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趁疫情危機鍛鍊好「心肌」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生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樣的情緒可能在無形間影響自己及周邊的親友和同事,會不經意地把身心壓力和焦慮不安的感受,遷怒於身旁無辜的人們,而互動的氣氛也容易在此刻受到影響,成為疫情的代罪羔羊。
有某些心理特質的人,更容易受疫情影響而使焦慮程度變高:總是想準備就緒,先設想最糟的情況;總覺得該做點什麼事,過渡有使命感;表面上很成功,或是標準的人生勝利組;故作堅強鎮定,期待自我管理完美者;害怕讓別人失望,犧牲了自己的需求;一直覺得疲憊,總是筋疲力盡的狀態。

防疫也要防鬱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當焦慮感籠罩自身時,便容易讓自己的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或選擇性地忽略一些重要訊息。此時此刻容易將焦點放在疫情的變化上,進而造成神經緊繃。焦慮是會傳染的,容易從個人逐漸蔓延成集體焦慮,就像病毒變異二號,逮到內心脆弱的機會,滲透進生活中,影響著自己和身旁的人,形成焦慮的惡性循環。
過度焦慮狀況會讓人有快窒息的感覺,需要趕快幫自己打氧、換氣。但焦慮不是用壓抑就可以消除的,焦慮要用緩解的,也就是拉開『刺激焦慮的來源』和『反應』之間的距離。在外界刺激,與立即性的焦慮反應間,找到一片喘息的空間,讓平靜得以在這塊空隙擴展開來。

先抬頭吐氣,不被訊息淹沒
對未知疾病的害怕、不確定感、失控感、過度負面的想像,甚至是無助感,要先選擇正確的資訊來源,拿回自己的掌控力,例如每天只有一定時段才看疫情新聞,以官方的訊息為主,每天定時定量觀看新聞即可,減少被媒體「凶神惡煞」的誇大文字,提升恐慌指數或放大心中的焦慮感。
不看不聽不說,只先將焦點放在對自己好,要警覺但不要緊張,這是一種心理的趨吉避凶,專注於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上,讓焦慮及恐慌不要蔓延,若負面情緒仍在無意間侵襲而來,就告訴自己「現在正在做別的事情,待會再來好好思考這些情緒。」

找有氧的地方大口呼吸,找到自己能掌握的生活重心
生活不是只有疫情,人生中煩惱的多數事物,也常常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舒解內心焦慮的有效方式,要試著去尋找自己可掌握的生活重心,無論看書、寫文章、種花、居家運動等,盡可能做一些自己覺得有趣、有成就、有意義的事情。
「開源節流」在生活品質的新解讀就是增加「開心源頭」,增加休閒活動,或是到人少的戶外健行、登山、踏青、騎腳踏車等,以舒緩身心緊繃。也需注意「節制流動」,減少去公共娛樂場所、人群聚集之處。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並非掌控別人,像是盯小孩唸書、要配偶學做家事等,若是對方不從,反而會讓自己更加挫折。
若是在家工作的人,要規劃工作和休息時間,也可以在開始工作前,打造儀式感來幫助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能夠更專注的投入,像是換一套喜歡衣服、畫個淡妝、泡一杯咖啡等小動作,都能打造儀式感,讓自己靜心。

找可以幫自己打氧的人結伴,維持人與人好關係的連結
要能期待疫情期會有結束的時候,接受生活中總有無法控制的事物,想想自己做得好的防疫因應,接納自己的焦慮情緒。人在緊繃情緒下容易產生壓力荷爾蒙,也就是所謂的皮質醇,對於皮質醇的解藥是催產素,要產生催產素的關鍵就是「人與人的連結」。
雖在疫情嚴峻下,人們無法有太多的面對面接觸,但可以透過很多方法來進行人際連結,像是文字訊息、語音留言、電話等,藉由主動聯繫突破心中孤立感,千萬不要跟社會情感斷了連結。但所謂連結並非只是淹沒在社群媒體上,單方面吸收他人負面二氧化碳,而是彼此能有正向互動,互相支持關懷,才是正向能量。
長時間待在家中,或許自己或家人焦慮感升高卻沒有發現,若發現情緒起伏較大、易怒,或是對事情的認知沒有彈性、聽不進別人想法,在行為上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就要特別注意有沒有陷入焦慮恐慌中,適時地對外求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