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
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從問題與回覆當中便可知,多數的人資都遇到了招募困境。或者是說過去學科背景所學習到的招募已經無法符應於現代企業對於人資招募的需求,必須向行銷企劃、商業開發等專業取經。 為什麼呢?
以往人資最多學習到的是職能評估、面談方法等招募與甄選的過程,但遇到大招募時代這種需要直面市場趨勢的挑戰就一籌莫展了。
我自己在製造業大量招募、科技業做過各項招募專案,現在又來軟體業幫忙招募,從作業員到研發主管、新廠到新組織的招募都經歷過,對於招募不敢說非常專業,但解過的招募困境以及走過血淚的經驗絕對是值得讓大家少走冤枉路。
借用我去年在商業思維學院職能之星分享會的簡報,從學院商業思維的脈絡下重新理解招募至少就包含了至少9個區塊:
- 雇主品牌
- 薪酬福利
- 市場競爭定位
- 招募手法
- 市場趨勢
- 招募策略
- 招募能力養成
- 招募績效管理
- 招募應變的風險管理
今天你遇到招募困境時可以去思考: - 是招募模式問題嗎? (職缺薪資沒競爭力、市場定位不明、招募手法有問題、招募管道過少、沒有一致的雇主品牌)
- 是沒有看見市場的趨勢嗎? (大招募時代、半導體搶人、年輕世代求職價值觀)
- 是招募的組織能力不足嗎? (HR招募能力沒有提升、沒有量化的績效管控方式、對於招募現況應變過慢)
- 是整體的招募策略有問題嗎? (缺乏針對TA的招募規劃、思考、布局、戰略目標)
思考完後就可以針對遇到的困難做WHYWHY分析,商業思維則提供了我們知識架構去擬定接下來的解決策略以及效益評估。
例如透過增加招募人員的招募能力、來增加招募漏斗的轉換率,這時成功招募的人數也就增加了呢!
其實招募就是商業模式,作為一門生意來經營,就會發現除了看到問題外,還看到了很多機會!之前有寫過幾篇談招募與商業思維應用的文章先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從事招募工作的夥伴,也歡迎大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