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這 5 場 TED 演講會讓你開始思考:人生還有更多可能性!

要繼續生活下去,你必須往前看;但要試著「理解」生活,你得回頭看。
「當你只專注著向前看,你很難找出過去所有你做過的事,當中的連結;當你回頭檢視過往,才能幫助你發現這些看似不同的點點滴滴,其實都是相互連結著,到頭來這些經驗都會派上用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如果我自己都沒看過這五場 TEDx Talks 演講的影片,你就不會讀到這篇文章。
我曾經苦惱,不斷槌著自己感嘆為什麼我不是那種成績傑出、頭腦好的模範學生,再怎麼努力準備考試,就是沒辦法達到理想成績。即便幸運考進了前半段的國立大學,每當看到其他同學、學長姐們在各領域、學業上都有番成績,有的甚至清楚自己未來要幹嘛,我卻深受這個似鬼魂般的疑問不斷糾纏著:
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幹嘛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我對未來感到沒什麼信心,開始低估自己人生後續的可能性。
這樣說可能很老套,但這些演講確實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打開了那道塵封已久的枷鎖 - 這道鎖名為:「自我限制」。
如果你也為此困擾,對人生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或是你純粹好奇這些人的思維如何運作、為什麼那道通往成功的傳統路徑 —— 當個好學生 - 考個好大學 - 進入大企業上班 - 慢慢往上爬或安穩等退休 —— 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道路了。
一起來看完這 5 場精彩的演講......

呱吉 (邱威傑):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

常在 YouTube 看看影片,一定對呱吉這個名字或是上班不要看這個頻道不陌生。
邱威傑現在是台北市議員,同時也是經營 YouTube 頻道 - 「上班不要看 NSFW」的創辦人,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 YouTuber。
曾在迪士尼、madhead 等知名娛樂、遊戲公司擔任主管階級。高中時出於對劇場的嚮往,決定休學參與職業劇團的巡迴演出,30 歲後轉換跑道,從劇場圈踏入截然不同的遊戲與娛樂產業,成就斐然,在 PTT 上一度以「南宮博士」的身份撰寫多篇熱門文章。
基本上,呱吉用自身的例子證明了的職涯道路並非線性發展,也不需要一定是線性發展,比如像是待在同一家公司慢慢往上爬,他的每段經歷幾乎皆為跨足陌生領域,從零開始,是個狠角色。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放在這篇文章的首位。

為什麼你該聽這場演講?
我們對於人生各種選擇常常都會有這些自我懷疑:
  • 該如何做選擇?
  • 如果這個選擇最後的結果沒有達到期望,會不會表示我根本是白白浪費時間?
  • 在未知的領域從零開始,砍掉重練的代價會不會很高?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呱吉用親身經歷告訴你,人生根本沒有所謂白走的路。

沒時間看影片嗎?精華語錄帶著走
  • 我認為大家想要做什麼,只要你覺得你喜歡,你有這個興趣,你有這個熱情,你就應該去嘗試看看,因為不論什麼時候你都能重來,而你永遠不知道這些事情往後會帶給你什麼樣的幫助

曾博恩: 興趣沒有目的地

博恩是台灣單口喜劇演員 、臺灣吧 編劇、製作人,薩泰爾娛樂創辦人、博恩夜夜秀主持人。博恩做過很多很酷的事:大學期間自製鋼鐵人全套盔甲、創造「大奶微微」梗、主持台灣第一個開放網路募資的美式脫口秀、主持電視節目獲獎、首位進入國家戲劇院辦個人脫口秀專場、募資推出博恩本人的飛機杯 等等......

為什麼你該聽這場演講?
博恩提到自己在大學無聊想做一件事鋼鐵人的盔甲,在製作鋼鐵人盔甲的過程中,他常常聽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常常會來問他:
你這是作業嗎?
你做這個要幹嘛?
你這一個賣多少?
藉此他體悟到原來台灣人的價值觀有時候較功利主義 — 他們常覺得當有人做一件事,一定是要為了一個目的而做,一定是為了課業,一定是為了賺錢,而不可能只是單純因為好玩而做這件事。
常常會聽到身邊朋友在討論這些不斷重複的話題:希望能在本業外有其他收入來源、創造第二份收入、財富自由或乾脆在業餘時間開創自己的事業。
問題是,你下班的時間都在幹嘛?或者是工作之餘,你的注意力都放在哪?
如果你對於人生方向還感到迷茫、在追尋興趣的路上遭受身邊朋友的勸退、訕笑,看看博恩在嘗試講喜劇初期,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或許能幫助你更加清楚自己想走的路。

沒時間看影片嗎?精華語錄帶著走
  • 能定義你的不是你現在在哪就業,而是你的興趣
  • 人們常說:隔行入隔山,但興趣可以移山(可以讓你達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 你想在茫茫人海中讓人看到你?與其當最好最棒的那個,不如去做一件特立獨行的事情,那很容易出頭
  • 如果有那麼一件事,你很清楚地知道它就是你想要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因為別人覺得你不夠好就放棄?
  • 如果有那麼一件事,即使你暫時沒有從中獲得獎勵、薪水、誇讚、掌聲,你還是感到心裡癢癢的,想要去做,那你一定是非常熱愛它!你正朝向成為大師之路。
  • 下班已經很累了,哪有時間做其他的事,遑論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反問自己:「你活著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自己?」
  • 工作不是目的,它是讓你追求興趣、想做的事的手段,但社會的現況是大部分的人卻反過來質疑:你從事這個興趣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現況是大家都非常厭世、負能量爆棚,覺的再怎麼努力都無法翻身,那請問為什麽我們不為自己而活?

