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給人家的建議,人家不需要

前幾天,碰到房東的仲介,也是幫房東處理一些雜事的委託人,我有事,像要修東西時,房東都要我找她,她問我隔壁那家惡鄰居晚上都吵到幾點?對面新搬來的在向她抱怨,我說:「他們幾個人在聊天,很大聲,窗戶開著,我要將房門關起來才行,我早睡,8點就睡了,不知道他們吵到幾點?」我問我為什麼那麼早睡?我說:「覺得好累,白天運動……」她說:「妳要吃些XX……,素菜館有五穀飯很好。」
「我有吃五穀飯,都自己煮。」
「魚肉要吃。」
「有,我有吃。」……
她每說一件,我都說我有吃,有做。
我想到,她跟我不熟,不知道我的情形,給的這些建議我都知道了,也有在做,這段談話完全白說了。就是很熟的朋友,也不會全知道對方的生活情形,這麼猛給建議,實在白搭。
同時我也想到,以前我很喜歡給人家建議,尤其新聽到的資訊,覺得很好的時候,碰到人就會說,這實在不妥當。整理一下給人家的建議時,會有以下的情形:

壹. 人家不需要

一、人家已經知道了,像:
1.我上面說的,房東的仲介,她說的我已經知道了,也都有在做,這些建議我不需要。
2.以前, 辦公室一開始放了一部電腦的時候,我就自學中文輸入法和文書處理,文件都改用電腦做,真是太好了。有一次一位國中同學來找我,那是幾十年沒見的同學,我很高興地用家裏的電腦跟她示範文書處理,她靜靜地聽著,什麼都沒說。事後過了很久,我才想到,她是老師,她哥哥開補習班,一定已經在用了,我這麼做實在很可笑,也浪費了短短相處的時間。
3.表妹參加了一個好像是在網路上開店的直銷事業,很高興來跟我說明,我聽她說的,有許多說法和其他的直銷系統說的差不多,她可能第一次碰到,覺得很好,其實只要參加過幾個,或是聽過幾次的人都知道那些說法。

二、人家不需要,不適合
1.有一次,我在校園裏做運動,有一位中年男人騎腳踏車從我的面前經過,特地停下來,架好車,過來教我做動作,示範說要這麼做。他走了後,我試著做做看,做了幾下,發現那些動作對我的膝蓋承受力太大,不行,這個動作不適合我。
2.媽媽都會一再對我們重覆說醫生說了什麼,或是復健師教她要做什麼動作,說了多次,有時會迸出:「我要XX也要做」或「妳也來做。」可是人家沒有痛啊!不需要做這個練習。
3.有位曾經是我學員的朋友在line上寫:「我好想去跟妳聊天喔!」好啊!那就來。來了後,隨便聊,講了半天,原來她是要跟我說,她跟她的姊妹去吃飯,去哪裏走走,或看展覽……,覺得很快樂。可能她聽到我說那陣子沒力氣,什麼都不想做,她想來告訴我,做什麼可以很快樂。
這對我沒幫助啊!我的問題是「什麼都不想做」,不是「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再來,我沒有姊妹,那種跟姊妹一起的快樂我沒有機會體會,我也不想跟人家一起做什麼,我都自己去—那些建議對我沒有幫助。
4.上面說的我表妹說的直銷事業,我不想賺錢,我沒有那麼多的購物需求(自己買的話有折扣),更不想看那麼多資料,她都沒聽進去。後來只要有機會就說,直到我不高興,跟她絕交為止。

三、做不到
很常聽到的,像:你要運動,你要多吃蔬菜,你不要XX……等等,說起來容易,人家就是做不到啊!根本是白說,什麼作用都沒有。不管說的人自己是不是有做?換了一個人,同樣的事情不一定行得通。

貳. 其實給人家的建議,是自己需要的,自己要去做

這是以前上課和開會時,老師一直告訴我們的,我也看到許多的當場演示,舉例如下:
1.我的工作室開會時,伙伴A聽到另一位新來的伙伴B在花蓮開英文補習班,建議她可以放些花蓮特產的DM或樣品,中英文都有,也向外國人介紹花蓮……。B聽她說,沒回應什麼。
過了不久,B將她的補習班收起來了。那A說的那一大段是白說了。
A的工作是行銷,尤其行銷台灣的優良產品,看到B有個據點,又在教英文,就給了一大堆的建議,其實那是A想做的,不是B。A浪費了她的心力,在座的大家也浪費了時間,得一起聽她說完。
2.我有一個弟媳,每次大家碰面時,會一直向哥哥解說各種運動的動作,說明加示範,還「強迫」哥哥要當場學做,我在旁邊看了覺得很好笑。
雖然看起來哥哥需要運動,但也需要做運動的是弟媳她自己,她看許多書和影片,也上許多課,但往往上完課後,就丟到腦後了。
3.我們常常在聽了朋友的敘述後,忙著給她/他建議,如:你要運動,你要減肥,你要吃XX,要減糖減油,要多吃蔬菜、水果、XX食品等。
其實需要做的是給建議的人本身。我常在活動中提醒大家不要給人家建議,因為對方做不到(如果這麼說一說就會做到的話,也不需要那麼多諮商、諮詢和課程了,哈!);如果一定要給的話,也是可以的,就是說完後,回家自己要做到。這是趁著給人家建議的時候,讓自己做需要做的事情,也是
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需要)的一種方法。

