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的脈動,便可能會稍微弱了些。
過去就好像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者Carol Dweck所說的『固定型思維』。我覺得自己一輩子就只能守在醫院裡面,做這樣的工作而已,要我離開醫院想都不敢想,
這幾年慢慢與外界接軌後,卻發現一大堆人正在做自己不是專業,卻是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人不會畫地自限,而發展出現今的工作呢? 誠如Carol Dweck所說的『成長型思維』的人一樣,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靠著努力來精進,也願意嘗試錯誤並且從挑戰困難中成長和獲得成功。能夠透過努力、策略和別人的幫助,增強自己的素質。雖然每個人都有的與天俱來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但是都可以透過努力和累積經驗讓自己成長。
當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否要繼續待在白色巨塔時,便要開始啟動『三不』的思維:
1. 不再只為一家公司工作: 如果不是挖角離開,大部分出去的薪資會不如前一家機構,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年資而有多一點談判的空間,這也是多數人不願意離開的原因。這意味著我們不再歸屬於一間公司,自己的名聲也不只是因為在某一家大醫院而讓人家覺得你很厲害,反而是自己要變得很厲害。甚至有人因此還開了一個人的公司,足以接下更多你有熱情做的事。(銜接的時候該如何做?我們將在未來的文章中談到)
2.不再只會一種能力: 當你不屬於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過去的專業便可能無法讓你的收入跟過去一樣高,所以便需要學習其他的專業,以便補足薪資缺口,這部分可能可以用雙軌並進,是擁有雙強項(主要品牌+主要品牌)模式、也有可能是主要品牌+次要品牌,也有可能是以主要品牌為基底加上增值品牌,進入市場。
3.不再只認識一種人: 可以看看你的臉書朋友中大多數是否還是跟你的工作相關? 大多數是心理師? 你追蹤的是否也多是心理師或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呢?這並非不好,主要就是知識與內容便可能被侷限在這個裡面了。當要開始做品牌的時,如果思維被侷限在某些過去已經習以為常的內容中,可能就不容易發展出其他領域的能力。
個人品牌的起始,會需要放棄部分過去所擁有的資源,或是以資源增值的方式來進行,如此一來比較容易開展自己的獨特性。
臉書社團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