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六十四 【萬法唯識】

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萬法唯識。夢覺一如。覺中所見,即明了意識。夢中所見,即夢中意識。分別之意既同。差別之境何異。
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 : 卷六十 . 六十一 . 六十二 . 六十三 . 六十四 . 六十五 . 六十六 . 六十七 . 六十八 . 六十九 …

《宗鏡錄》卷六十四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第七夢覺相違難

唯識論云。若覺時色,皆如夢境不離識者,如從夢覺。知彼唯心。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
: 唯識論云。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至真覺時,方能追覺。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識。即第七,是生死長夜根本。能令起惑造業。三界輪迴。直須至真覺位時,方知一切皆是唯識。
所以唯識樞要問云 : 若諸識生似我法時,為皆由我法分別熏習之力,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識五識無二分別,生果時應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說我法熏習為因。
: 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與第七二分別俱故。或第六識,二分別引故。後生果時,皆似我法。其不由解者。此說第六根本,兼緣一切為因緣,發諸識令熏習故。後生果時,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計為似外起故。如夢者夢娑剌拏王事,此云流轉。其王容貌端正,自謂無雙。求覓形容,欲同等比。顯己殊類。
時有人言。王舍城中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無比。遣使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宮迎。王不及彼。人視迦旃延。無看王者。王問所以。
眾曰。迦旃延容貌勝王。王問大德。今果,宿因。
迦旃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兒。我掃寺地。王來乞食。我掃地竟,令王除糞掃。除糞掃訖,方與王食。以此業因。生人天中,得報端正。
王聞此已,尋請出家。為迦旃延弟子。後共迦旃延往阿槃地國,山中修道。別處坐禪。阿槃地王,名鉢樹多。將宮人入山遊戲。宮人見王形貌端正,圍遶看之。鉢樹多王,見娑剌拏王。疑有欲意。問娑剌拏王曰。汝是阿羅漢耶。王答言非。次第二問餘三果。皆答言非。又言。汝離欲不。答言非。鉢樹多王瞋曰。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鞭身
破,悶絕而死,至夜方惺。至迦旃延所。迦旃延見已,心生悲愍。其諸同學,方為療治。
娑剌拏王語迦旃延曰。我從師乞,暫還本國。舉軍破彼阿槃地國。殺鉢樹多王,事畢當還。從師修道。迦旃延從請。語曰。汝若欲去。且停一宿。迦旃延安置好處令眠。欲令感夢。夢見舉軍征阿槃地國。自軍破敗,身被他獲。堅縛手足。赤華插項。嚴鼓欲殺。王於夢中,便大恐怖,叫喚失聲云。我今無歸。願師濟拔,作歸依處,得壽命長。迦旃延以神力手指火,喚之令寤。問言何故。其心未惺,尚言災事。迦旃延以火照而問之。此是何處,汝自看。其心方寤。迦旃延語言。汝若征彼,必當破敗。如夢所見。
王曰。願師為除毒意。迦旃延為說一切諸法,譬如國土,假名無實。離舍屋等,無別國土。乃至廣說種種因緣,至一極微,亦非實事。無此無彼。無怨無親。王聞法已,得預流果。後漸獲得阿羅漢果。
故知萬法唯識。夢覺一如。覺中所見,即明了意識。夢中所見,即夢中意識。分別之意既同。差別之境何異。迷悟若此。曷疑慮焉。昏覺如斯。可洞達矣。

