)、以及具時效性(time-bound, T)五個要素。
但在設定目標時要注意,重點不在於是否達成,而是著重在為了達到目標,中間想要進行什麼行動。這樣才不會因為害怕沒達到目標會受懲罰,而將目標縮小。
而領導人帶領成員設定目標時,需要讓成員感覺這些目標是他們自己訂的。一來成員無法推託、二來成員會更有意願行動。
這邊有趣的觀點就是「讓成員感覺這些目標是他們自己訂的」,怎麼做呢?我個人覺得這就像「設陷阱」一樣(雖然比喻不是很好),必須一步步的引導他們往預期的方向想,最後讓他們以為這就是他們本來的想法。恩...你或許可以說領導人心機滿重的呢~
*
教學上,若要讓學生朝你預期的方向思考與行動,事前必須模擬好一系列的提問與情境設定,一步步讓他們感覺自己有能力決定、二來是覺得自己的決定很棒、最後就是他們會非常想要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舉例:當時在帶科展時,我創造了「老師本身對地科以外的學科不在行」的情境,在對學科的差異不熟悉的狀況下,學生自然而會想往地科的方向搜尋研究題材;再來我授權給予他們自己找題目,但同時間我會「裝笨」問他們:誒你覺得這個怎麼樣?用類似的提問促使他們思考,然後就會漸漸衍生出「我覺得這比較好」的想法,但殊不知這也是老師希望他們做的方向。
學生操作實驗遇到問題時,我也會「裝笨」表示:阿這問題的確很困擾啊...XXX你有什麼辦法嗎?這時XXX可能會生出一個方法,而我用很單純的疑問去促使他確認「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法」、「會不會那個方法更好」。就這樣到最後,學生真的發自內心覺得這完全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是在玩弄學生,但我將價值擺在「我幫學生建立自信,同時養成能力」。往後,不需有人刻意引導,學生也真的相信、也有能力自己去想解決方案了。
參考文獻:圖解團隊領導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