Blaire Chen: 你,為什麼是你? Be Proud to Who You Are

Blaire 是一位 YouTuber、KOL、部落客,同時也是一位對旅行癡迷的內容創作者。據說原先只是單純想跟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卻無意間打開了成為 YouTuber 的那道門。
正式成為 YouTuber 後,她認為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的真誠,因此製作了「 真心相談室 」系列節目而著稱。

為什麼你該聽這場演講?
20 幾歲的你,正值初出茅廬、多方嘗試的年華,如果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噩耗打亂了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正常生活,打亂了人生規劃、打亂了你那試圖站穩的積極,打亂了一切......
我相信,第一時間我們的反應會一樣,心有不甘的吶喊哀嘆:「為什麼是我?
我們都得學會多那麼點彈性面對現實,只是不必侷限於用悲觀的角度出發。
Blaire 用親身經歷的病痛、人生故事,告訴我們如何重新看待人生、挑戰,換個角度,改變你的措辭:
「為什麼是我」 「幸好是我」
這樣一個小動作,將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人生。

沒時間看影片嗎?精華重點帶著走
  • 我們改變過去、無法掌控未來,唯一能改變的,是此時此刻的心態
  • 與其執著找到人生意義,不如問自己:「做這件事時,你有在享受嗎?你內心的感覺是什麼?」
  • 享受每個遭遇,無論好或壞
  • 享受鏡子裡的你,學會與自己對話、傾聽內心的聲音
  • 重新組織你的措辭:「為什麼偏偏是我得到這個怪病?」→ 「幸好是我正在經歷這些,我正在創造自己的故事」;「幸好得這個病的是我,不是身邊的愛人、家人,不是他們要去承受這種痛苦」;「幸好有這場病,不然我可能不會站在這個舞台上跟世人分享我的故事、甚至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黃山料:追求成功有捷徑!心之所向處,就是成功

黃山料是 一件襯衫 的創辦人,現為專職暢銷書作家,出過兩本書,有《漂流青年》、《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曾登上誠品書店暢銷榜冠軍。

為什麼你該聽這場演講?
想要成功,必定得努力、努力、再努力!是嗎?
黃山料在採訪了 100 位實踐夢想的成功人士、各個產業的菁英後,發現原來從小灌輸我們的傳統教條已經不管用了,並非要乖乖照著做才能成功。
上個世代灌輸給下一代關於成功的定義其實相對狹隘,不外乎賺更多的錢、想要出名、爭取更大的權力,相較於現代多元的思考下,更貼近現實的成功,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衡量:
只關乎於你個人的主觀感受。
除了探討對於成功的定義、比較新舊式思維外,並從中梳理出屬於現代人的「成功捷徑」。

沒時間看影片嗎?精華語錄帶著走
舊思維 #1:夢想這條路,跪著也要走完? 新思維 #1:誰說夢想不能變?方向不能換?請不要因為沈沒成本這個包袱,而強迫自己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
舊思維 #2:成功是因為勤勞努力;懶惰就等著當魯蛇吧。 新思維 #2:學會聰明工作,而不是盲目的勤勞。穩定的心理狀態,比拼命努力更重要;更拼命不等於更成功,只會創造更多過勞又倦怠的人才。
舊思維 #3:成功 = 99% 的努力 + 1% 的幸運。 新思維 #3: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努力?如果你正走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並不費力 ( 通常是發現自己做某件事時並不費力、相對輕鬆,且拖延的症狀也跟著消失,過程中也是自動自發 )。
舊思維 #4:人愈謙虛愈成功。 新思維 #4:愈成功的人,往往更懂的策略性地讓自己被別人看見學會掌握溝通的管道、透過社群的打造幫助自己事半功倍。其中一位受訪設計師分享:「在現代,多數人的成功,並不代表其作品一定是大師級等級或非常好,而是有多擅長品牌行銷。」
舊思維 #5:成功 = 追求賺更多的錢。 新思維 #5:錢很重要沒錯!成功的人貪婪,但懂的適可而止。
做自己喜歡的事 + 剛剛好的收入 + 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成功的捷徑