第八外取他心難

若論主言外色實無,是內識之境者,即可然。且如他人心是實有。豈非自心所緣耶。
意云且如此人心。若親緣得他人心著,即離此人心,別有心為境。若此人心緣他人心不著者,即有境而不緣。若緣著,即乖唯識義。若緣不著者,即何成他心智耶。
論主答云。雖說他心非自識境。但不說彼是親所緣。
意云。雖說他人心非此人境。若此人親緣他人心,即不得。若託他人心為質,自變相分緣,亦有他心智。但變相分緣時,即不得他人本質。但由他人影像相自心上現,名了他心。即知他心相分,不離自心,亦唯識。
意云。此人心緣他人心時,變起相分當情。相分無實作用。非如手等執物。亦非如日舒光,親照其境。緣他人心時,但如鏡中影,似外質現鏡中像,亦無實作用。緣他人心時,亦復如是。非無緣他人心體,故名了他心,非親能了。親所了者,謂自所變。
又古德問 : 他心智者。謂既有他人心為自心之所知,即是離自心外,有他人心為自心之境。何得言無境,唯有識耶。
: 謂緣他身浮塵根相分色,亦不親得,但託為質。如自身眼識緣第八識所變器世間色時,亦但託為質,亦不親得。其耳等四識,緣本識所變聲等亦耳。以本質是第八識變。今望五識,故名影識。如五識等緣本識所變本質境,亦不親得。雖亦得緣。只成疏所緣緣。
若如實知即是佛境者。論云。二智於境,各各由無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所行。不可言境。此有二解。
  • 一云。是真如妙理。言詮不及。不可言境。謂此離言真如之境。唯佛獨能顯了分別證。餘不能證者。由第七恒行不共無明所覆,故不知。
  • 二云。不可言境者。即他心智境。及自心智境。
此二智,名不可言境。謂真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詮謂名言能詮之名。既不得自相。即顯自他二智之境。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由此二智所知之境自相。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餘人由恒行不共無明所覆蔽,故不得如實而知也。
又既言此人緣他人心時,託他人心為質,自變相分緣者。即相分不離此人心,是唯識。若他人心本質緣不著者。即離此人心外,有他人心,何成唯識耶。

因此便申第九異境非識難

小乘云。唯識之義,但離心之外更無一物,方名唯識。既他人心,異此人心為境,何成唯識耶。又他人境,亦異此境。即離此人心外有異境,何成唯識。
答責云。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言,但說一識。汝小乘何以此堅執處處生疑。豈唯識之言,但說一人之識。若言有一人之識者,即豈有凡聖尊卑。若無佛者,眾生何求。若無凡夫有佛為誰說。應知我唯識言有有深旨趣。
論云。唯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分。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言識之一字者,非是一人之識。總顯一切有情,各各皆有八識,即是識之自體。五十一心所,識之相應。何獨執一人之識。
: 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者。且如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云何觀他過去善根心。
: 約真即無。隨俗故有。一念心起,尚具十世四運分別。不可作龜毛兔角斷滅之見。過去之法。雖念念不住。然皆熏在第八識中。有過去種子,知過去事者。過去所熏得種。現在阿賴耶識自證分中含藏。然過去世時,雖即無體。但將識中種為本質,變影而緣,即知過去世事。此帶質境知也。
或云。可緣心上影像相者。即第六意識見分之上,變起過去影像相而知也。此即獨影境。謂過去無體無本質也。又過去之法若不落謝,不名過去。若已落謝,無法可知。若但曾逕心中有種影現前,故說憶知者。是則但見自心,不見彼法。

如月燈三昧經云。

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得過去未來現在智藏。童子。是菩薩如實知一切眾生心行。準自心行次第所起,觀自心法。以無亂想修習方便。如自心行,類他亦爾。隨所見色聞聲,有愛無愛,心皆如實知。童子。是名菩薩得過去未來現在知藏。
: 觀他心智者,為實知他心。為不實知。二俱有過。
: 如前已說。若立自他,於宗俱失。此皆約世諦識心分別故。
識論頌云。
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
以非離識境。唯佛如實知。
他心智者,不如實知。以自內心虛妄分別,以為他心。以自心意,意識雜故。如彼佛地如實果體。無言語處勝妙境界。唯佛能知。餘人不知。以彼世間他心智者,於彼二法不如實知。以彼能取所取境界虛妄分別故。此唯是識。無量無邊甚深境界,非是心識可測量故。如上約法相宗說

