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怎麼樣的競業禁止條款才有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許多專業人才在同一個領域長期深耕後,難免希望轉到更好的舞台發揮;與此同時,雇主擔心公司的機密資訊流失,導致喪失競爭優勢,因此會跟員工約定競業禁止,限制員工離職後一段期間內不能到競爭公司工作。(有名的案例像是:台積電向法院訴請其前研發處長梁孟松不得到三星公司服務、電動機車大廠Gogoro對離職後開立電能動力系統公司的前馬達研發主管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

究竟怎麼樣的競業禁止條款才有效?身為員工,簽了競業禁止條款,就不能跳槽到同一個產業的公司?公司的限制合理嗎?身為雇主,要如何和員工約定,才可以讓競業禁止條款有效,確保保護公司的利益呢?
本文將逐一說明。
什麼是競業禁止義務?
員工在職期間可能因為職務關係知道公司的商業機密,為了避免員工利用這些商業機密和公司相競爭,導致公司喪失競爭優勢。因此,有些公司會要求員工在任職期間或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不可以從事相互競爭的業務(比如說到競爭對手公司兼職,或自己開一間公司從事相同業務),好讓公司保護他的商業機密不被洩露、維持競爭優勢。
用一句話簡單總結,競業禁止就是「禁止員工從事相競爭的業務」。
競業禁止的種類:
從時間點來看,競業禁止可以分為2種:
一種是「在職期間的競業禁止」,也就是公司要求在任職期間,不可以從事和公司業務相競爭的工作。這部分非常合理,畢竟如果任職期間可以私下從事相競爭的業務,難免會發生利害衝突、損害公司利益的情事。

另一種則是「離職後的競業禁止」,也就是公司限制員工離職後,不可以從事相競爭的業務。然而員工離職後,如果無法繼續以他的專長工作,被迫轉行,可能會嚴重影響他的職涯發展。因此,勞動基準法對於離職後的競業禁止有較嚴格的規範,以下也是針對「離職後的競業禁止」進行說明。
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有效的要件勞動基準法第9-1條
1.雇主有應受保護的正當營業利益。
2.員工擔任的職務,能接觸或使用雇主的營業秘密。
3.競業禁止之期間、區域、職業活動之範圍及就業對象,未逾合理範疇。
4.雇主對勞工因不從事競業行為所受損失有合理補償

這四個要件只要有任何一個不符,競業禁止約定就無效。以下進一步說明這些要件:
  1. 雇主有應受保護的正當營業利益:
    雇主必須有值得保護的知識(Know-How)、專業技術、營業秘密或業務秘密,才可以合理要求員工競業禁止。雇主不可以因為員工自身工作能力優越,單純只是希望優秀人才不被競爭對手所用,就恣意限制員工跳槽。
  2. 員工擔任的職務,能接觸或使用雇主的營業秘密:
    即便雇主有值得保護的營業利益,但員工在職期間要是無法接觸公司的營業祕密,則員工根本沒有機會洩露公司的營業秘密,自然不應要求員工離職後須遵守競業禁止條款。
  3. 競業禁止範圍具有合理性(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2條):
    (1)禁止期間:
     不得逾越欲保護之營業秘密或技術資訊之生命週期,且最長不得逾二年。
     若約定的禁止期間超過二年,則依勞動基準法第9-1條第4項會縮短為二年。
    當然這並不表示,只要禁止期間不超過兩年就必然合法有效,仍應該依照雇主希望保護的營業祕密的生命週期作為考量。

    (2)禁止區域:
     應以原雇主實際營業活動之範圍為限。
     例如:若原雇主的業務範圍只在台灣,就不能要求員工離職後不能在國外經
     營相同或類似的產業。