參. 想給建議的話要怎麼辦呢?可以這麼說:

以前我從許多大人那邊聽到的,如:「妳要XX」,「我建議妳要做YY」,「我(或是誰誰誰)做了ZZ就好了。」那些建議我都覺得很煩,或是送我東西,我覺得很困擾,沒想到我自己也在這麼做。只是我後來少送人家東西了,因為發現人家不需要或不喜歡,如果她沒拿出來用的話,我覺得很可惜。停止送人家東西比較早,看到我一直給人家建議是在學了自我療癒,過了很久以後才看到的。
可是我知道了什麼,做了什麼,還是很想說啊!就改用一種方法,分享我最近看到什麼資訊,學了什麼,我常常做什麼,覺得很好,對我的幫助很多……,只要敘述我做的過程,我的看法就好,人家自然會各取所需,從我的敘述中取用他需要的。不用直接給建議,尤其避免:「你要XXX」,說真的,我怎麼知道人家需要什麼呢?

肆. 我說的被誤解,我也誤解了人家的意思

一、C是我比較早期的花精個案,陪伴了她一陣子。每週諮詢一次,最後會給她調整的建議。後來有一次聽到她說:「不想XX(我忘了是什麼)了,都認為自己錯。」我聽了好吃驚,跟她說:「不是妳錯了,是修正一下就比較好了。」我自己是很高興學會了這個方法,只要改一下就會比較好了,她怎麼一直停留(記憶)在她「原來」是「錯」的「點」上呢?
二、我的大弟媳也是我的花精個案,那陣子,已離婚很多年的大哥生病,開車戴他去看醫生等事,常常是她在做的,加上同住的多病多痛又很會叫的媽媽,我聽大弟說過:「我要養媽媽,又要養大哥。」我也不能說什麼。小弟的工作很忙,三哥不在台灣,只好他們家做。有一次我特別感謝她,跟她說她很辛苦、忙碌,她說:「我比較喜歡這樣,被安排好的。」蛤?這給我很大的震撼,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要獨立自主的,我一直以女人要獨立自主的預設去陪伴個案的。這次我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獨立自主的,要先跟她本人確認才行。
三、D是我工作坊的潛在伙伴(在還沒成為伙伴之前,先邀他來開會),有一次活動結束前,我給他一個小建議:「練習說出感覺,也幫你爸爸練習,跟他一起吃飯時,問他喜歡吃什麼菜?」
下次來的時候,他說他做了一件事,大家都很吃驚,在我聽來是重大事項,他說:「我都有用感覺去做。」我馬上回他:「這件事情不是那樣做的,我要你感覺的事情是喜歡吃什麼菜?做那麼大的決定不是這樣做的。」天啊!誤用了,從此以後我給人家建議要更謹慎才是。

給建議是一門大學問啊!我的結論是:自己覺得好的東西自己用就好,不用那麼急著分享—我是說給自己聽的,哈!
如果人家誤用的話,就是誤人了。
(2022.5.12.寫完)

2022.5.13.註:
今早得知,先生快篩陽性,週二(5/10)他抱過的孫女今早發燒,大女兒前一天喉嚨痛,她們2人也快篩一下,都陽性。我有跟他同在客廳待幾分鐘,大家都沒戴口罩;5/10、5/11我有抱孫女。我5月11日傍晚回礁溪,目前身體沒事。
今天二女兒排休,幫忙出主意、買東西,送到家門口;大女兒在網路上查要怎麼辦?我保持沈默,不用給意見。老二是我們家的防疫部長,做事很仔細,她們知道的已經夠多了,我出意見是給她們雜音,我待在礁溪好好照顧自己就好。剛好寫完這篇,再次提醒自己,不用給意見,將意見拿來照顧自己就好。
5.16.註:
女婿5/11回來(我就趁機回礁溪休息), 5/15他也確診,這一下要在家隔離,暫時不能回去工作了。今天5/16我身體沒事,兒子幫我寄快篩試劑來(5/12、5/13超商都缺貨,我在礁溪藥房沒排到,想說下次再來,也忘了接下來自己要被隔離,沒有早一點去排隊)。擔心害怕了一星期,今天終於有心力發這篇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