若約法性宗。先德云。

知他心者,皆如實知。審於事實,見理實故。亦非心外可見。亦非無境可知。若自他相絕,則與眾生心同一體,故無心外也。
不壞所,故能知也。又他心者,安慧云。佛智緣他心,緣得本質。餘皆變影。若緣本質得心外法,壞唯識故。
今以攝境唯心,不壞境故。能所兩亡,不礙存故。
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正緣他時,即是自故。以即佛心之眾生心為所緣。非即眾生心之佛心。即眾生心之佛心為能緣。非即佛心之眾生心。如是鎔融。非一非異。若離佛外,別有眾生。更須變影,却失真唯識義。
釋云。
攝境唯心,不壞境者。即示心境有無。彼得本質。恐壞唯心。既不壞境,得之何妨。壞有何失。
以無心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謂物實有故。若唯心壞境,則得在於境空。失在於心有。故以境由心變,故說唯心。所變不無,何必須壞。若以緣生無性,則心境兩亡。故借心以遣境。境遣而心亡。非獨存心矣。
若能所兩亡,不礙存故者。上不壞境,且遣懼質之病。今遣空有之理,故心境並許存亡。心境因藉故空。相依緣生故有。有即存也。空即亡也。空有交徹。存亡兩全。
云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者。正出具分唯心之理。上第一釋,雖有唯心之義。尚通生滅唯心。第二義,雖兩亡不羈。而未言心境相攝。今明具分唯識,故云第一義唯心。同第一義,故非異。不壞能所,故非一。非一故,有能所緣,他義成矣。非異故,能所平等,唯心義成矣。
云正緣他時,即是自故者。結成得於本質,無心外過。以即自故,不失唯識。云以即佛心之眾生心。正示法性他心之相。
此有兩對語。前對明所緣。後對明能緣。
今初言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所緣。眾生心即是佛心。此明不異。
次云非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眾生心與佛心非即。非即,故有所緣義。非異,故不壞唯心義。言為所緣者。結成所緣,簡非能緣也。