    (3)禁止的職業活動範圍:
     應具體明確,且與員工原職業活動範圍相同或類似。

    (4)禁止的就業對象:
     應具體明確,並以與原企業之營業活動相同或類似,且有競爭關係者為限。
  4. 雇主提供合理的競業禁止補償(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3條):
  • 判斷雇主提出的補償措施是否合理時,會以下列因素綜合考量:
    (1)每月補償金額不低於勞工離職時一個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五十。
    (2)補償金額足以維持勞工離職後競業禁止期間之生活所需。
    (3)補償金額與勞工遵守競業禁止之期間、區域、職業活動範圍及就業對象之範疇所受損失相當。
    (4)其他與判斷補償基準合理性有關之事項。
    -->其背後的考量就是希望不要使員工忽然收入驟減、影響正常生活所需。
  • 公司提出的合理補償,可以約定離職後一次預為給付或按月給付。
    須特別注意的是,所謂的合理補償,必須是公司額外提供的補償。公司不可以主張員工在職期間領到的給付其實已經內含競業禁止補償金,否則形同公司沒有提供補償金,將導致競業禁止條款無效。
若曾經簽署競業禁止條款,離職前,可以自我檢查是否須受到競業禁止的限制:
1. 在職期間是否曾接觸公司的機密資訊?
2.新東家是否和原公司具有競爭關係?
3.原公司是否有提供補償?

若確認完上述幾點,認為並無違反競業禁止約定之虞,就可以安心轉職。若有任何疑義,建議事先諮詢律師,同時為可能的訟爭事前做好準備。因為實務上原公司向員工請求違反競業禁止約定的違約金前,通常會先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裁定(請求法院禁止員工從事競業工作),而考量競業期間長短以及原公司營業秘密若遭到外洩的結果等因素,法院對於定暫時狀態假處分的審理十分迅速(依過往承辦經驗,法院約莫一個月就會做出裁定),所以,在此類案件中,更需要事前做好相關準備,以免猝不及防。
最後,關於競業禁止條款超過合理範圍時,究竟效力如何,可以參考《競業禁止條款超過合理範圍時,全部無效?》這篇文章。

