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2裡,我們了解到,若要對別人有真實的理解,就必須通過「自我」(ego)作為媒介或中介。換言之,我們無法自我抽離或離地觀察,卻要真實地參與在一個情境的現象場中,與別人互動,受對方影響。
他人的潛意識歷程(包括動機、情感、內容等)先是注入了我們那個參與其中的「自我」,再跟我們自身的潛意識有所共鳴。這時候,自我作為媒介,彷彿別人的潛意識被當作自我的一部份來感受。
我們可以簡單的稱之為「將心比心」的能力,或是學術一點稱作「情感的共鳴」發生於二人的潛意識裡。而由於理解的方法如此隱匿,彷彿有點「不夠科學」,因此面對虛假辨別及錯誤認識等問題,我們必需牢記「謹慎觀察,免於成見」的原則──在Ch.2我輔以實例,作了詳細的說明,新訂閱的讀者可以先回去溫習。
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探勘「情感的共鳴」的種種細節。一談到情感或情緒,就連科學家都怕了,彷彿所有知識都得敗在這裡,但在精神分析的經驗裡,我們可以了解它的運作、區分一些細微的差異、將這些差異命名、把理解潛意識的方法刻劃出來,並把「到底同事是仆街,抑或者自己才是仆街」弄個明白。
從被喚起的衝動,到釐清情感的方向
作為理解他人潛意識媒介的「自我」(ego),一定會接收到他人的潛意識衝動,我們的潛意識也會對這個歷程有所共鳴,而最真實的是「情感的共鳴」。
如果一位同事總是默默想讓你出醜、做事出包,且在內心恨著你,很快,即使平日的你是純如綿羊的,也會開始在內心產生恨意。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