次下辯能緣。

云以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能緣。佛心即是眾生心。此明非異。
次云非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佛心與眾生心有非一義。非一,故為能緣。非異,故不壞唯識之義。
言為能緣者。結成能緣,簡非所緣也。更以喻況。如水和乳。乳為所和,喻眾生心是所緣。水為能和,喻佛心為能緣。
以此二和合,如似一味。鵝王啑之。乳盡水存。則知非一。然此水名即乳之水。此乳名即水之乳。二雖相即,而有不一之義。
故應喻云。以即水之乳,非即乳之水為所和。以即乳之水,非即水之乳為能和。義可知矣。
云如是鎔融,非一非異者。結成正義。若離佛外,結彈護法言,却失真唯識者。不知外質即佛心故。又諸佛如來,隨多心念,意能頓了。如金剛經云。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華嚴經頌云。
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
云何不於一念中。善知一切眾生心。
此是意圓對。如來一念之中,皆一時頓應。無一不應,故名圓對。斯乃了心非心。方能遍應。若心在有無。則成隔礙。故金剛經云。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華嚴論問 : 何謂諸佛知眾生心時與非時。
答曰 : 以如來心與一切眾生心,本不異故。是一心一智慧故。以知時與非時。諸佛悟了,而與眾生共之。眾生迷,自謂為隔。一切諸佛,以一切眾生心智慧而成正覺。一切眾生,迷諸佛智慧而作眾生。及至成佛時,還成眾生迷理之佛。所說法門,還解眾生心裏迷佛眾生。以此不異故,知眾生心。
又問曰 : 大眾何不以言自問,因何默念致疑。何不自以言讚勸請,云何供養雲出音請佛。
答曰 : 明佛得法界心,與一切眾生同心故。以心不異故。知彼心疑。供具說頌者。明一切法,總法界體也。法界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明聖眾心境無二故。凡夫迷法界,自見心境有二故。即顛倒生也。
又云。心無內外中間。萬法自他同體。一亦不一。他亦不他。故知凡聖同一真心。眾生妄隔而不知。諸佛契同而頓了。如鏡面照而鏡背昏。俱一銅體,而分明昧。猶河水清而河泥濁。在一濕性,而有混澄。凡心聖心。可喻斯旨。
: 眾生緣佛身時,是識所變。只如佛緣所化有情身土之時,是何所變。
: 若眾生見佛,是有漏轉識所變相分,等流色攝。若佛緣有情,是無漏智所變,定果色攝。識智雖殊,俱不出自心之境。並是增上緣力,互令心現。
如義天鈔云。依大乘宗通說,依於他身,及非情法。謂以自心緣他身時,不親緣彼。但緣自識所變相分,為親所緣。此相分色,雖託他身本質而起。然非依彼他識而生。由自識中種子生故。故此相分等流色攝。是五塵色之流類故。託他為質,方變影像。是增上緣
此所變相分,從自種生。是因緣義。即顯自心緣得他身,得依現行處有。是於他身現行成就。以從自心種子生故。亦是依種建立而得。即種子成就也。以此理故,有情見佛色身之時,所緣佛身,唯是有漏自識變故。自種生故。等流色攝。
緣佛所變淨土亦爾。若佛緣所化有情色身,及穢土時。所變相分。皆是無漏,無實有情離染等用。如鏡中像,全是明鏡。無漏定果色攝。亦是等流色收。是外五塵之流類故。佛識變故。無垢識中淨種生故。
: 若論一心無外境界。如前九難。
: 已分明。則眼際無色。耳外無聲。
如今所見所聞,為當是一。為當是二。為復是有。為復是無。若言是一,則壞能所。若言是二,又違自宗。若言是有,根境常虛。若言是無,現見不濫。如何融會,得契斯旨。
: 如大地一,生種種芽。類八識心,現種種法。所觀是藏識之相分。能見是眼識之見分。能所雖分。俱不離識。皆是現量,不帶名言。則非有非空。非一非二。若落比量,執作外塵。則一二情生。內外心起。
密嚴經偈云。
如地無分別。庶物依以生。藏識亦如是。眾境之依處。
如人以己手。還自摩挃身。亦如象與鼻。取水自霑沐。
復似諸嬰兒。以口含其指。如是自心內。現境還自緣。
是心之境界。普遍於三有。久修觀行者。而能善通達。
內外諸世間。一切唯心現
華嚴經頌云。
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之形影。
甚深因緣海。功德悉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

正法念處經云。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乃至云何世間愚癡凡夫,眼見色已,或貪或瞋。或生於癡。彼諸凡夫,若見知識。若見婦女。心則生貪。若復異見則生於瞋。見他具足,貪瞋所覆。以眼於色,不如實見。癡蔽於心。愚癡凡夫。唯有分別。眼見於色,若貪若瞋。若癡所覆。愛誑之人,自意分別。
此我我所。如是染著。譬如狗齩離肉之骨。涎汁和合。望得其髓。如是貪狗,齒間血出。得其味已,謂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貪味故,不覺次第自食其舌。復貪其味。以貪覆故,謂骨汁味。
愚癡凡夫,亦復如是。虛妄分別。眼識見色,貪著喜樂。思量分別。以色枯骨,著眼口中。境界如齒,如是齩之。染意如涎,愛血流出。貪愛血味,為色為美。於色得味,猶如彼狗。凡夫愚癡。眼識見彼如骨之色。虛妄分別。如狗齩骨。如是觀察。眼見於色,猶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癡凡夫,虛妄分別之所誑惑。

