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清涼池畔》序言

2022/0705 良因法師 著
要調伏煩惱,首先便要先看到生起煩惱的根源「心」。
不然,縱然佛法研究再深入,也只是流於世間哲理的層次,與解脫無關。
正如上懺下雲老和尚曾深深地感觸:「三生有幸,今生為僧。 」
更如一位住山四十多年的老喇嘛說:「修行是最幸福的事情。
一如過往的禪師們,優遊於山林流泉之間, 寂然於梵刹叢林之際,內心自然流露出來的法喜、自在,透過詩歌、偈誦、開示等方式表達出來,縱經千百年後,靜心閱讀之時,仍然不禁神往。慨嘆何來如此之攝受力?並非僅是山林流泉之美,梵刹叢林之力,實在是由於禪師們安住於自性的光明,因而大樂所顯,照耀古今……
紛擾塵世間,我們營營碌碌地追尋著,趕往一個個看似能給自己帶來安樂的目標,卻總是不由自主地被捲入下一段行程……終點永遠是起點。
當我們最終疲憊不堪、茫然回首,卻發現一切的努力, 最終都不過是「無常」的戲碼,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沉思,什麼是自己可以主宰的?什麼是人生究竟的價值?
在無盡地追問和反思中,我們幸運地遇到了佛法。從最初的一念相應得到法喜、生起信心,進而對佛法的學習一點點深入,我們從單純地聽聞, 逐漸切入實修,在每日堅持完成的定課中得到平靜和安全感,因為深信三寶的功德無處不在。
每日的誦經拜佛、聽經聞法,乃至定期地布施放生,都將最終帶給我們安樂的果報。然而漸漸我們發現,平靜只是暫時的,「一遇順緣,依舊牽去。一遇逆緣, 依舊打失。」境界現前時,依舊煩惱不斷。
良因法師曾教誡:「我執就像魔術師,隨時變幻著面目來迷惑我們,一不小心就會上當。每天做定課,就是修行了嗎?」
佛法是心法,心念一動, 就是十二因緣一轉
因此,古德反復強調修行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去聖時遙,雖有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大德慈悲留給我們的眾多經典開示,然而身陷塵世的我們,對自己的念頭很難保有時刻地清醒和覺照。即使聽聞了無常空性的道理,卻因無法生起力量而依舊迷失,為「求不得」和「已失去」熱惱交煎,痛苦不堪。
「我希望真的如書名,讓大家在熱惱的濁世中, 到清涼池。」
良因法師如是說。淡淡的幾個字,讓人不禁為修行人「不忍眾生苦」的慈悲情懷所感動。法師以平白精煉的文字、直指人心的提問,在高僧大德與迷惑眾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引領我們反觀自心,省察修行,走入自性清涼的境界。
本書精選良因法師指導弟子修行時,結合大德教言所編寫的每日開示輯成。普願一切有情,見聞此書,生歡喜心,行菩薩道,修般若法,達清涼池, 直至離苦得樂,永沐佛光,成就無上菩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