Derek Sivers: The "good enough" life choice

(演講為英語,可自行調整影片字幕為中文)
Derek Siver 是美國一位知名網路創業家、思想家、音樂人也曾做過小丑自娛娛人。
他在 1998 年設立 CD Baby 的網站,在網路上販賣 CD,幾年後一舉成名。但 CD Baby 這個創業想法並非一開始就事先規劃好的,當時他只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音樂販售出去,直到身邊也在做音樂的朋友問他能否幫忙代售他們的 CD,CD Baby 才逐漸走成為網路上最大的獨立音樂販售網站。
近期,我時常徜徉於他出版的書籍內容中 Anything You Want: 40 Lessons for a New Kind of Entrepreneur,一本寫給創業家的書,呼籲創業家們其實可以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經營事業、人生,並沒有一套具體該遵守才能走向成功的藍圖。
即便你不是創業家,這本書也非常適合你:
  • 受夠了社會不斷灌輸什麼是我們該遵守的規則、什麼才是應該依循的道路、該怎麼做才會成功、或者怎樣才叫成功的這類誤導
  • 正卡在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的人生道路、工作上,卻不斷催眠自己這是唯一僅有的出路
Derek Siver 用親身的創業經歷分享如何用你自己想要的方式走出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路,舉凡像是:他剛開始創業時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商業計劃、也沒有非得改變世界的野心才開始行動、從手上僅有的資源就能開始等等......
知名美國創業家 Derek Siver  著作
知名美國創業家 Derek Siver 著作

為什麼你該聽這場演講?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老套,但試著問你自己:你認為人生是什麼?你如何為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做出決定?認識情緒 (emotion) 對我們的影響?為什麼跟著感覺走的人,往往可以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做出對的決定後,如何學會知足?避免讓自己被完美主義給逼瘋等等.....
為什麼人生的意義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也根本毫無意義可言?
既然如此,為一件事花費心思,最終卻徒勞無功又如何?是不是名校畢業又怎樣?如果你這個人很怪、特立獨行又有什麼關係?

沒時間看影片嗎?精華語錄帶著走
  • 人生即是選擇,那該如何做出對的選擇?學著不完全倚賴邏輯,多一點傾聽內心的聲音 ( 1:52 ~ 3:20 )
  • 凡事要求完美、高標準只會讓你更不好受,這時學會傾聽、適時放下、取捨,反而能做出更棒的決定,也不至於耿耿於懷
  • 任何選擇都有得有失,選擇越多只會讓事情更複雜,大部分人傾向讓別人為他們做決定,看看宗教,歷史也應證人們多少喜歡受規範、由他人來引領
  • 學著選擇「重要」的事,而非總是打轉在「緊急」的事情上。所謂重要,像是花個幾萬塊學習新技能、播點時間出門透透氣、不慌不忙地吃一頓好料、將心力放在耕耘重要的人際關係上,像是家人、朋友、商業夥伴等;所謂緊急,像是手機訊息、Email,這些都可以晚點再回
  • 人生即是時間,時間是有限的,時常提醒自己時間寶貴,才能妥善運用它
  • 放眼未來很重要,但別忘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是大多數人忽略的事。你不會希望為了事業成功而輸掉了家庭、賠掉了健康;你不會希望與久未相聚的老友吃頓飯時,注意力卻都放在手機上
  • 人生即是回憶,那該如何不斷創造新的回憶?永遠保持著躍躍欲試的心、不安於現狀,不斷嘗試新事物
  • 人生即是溝通,那我們該如何溝通呢?當你想講一件事,有了故事的加持就會非常強大;文化:即使同樣身而為人,但同一樣一件事放在不同文化中,卻有不同種解讀方式。
  • 人生就是幸福,那如何才能過得幸福快樂?如果你不斷問如何讓自己快樂,有很大的可能,你已經忽略了任何讓你快樂的事物。
  • 人生就是學習,該如何有效率的學習?當你認為自己「定型」了,那對於吸收新事物、觀點將會變得很困難;當你以「成長」為導向,你會相信凡事都可以經由學習、練習而成,有無天賦與否相對也不再是重點。
  • 隨時做好準備,準備拋棄那些會扯你後腿的「意義」。那些會阻礙我們成長、前進的障礙的想法,都純粹只是你我的想法,根本不具任何意義,只是我們習慣賦予事情意義而已。想通這點,你可以完成任何你想完成的事。

離開前,別忘了帶走這些

我一直認為,敢作夢與不敢多想這兩種思維的差別,不在於有勇氣與否,而是夠不夠認識自己。
認知到唯有放下世俗的評判、眼光,傾聽內心的聲音,不再因為他人口中說出「應該」如何做而受到擺佈,反而是人生中一大突破,因為你知道你可以完成任何事,就算現在你才剛起步。
即便上一代與現代人的思維開始出現歧異,時代背景、可利用的資源也不盡相同,但仍然不變的還是心態,只是在網路時代所賦予我們的平台、工具,讓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多了更多的彈性。
期盼你在人生道路上,能時時保持開放的心,看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