又云。閻羅王說偈責疏罪人云。

若屬邪見者。彼人非黠慧。一切地獄行。怨家心所誑。心是第一怨。此怨最為惡。此怨能縛人。送到閻羅處。故知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貪心瞥起,為五欲之火焚燒。覺意纔生,被三界之輪繫縛。
如帝釋與脩羅戰勝,造得勝堂。七寶樓觀莊嚴奇特。梁柱榰皆容一綖。不相著而能相持。天福之妙力能如此。目連飛往。
帝釋將目連看堂。諸天女皆羞目連,悉隱逃不出。目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即變化火,燒得勝堂。爀然崩壞。仍為帝釋廣說無常。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
釋曰。以帝釋恃其天福,執著有為。故目連垂方便門,示無常境。
: 天堂既爀然崩壞。云何儼然無灰煙之色。
: 此火非是目連神通之火。即是帝釋心中火。
故法華經云。貪著所愛則為所燒。既以貪著之心,遂見宮殿焚爇及悟無常之事,則貪欲之火潛消。所以即見堂殿宛然,無有灰煙之色。以目連為增上緣故,自見被燒。然則堂本不燒。故知迷悟唯心。隱顯在己。例餘見聞,悉亦如是。
又經云。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消毀其形。樹繁華果,還折其枝。蚖蛇含毒,反害其驅。
方知無始已來,至于今日。四威儀內,十二時中。皆是將心取心。以識緣識。畢竟內外無有一塵,為對為治。可取可捨。堪嗟世俗迷倒之人,背覺合塵。日用心行,損他害彼。潤己資身。並是自陷自傷。不知不覺。未窮此旨。物我難忘。直了斯宗。自他無寄。
百論問云 : 如虛空華無,故不可見。如瓶現見故,當知有瓶。
答曰 : 不見。何故不見。汝言現見,為眼見。為識見。若眼見者,死人有眼。亦應見。若識見者,盲人有識。亦應見。若根識一一別不見。和合亦不見。喻如一盲不能見。眾盲亦不見。五根亦爾。四性皆空。
大智度論云。色等諸法,不作大。不作小。故凡夫人心,於諸法中,隨意作大小。如人急時,其心縮小。安隱富樂時,心則寬大。又如八背捨中隨心,故外色或大或小等。
故摩訶般若經云。般若波羅蜜,無聞無見。諸法鈍故。是以凡夫界中,觀相元妄。聖人境內,觀性元真。
以觀相故,不得無。以觀性故,不得有。以不得無故,如但見其波,不見其水。以不得有故,但見其水。不見其波。又如向瞖眼人,說空中無華。對狂病人,說目前無鬼。徒費言語。終不信受,直待目淨心安。自然無見。
《宗鏡錄》 卷六十四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唯識論云 三十唯識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惱事。故四義皆成。且如世間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事。亦如地獄中受罪有情,各見治罰事。亦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此皆唯識。但是諸有情惡業增上。雖同一獄。然受苦時所見銅狗鐵蛇,牛頭獄卒,治罰之具或同或異。
「種種隨心轉。唯心非餘法。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眾生妄分別。無物而見物。無義唯是心。無分別得脫。」— 楞伽經偈云 然皆顯唯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證若恒沙。豈唯一二。所以法華經偈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又偈云。我今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大涅槃經云 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但依義而不依語。
「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眾生即涅槃。不更滅也。此與真如二義同。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 經云 夫此三性法。為當是一是異。若道是一。不合云依圓是有。遍計是無。若道是異。又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答: 此三性法門。是諸佛密意所說。諸識起處。教網根由。若即之取之,皆落凡常之見。若離之捨之,俱失聖智之門。
「萬法雖空。體虛成事。一真非有。無性隨緣。則湛爾堅凝。常隨物化。紛然起作。不動真如。」— 清涼疏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 於實際中,不見有一法若生若滅,若合若散。」— 寶藏論云 夫不定有四。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識論云。四不定者,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唯識論云 三十唯識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惱事。故四義皆成。且如世間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事。亦如地獄中受罪有情,各見治罰事。亦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此皆唯識。但是諸有情惡業增上。雖同一獄。然受苦時所見銅狗鐵蛇,牛頭獄卒,治罰之具或同或異。
「種種隨心轉。唯心非餘法。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眾生妄分別。無物而見物。無義唯是心。無分別得脫。」— 楞伽經偈云 然皆顯唯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證若恒沙。豈唯一二。所以法華經偈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又偈云。我今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大涅槃經云 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但依義而不依語。
