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懂得「示弱」能讓你更受歡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今天為各位介紹的最新研究來自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5月中刊登於《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20的impact factor為4.178),試著從「演化」角度解釋這個現象。
研究結果如下:
  • 人們能正確感受到他人處於「壓力狀態」,並且能判斷出他人所承受的壓力程度大小。
  • 對於處在越高壓力狀態者,「討人喜歡」(likeable)的程度越高。


基於以上兩點發現就能說明,為何諸多壓力表現會持續存在人類基因中代代相傳:能受到他人更多關注與喜愛,進而帶來「正面社交互動」(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包括友善的回應、關心、協助等。


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過度自信、強勢、高高在上等行為模式,皆會使人產生「競爭感」,進而帶來較為負面的社交互動,包括警覺、競爭、厭惡等。
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就是「懂得示弱」能讓你更受喜愛、更受歡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0會員
960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前兩週的〈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一文,得到不少讀者的閱讀與關注。想必有不少朋友很想進一步瞭解:萬一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不喝酒,是否有辦法「挽救」大腦功能,至少不要退化得太快?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幾篇最新醫學研究。
很多父母為了子女的「挑食」感到頭痛,餐桌上的交鋒、鬥智更是常見場景。究竟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二月底這篇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提供為人父母者另一個思考方式。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前兩週的〈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一文,得到不少讀者的閱讀與關注。想必有不少朋友很想進一步瞭解:萬一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不喝酒,是否有辦法「挽救」大腦功能,至少不要退化得太快?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幾篇最新醫學研究。
很多父母為了子女的「挑食」感到頭痛,餐桌上的交鋒、鬥智更是常見場景。究竟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二月底這篇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提供為人父母者另一個思考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人類可以很強大也可以脆弱,尤其在某些時候更加明顯。 今天想探討顯性情緒及隱性情緒 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在生氣,我們會怎麼想呢? 生理期來、被放鴿子、太熱了、被惹毛等... 以上是顯性外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但隱性情緒是什麼? 因為羞愧,比如劈腿被發現,可能會用生氣的方式表達;因為內疚,比如沒負起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人類可以很強大也可以脆弱,尤其在某些時候更加明顯。 今天想探討顯性情緒及隱性情緒 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在生氣,我們會怎麼想呢? 生理期來、被放鴿子、太熱了、被惹毛等... 以上是顯性外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但隱性情緒是什麼? 因為羞愧,比如劈腿被發現,可能會用生氣的方式表達;因為內疚,比如沒負起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