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療癒❺步驟】輕鬆地表達與理解,讓個體存在,更讓關係強壯

「我一直以為『別人無法理解』是我的問題,是我需要去努力讓別人聽懂、理解的⋯⋯現在,努力到這裡的我,終於可以把另一半的責任,還回去了!」我破涕為笑、如釋重負地說。
大女兒拍我和太座相視而笑。
大女兒拍我和太座相視而笑。
自十年前,我成為療癒師之後,就一直鑽研表達
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的童年創傷,以及在那之後烙印在自我認知裡的「我是熟人性侵未遂受害者」概念。
另一方面,是我在眾多前來療癒的學員身上,看到「在童年時期就被貼上的標籤」總是讓他們掙扎、無力掙脫,在情緒和自我認知的層面都帶來困擾。

這兩個面向都讓我瞭解:父母的表達,會形塑孩子的自我認知
有趣的是,這陣子在讀的《尊重與觀察》和《父母的語言》⋯⋯等書,也都不約而同地講到一件事:在孩子還不會說話之前,父母其實就已經可以先去理解孩子了,因為孩子會用很多方式釋放出非語言訊息
其中一個理解的訣竅,更是「放掉自己既定的理解,去關注孩子正在關注的事物」,讓孩子從父母身上接收到一種「讓我從你有興趣的事物中來瞭解你」的熱切,然後建立關係,這就是所謂的「共情關注」。
而書中的文字寫來平鋪直敘,我的心和大腦都也非常認同。但我回看自己的成長經驗,卻很少從父母身上得到這種「你(願意)懂我」的心靈契合感,而以此為填充物的關係緊密度,也因為隨著時間而更顯稀薄,最終走向支離破碎。
即使而在這之前,我花了很多、很長的時間在努力於療癒自己,讓自己可以從童年創傷的灰燼中站起來,並且可以不用責怪父母、可以跟他們再次建立關係,但他們似乎一直卡在過去。

「我不想努力了啦!」我半開玩笑地喊著。
「雖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是,聽起來很不錯!」還有點困惑的太座,無條件地給出微笑和支持。
「這陣子看的書,都在說: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的表達;而這樣的理解,會讓彼此有共鳴、有連結,讓關係更強壯。」我先補充前面的脈絡。
「嗯⋯⋯」太座點點頭表示認同。
「所以,我發現自己有『把要講到別人聽得懂當成我的責任』的問題!哈哈哈」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視界感到開心。
「好棒喔!你可以放下了⋯⋯」太座笑眼以對。
「是啊!聽懂我的表達,也是他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我的情緒微微地起伏著。
👆 步驟❶當前事件勾起的反射性情緒/🧠 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被觸動了!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迴
三十年前,當時我適逢剛開始發育的九歲,而以家為工作場所的父親,竟將奮力抵抗的我壓在床上,咬了左側的胸口。而我也驚魂未定地告知母親,而身為家暴防治社工的母親,承諾會請父親不要在做這樣的事⋯⋯但卻又發生了第二次,一樣是奮力抵抗但卻仍被咬了大腿內側。

只是,母親竟以「你怎麼沒有保護自己?」回應。
這件在三十年前發生的事,重量級地踩破、粉碎了我對父親、母親的信任,讓我的大腦裡的杏仁核,總是處在戒備狀態,甚至讓我的頭上剷出一塊塊招來更多訕笑的鬼剃頭
父親無視我的抵抗,母親扭曲我的表達⋯⋯這讓我無意識地扛起「要讓別人收到我的表達」的責任,即便裡面有他們應該要努力的部分。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我還是要說⋯⋯雖然我現在發現自己過度地承攬『讓對方可以理解』的責任,但這件事還是讓我對表達有很多學習。」我理解了這個創傷背後要帶來的禮物。
「是啊!你真的很認真。」太座認同地說。
「我一直在不斷地延展自己表達的極限⋯⋯」我把手臂伸長,往太座的方向過去,示意太座也伸出手。
「這樣嗎?」太座握住我的手。
「但是,關係是兩個人的;理解,除了『我想讓你理解』以外,也要有『你想瞭解我』,這樣才能接通啊!對吧?」我讓太座握住我的手。
「是啊!」太座笑著回應。
「而且,孩子不會說話,或是一開始說的沒有那麼清楚,但是還是有肢體語言⋯⋯等等的非語言訊息啊!」我向自己說。
當年的奮力抵抗,並不是不夠表達的清楚,而是父親故意違反我的意願;而且在母親傳達了我的感受之後,父親又做了第二次,這並不是我的錯。
相對的,母親將我請她傳達的訊息之上,又附加上她自己的理解,於是讓我和父親、父親和母親,以及我和母親之間的關係破裂,肇因並不是來自於「我」。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我不想努力了!」我又再說了一次。
「再來一次嗎?」太座笑笑地問。
「如果我要很用力、很努力去表達,那就是用潛台詞在說:我的表達是不會被理解的嗎?」我更深入地剖析這句話。
「那倒是!」太座點了點頭。
「我要輕鬆自在地去表達,並且我的表達清楚、可被理解的!」我大聲宣告著。
「讚啦!」太座順勢比了個大拇指。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前額葉皮質:對相似事件擁有新理解
過了幾天,剛好有場講座;因為濃縮了三個想講的主題在這一場裡,最後又希望留一些時間給學員發問、對話,所以語速似乎比平常更快了些。
「慢一點⋯⋯」太座遞了張紙條過來。
於是,我把速度放慢,容許隨機跳進腦海裡的絕妙比喻,讓整場講座更有趣、更貼近生活。最後,學員們也紛紛給出「原來是這樣!」、「聽懂啦」⋯⋯的回饋,好棒!
然後,前天傍晚我又進行了一場簡短的、私密的小型演說。
「慢一點⋯⋯」太座又再次提醒我。
但我簡單地用擺擺手、搖搖頭的方式,向太座示意「沒有要slow down」的意思後,就繼續用原本的語速進行;演說結束後,我和太座針對此事溝通。
「我是不是干擾到你了啊?」太座憂心地問。
「不會啊!老婆。我反而很謝謝你的提醒,因為這次我竟然有一種『我才不想放慢語速勒!因為我想要把腦海裡的想法,完全分享出來,快來跟上我⋯⋯』的興奮感。」我眉飛色舞地說。
「那我下次就不用提醒你了吧?」太座又問。
「還是可以啊!如果聽眾有疑惑的反饋,妳還是可以提醒我;而且妳的提醒對我來說是很棒的事情,不會是干擾⋯⋯而且,我今天講得很流暢、很完整,對吧?」我伸出手臂環抱太座,繼續補充道。
「好喔!」太座放心地回應我的擁抱。
好開心!我的表達越來越輕鬆且清楚的,無論是最親近的太座和女兒們,或是講座裡的學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