「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眾生即涅槃。不更滅也。此與真如二義同。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 經云 夫此三性法。為當是一是異。若道是一。不合云依圓是有。遍計是無。若道是異。又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答: 此三性法門。是諸佛密意所說。諸識起處。教網根由。若即之取之,皆落凡常之見。若離之捨之,俱失聖智之門。
「萬法雖空。體虛成事。一真非有。無性隨緣。則湛爾堅凝。常隨物化。紛然起作。不動真如。」— 清涼疏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 於實際中,不見有一法若生若滅,若合若散。」— 寶藏論云 夫不定有四。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識論云。四不定者,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假使你執著夢是真的,那就錯了,佛告訴你如夢幻泡影;假使你當假的,對我來說夢卻是很真。我師父給我取法名叫覺醒,但我自己想不夠資格,我就改個夢參(參悟),參的意思就想達到覺醒。但是現在我九十多歲了,沒覺也沒醒,還在夢中。---夢參老和尚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典原文出處:節錄自《大智度論》大智度初品中十喻釋論第十一(第六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如文殊師利本緣: 文殊師利白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眾生壽十萬億那由他歲,佛 以三乘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音:空、無相、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乃是以古代波斯(現今伊朗)地區一個叫安息國的王子喚名安世高,放棄王位,來到東土,當時的東漢受到朝廷款待,遊走五湖四海並建立寺廟並潛修佛法時所譯的佛教經典,此八大人覺經是描述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就惡,不憎惡人。
Thumbnail
佛教八大人覺經為佛教經典之一,描述八菩薩大人佛教修行法。文章內容描述愚痴生死和菩薩常念等相關內容,並舉例說明愚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努力學習增廣智慧,成就一切,以及許多有關愚痴的哲理。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個中陰, 清醒的我們,現在正在「此生中陰」之中, 而當我們睡著做夢時,如同『彌留之國愛麗絲』的世界,我們身在「夢境中陰」之中...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六種中陰」 中陰這一個概念,源自西藏度亡經。這本書是西元八世紀時的印度雲遊僧人、藏傳佛教的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士,所撰寫的伏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假使你執著夢是真的,那就錯了,佛告訴你如夢幻泡影;假使你當假的,對我來說夢卻是很真。我師父給我取法名叫覺醒,但我自己想不夠資格,我就改個夢參(參悟),參的意思就想達到覺醒。但是現在我九十多歲了,沒覺也沒醒,還在夢中。---夢參老和尚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典原文出處:節錄自《大智度論》大智度初品中十喻釋論第十一(第六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如文殊師利本緣: 文殊師利白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眾生壽十萬億那由他歲,佛 以三乘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音:空、無相、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乃是以古代波斯(現今伊朗)地區一個叫安息國的王子喚名安世高,放棄王位,來到東土,當時的東漢受到朝廷款待,遊走五湖四海並建立寺廟並潛修佛法時所譯的佛教經典,此八大人覺經是描述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就惡,不憎惡人。
Thumbnail
佛教八大人覺經為佛教經典之一,描述八菩薩大人佛教修行法。文章內容描述愚痴生死和菩薩常念等相關內容,並舉例說明愚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努力學習增廣智慧,成就一切,以及許多有關愚痴的哲理。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個中陰, 清醒的我們,現在正在「此生中陰」之中, 而當我們睡著做夢時,如同『彌留之國愛麗絲』的世界,我們身在「夢境中陰」之中...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六種中陰」 中陰這一個概念,源自西藏度亡經。這本書是西元八世紀時的印度雲遊僧人、藏傳佛教的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士,所撰寫的伏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