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池畔》011 《靜止的流水》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三摩地」是堅固的心──心一境性。 它專注在哪一境上呢?它專注在平衡的一境上,那就是它的境。但人們試圖以安靜他們的心來修習禪坐。他們說:「我試圖禪坐,可是我的心連一分鐘都無法靜下來;一下子飛到這兒,一下子又飛到其它地方去……,我怎樣才能使它停止下來呢?」你不必去停止它,重點也並不在這裡。有移動的地方就是理解生起的地方。
有些人抱怨說:「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來;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來……」因此它們就坐在那兒拉來拉去。
他們以為自己的心在到處亂跑,實際上,它只是看起來好像在四處亂跑。舉個例子,看看這間講堂……,你會說:「噢,好大啊!」事實上它根本不算大。它看起來或大或小,都是憑著你對它的感覺。實際上,這間講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也非小,但人們總是跟隨他們的感覺跑。
以打坐來尋找平靜……,你必須瞭解平靜是什麼?如果你不瞭解,就無法尋獲它。例如:你帶支非常昂貴的筆到寺院來,而在你來這兒的途中,你將筆擺在前面的口袋,但你拿出來後,卻將它放在後面的口袋!現在,當你伸進前面的口袋時…… 筆不在那兒了!你嚇了一跳。你會嚇一跳是因為你的誤解,你沒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結果是苦。不論站、行、來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對遺失筆而產生的苦惱。你錯誤地理解因而造成你受苦。理解錯誤會造成苦……「真是太可惜了!我幾天前才買了那只筆,現在遺失了。」
但後來你想起:「噢,當然啦!我去洗澡的時候,將筆放在後面的口袋了。」當你一記起這事時,即使還沒看到筆,便已經覺得好多了。你瞭解嗎?你快樂了,也可以停止對你的筆的擔憂。現在,你已經確定了,因此當走路時,會將你的手伸進後面的口袋,而筆就在那兒。你的心一直在欺騙你,而憂慮來自你的無知。現在,看到筆,疑惑也就消失了,憂慮也平息了下來了。這種平靜來自於看見問題的起因──「苦的起因(samudaya,集諦)」;在你記憶中,筆就在你後面的口袋,那就有了「苦的息滅(nirodha,滅諦)」。
良因曰 :
在禪坐或者行住坐臥間,除了專注之外,身心地放鬆很重要,而其間又以心的放鬆為根本。
因此我們在注意全身肌肉放鬆之餘,更重要的便是調適內心的放鬆了。但是什麼因素造成我們內心的緊繃呢? 就是這念不安的心 ! 而此心的由來,在於對世間相錯誤地理解。簡單的說,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樣。
心的生滅不是問題,心生滅中對境界錯誤地理解,才是需要對治的。
心就像魔術師,變現種種的幻相,來欺騙我們,讓我們對境界生起貪、瞋和愚癡。只有透過般若地學習,與對心的訓練,才可以使我們獲得經驗,並且在一次次的經驗中,才能不為所欺。
詳細的內容,未來將引導大家慢慢去認識,並期望能相互提醒,彼此為生命當中難得的善知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現在,請你用心聽,不要允許你的心追隨其它事物而迷失。想像這種感覺──當你獨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個地方,坐在這裡,當下,有什麼呢?只有身和心這兩樣東西,如此而已。 現在這個坐在這裡的外殼裡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覺知和思考的則是「心」。 良因曰 :
良因法師 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眾生,都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學佛了,當然也是承襲這樣的思想。這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一般人總希望得到果,卻沒有去觀察他的因,要知「如是因、如是果」,沒有正確的因,其他都是空談。 上述的開示中,有兩個重點: 一者修苦行,二者多念佛。 前者是精神,後者是實踐。
2016.8.12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晦堂先師,昔遊東吳,見圓照①赴淨慈請,蘇杭道俗爭之不已。 一曰此我師也,汝何奪之。一曰今我師也,汝何有焉。」 《一本見林間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遺教經》所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 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 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良因曰:
2016.8.11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巵而灌焦釜,則莫能濟矣。」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真正的給予 我們有些人修行是為了想要得證涅槃,然而這種欲求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它。「希求」平靜是自然的事,但卻不真的正確,我們必須毫無所求的修行。 良因曰: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現在,請你用心聽,不要允許你的心追隨其它事物而迷失。想像這種感覺──當你獨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個地方,坐在這裡,當下,有什麼呢?只有身和心這兩樣東西,如此而已。 現在這個坐在這裡的外殼裡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覺知和思考的則是「心」。 良因曰 :
良因法師 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眾生,都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學佛了,當然也是承襲這樣的思想。這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一般人總希望得到果,卻沒有去觀察他的因,要知「如是因、如是果」,沒有正確的因,其他都是空談。 上述的開示中,有兩個重點: 一者修苦行,二者多念佛。 前者是精神,後者是實踐。
2016.8.12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晦堂先師,昔遊東吳,見圓照①赴淨慈請,蘇杭道俗爭之不已。 一曰此我師也,汝何奪之。一曰今我師也,汝何有焉。」 《一本見林間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遺教經》所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 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 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良因曰:
2016.8.11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巵而灌焦釜,則莫能濟矣。」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真正的給予 我們有些人修行是為了想要得證涅槃,然而這種欲求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它。「希求」平靜是自然的事,但卻不真的正確,我們必須毫無所求的修行。 良因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剛開始初學的時候,掌握自己的心不是很清楚,你就看你的身體。身體很緊繃,很用力,感覺無法放鬆,那就是心太緊繃了;相反的,如果身體鬆鬆垮垮的,彎腰駝背,那就是心太渙散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剛開始初學的時候,掌握自己的心不是很清楚,你就看你的身體。身體很緊繃,很用力,感覺無法放鬆,那就是心太緊繃了;相反的,如果身體鬆鬆垮垮的,彎腰駝背,那就是心太渙散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