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位病人在看診時對我說,在吃藥之後,她的過度飲食(compulsive overeating)漸漸不再出現。病人原本並不覺得這是需要講出來的問題,直到改善後,才發現這對生活品質與自我掌控的感覺很有幫助。
過度飲食是科學界越來越熱門的話題,有些專家從成癮的角度來看,就會稱為「食物成癮」(food addiction)。食物成癮不是正式的疾病診斷,研究者通常是以「耶魯食物成癮量表」(YFAS)來評估食物成癮的程度。為什麼要注意「食物成癮」?一來,食物成癮有可能帶來現在或未來的肥胖;二來,食物成癮常來自一些需要注意的心理狀態,如焦慮、憂鬱、孤獨、以及無趣無聊的生活。
有多少人「食物成癮」?歐美的研究估計,大約是17%。正常體重的人,有10%食物成癮;肥胖的人,則有25%----女性食物成癮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食物成癮的人不一定會變胖,恥辱感與罪惡感會讓某些食物成癮的人刻意節食,但有時限制飲食又會助長食物成癮的渴望(craving)與衝動。肥胖的人不見得會食物成癮,畢竟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不過食物成癮也確實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要如何察覺自己的食物成癮?正常體重的人不容易注意到這問題。一般來說,就是吃飽了還繼續吃、不餓也找東西吃、不需要吃了還想吃、理智上知道不該繼續吃但控制不住。不正常的吃法,可能會導致肥胖、有害健康、營養不均衡、花掉太多錢造成經濟壓力、用掉太多時間影響工作、唸書或生活品質,但當事人還是忍不住。明知有害無利卻一再反覆無法克制,這時就可能已「食物成癮」。
如何改善「食物成癮」?最重要的大原則是:面對問題、不要否認。「否認」(deny)是改善食物成癮最大的障礙。所以,透過科普文、衛教文,讓大家知道「高脂肪高糖好吃的精製食品容易誘發食物成癮」、「壓力與負面情緒容易合併食物成癮」,把「好吃的食物跟酒精、香煙一樣可以強化大腦的成癮機制」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是減少食物成癮的第一步。
「食物成癮」可以從化工精製的美式飲食、精準行銷的電視廣告、一路談到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球賽或電影一邊磕著垃圾食物的胖子。少有人注意的是,「食物成癮」跟無聊、無趣、沒有太多意義可以追尋的人生也有關。我們可以想像生活優渥的中上階層,或許會辦高雅的品酒會,品嚐高鈣、有抗氧化作用的起司;然後沒有太多閒錢與閒時間的人,在家窩在沙發上看付月費吃到飽的愛奇藝或Netflix,靠吃大量零食、珍奶、可樂、鹹酥雞撫慰空寂的心靈----這可能是他生活裡最大的快樂來源。
討論食物成癮時有個重要概念「成癮轉移(addiction transfer)」。既然壓力、焦慮等社會心理因素是食物成癮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如果強制地阻止對食物的渴求,當事人可能會轉而從酒精、香煙或其他物質尋求滿足,也有可能變成網路成癮、遊戲成癮。要改善食物成癮,紓壓、給予心理支持、諮商或心理治療,或許都有機會。而文章開頭舉的例子,有可能是抗憂鬱藥物提升血清素(serotonin)濃度抑制了渴求食物的執念(obsession),也有可能是藥物降低當事人的焦慮、憂鬱與無價值感。當察覺自己食物成癮時,尋求專業協助,有時是個比較快的方法。
不過,「食物成癮」也有生理因素,無法完全以社會心理壓力來解釋。「腸道細菌」是新的發展方向,
下一篇繼續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