另方面,對於雇主而言,除了做好保密措施外,若認有必要透過競業禁止條款,保護自家的商業機密,則應更謹慎擬定條文並確實提供補償,以免真要執行時,卻因為違反法定要件而失效。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到文末幫我按5 下拍手,謝謝你。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1.08.27)
預約法律諮詢:
Email:hyrlawyer@outlook.com
臉書:黃鈺如律師
IG:hyrlawye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會員
73內容數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對於法律有更多的了解。 若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謝謝你。 https://buymeacoffee.com/hyrlawyer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鈺如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少求職者到職時遇到雇主要求簽約保證要做滿幾年才可以離職,否則就要賠償違約金。這樣的約定究竟是否合法呢?如果最低服務年限條款合法有效,沒做滿最低服務年限就離職,而雇主要求的違約金太高,怎麼辦? 以下這篇文章會逐一說明。
最近又是求職、徵才旺季,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試用期」。 對於員工而言,究竟約定試用期到底合不合法?試用期可以約定多久?公司可以延長試用期嗎?試用期內有無勞健保?上班不到一週,有薪水嗎? 對於公司而言,在試用期內,若員工表現不佳,打算予以資遣時,該怎麼做? 這篇文章將逐一解答。 約定試用期到底合
隨著政府加強對於勞工權益的保護、勞工越發重視自身權益,企業更應事前約定好規則,雙方依照契約履行,才能盡量減少勞資紛爭,將心思放在拓展業務上。 究竟聘僱員工時,書面勞動契約應該約定哪些事情?又該注意什麼呢?
就業服務法對於招聘過程設有相關規定,若雇主違反該等規定,求職者便可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本文說明企業在招募員工時常見的違法情形,提醒雇主/人資事前注意、預防,以免不小心違反相關規定遭到裁罰。另方面,求職者也可參閱本文,若遇有企業違法招募情事,便可以依法主張權益。
在招募/求職階段,求職者收到公司發出的offer後,究竟何時成立雇傭合約?若公司事後取消錄取offer,能怎麼做呢?公司又該如何處理,才能降低招募的風險呢?本文為各位說明。
執業以來,經常被問到:存證信函要怎麼寫?有存證信函的範本嗎?如果對方拒收存證信函怎麼辦?存證信函無人招領、被退回,還有效嗎?收到存證信函怎麼辦?一定要回應嗎? 因此,決定寫篇文章幫大家解答以上各種疑惑。
不少求職者到職時遇到雇主要求簽約保證要做滿幾年才可以離職,否則就要賠償違約金。這樣的約定究竟是否合法呢?如果最低服務年限條款合法有效,沒做滿最低服務年限就離職,而雇主要求的違約金太高,怎麼辦? 以下這篇文章會逐一說明。
最近又是求職、徵才旺季,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試用期」。 對於員工而言,究竟約定試用期到底合不合法?試用期可以約定多久?公司可以延長試用期嗎?試用期內有無勞健保?上班不到一週,有薪水嗎? 對於公司而言,在試用期內,若員工表現不佳,打算予以資遣時,該怎麼做? 這篇文章將逐一解答。 約定試用期到底合
隨著政府加強對於勞工權益的保護、勞工越發重視自身權益,企業更應事前約定好規則,雙方依照契約履行,才能盡量減少勞資紛爭,將心思放在拓展業務上。 究竟聘僱員工時,書面勞動契約應該約定哪些事情?又該注意什麼呢?
就業服務法對於招聘過程設有相關規定,若雇主違反該等規定,求職者便可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本文說明企業在招募員工時常見的違法情形,提醒雇主/人資事前注意、預防,以免不小心違反相關規定遭到裁罰。另方面,求職者也可參閱本文,若遇有企業違法招募情事,便可以依法主張權益。
在招募/求職階段,求職者收到公司發出的offer後,究竟何時成立雇傭合約?若公司事後取消錄取offer,能怎麼做呢?公司又該如何處理,才能降低招募的風險呢?本文為各位說明。
執業以來,經常被問到:存證信函要怎麼寫?有存證信函的範本嗎?如果對方拒收存證信函怎麼辦?存證信函無人招領、被退回,還有效嗎?收到存證信函怎麼辦?一定要回應嗎? 因此,決定寫篇文章幫大家解答以上各種疑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競業條款已成為企業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這項條款通常在雇傭合同或合約中出現,旨在防止員工或合作夥伴在離職或終止合作後,短期內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或創立競爭性企業。這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機密信息和核心技術,也減少了人才流失的風險。然而,競業條款的使用也引發了一些法律和道德上的爭議。
Thumbnail
調解時,很多民眾會無法接受「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即「不能勝任工作」)作為終止契約事由,其中很多人會主張,以該事由終止契約會影響未來謀職;事實上,終止契約事由你不說、我不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但前東家面對「背景調查」時會不會幫你修飾,其實大多是看雙方過往相處與關係。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公司有虧損或業務緊縮事由就可以馬上裁員嗎? 不可以的。 而且就算法定解僱事由,為使勞工適當地知悉其所可能面臨法律關係之變動,公司也應本諸誠信原則,告知勞工被解僱事由之,基於保護勞工之意旨,雇主不得隨意改列其解僱事由,同理雇主亦不得就原先所列解僱通知書上之事由,於訴訟上為變更再加主張。(最高法院9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A公司考慮要轉型電商,於是規劃縮減實體店面數量以及勞工數量,A公司以業務性質變更為由解雇勞工,有何注意事項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競業條款已成為企業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這項條款通常在雇傭合同或合約中出現,旨在防止員工或合作夥伴在離職或終止合作後,短期內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或創立競爭性企業。這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機密信息和核心技術,也減少了人才流失的風險。然而,競業條款的使用也引發了一些法律和道德上的爭議。
Thumbnail
調解時,很多民眾會無法接受「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即「不能勝任工作」)作為終止契約事由,其中很多人會主張,以該事由終止契約會影響未來謀職;事實上,終止契約事由你不說、我不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但前東家面對「背景調查」時會不會幫你修飾,其實大多是看雙方過往相處與關係。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公司有虧損或業務緊縮事由就可以馬上裁員嗎? 不可以的。 而且就算法定解僱事由,為使勞工適當地知悉其所可能面臨法律關係之變動,公司也應本諸誠信原則,告知勞工被解僱事由之,基於保護勞工之意旨,雇主不得隨意改列其解僱事由,同理雇主亦不得就原先所列解僱通知書上之事由,於訴訟上為變更再加主張。(最高法院9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A公司考慮要轉型電商,於是規劃縮減實體店面數量以及勞工數量,A公司以業務性質變更為由解雇勞工,有何注意事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