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宗鏡錄 ‧ 卷一百 【淨修梵行】

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 精勤持戒。淨修梵行。 言我必當得成佛道。 鴦崛魔羅經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一百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東國義相法師,釋華嚴經云。 當知此一部華嚴經。雖七處九會,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攝法盡故。雖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一地中雖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如一念,多念亦如是。一即是一切。一念即多念。陀羅尼法。主伴相成。一即為主。一切為伴。隨舉一法,盡攝一切。乃至一文一句,盡攝一切。何以故。若無此,彼不成故。陀羅尼法,法如是故。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
復禮法師云。 觀業義者,夫業因心起。心為業用。業引心而受形。心隨業而作境。然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作境。境復生心。若影隨形而曲直。猶響隨聲而大小矣。
慧集法師悟道頌云。 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迴天復轉地。併入一毛孔。
弘沇法師云。 若人執眾生心外別有無情。佛性不遍。皆違如來藏遍法界義。
唯識論云。 根身器世間,即是賴耶相分。相分不離見分。
又云。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離二取相故。真實住唯識。如第六識緣現在心。唯一剎那。誰為能所。設緣三世,亦現在心妄分能所。若得此意,三界唯心。法界一相。亦何不適。
神鍇法師云。 一念淨心微細。如芥子。森羅萬像,猶若須彌。萬像雖復眾多。要從一心變起。離心之外。畢竟無法。是則攝相從心。云內須彌於芥子也。
元康法師云。 明悟入者,如來說法八萬四千。所明至理,更無異道。
華嚴經云。一道出生死。 涅槃經云。一道清淨。 大品經云。一相無相。 淨名經云。不二法門。
論云。 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乃群賢所趣。眾義同歸。咸指一心之實道矣。
智者大師與陳宣帝書云。 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原。求道由心。又須識心之體性。分明無惑。功業可成。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心無形相。內外不居。境起心生。境亡心滅。色大心廣。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門。知心無縛,即入解脫法門。知心無相,即入無相法門。覺心無心,即入真如法門。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門。

圓覺疏序云。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 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 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 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 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 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祕。故曰密嚴國。 統眾德而大備。鑠群昏而獨照。 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 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住持圓覺而具足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 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大事出現。蓋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蓋詮此也。
釋曰。心之一法。名為普法。欲照此心。應須普眼虛鑒。寂照靈知。非偏小而可窮。以圓滿而能覺。故曰圓覺。此約能證也。真如妙性。寂滅無為。具足周遍。無有缺減。故曰圓覺。此約所證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性。
又能現三乘六道之相。攝相歸性。曾無異轍。則世出世間,昇降雖殊。凡有種種施為。莫不皆為此也。離此則上無三寶一乘。下無四生九有。
臺山釋楞伽經訣云。 佛法大旨。舉要言之,不出心為大旨。所以楞伽經。以心為正宗。故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心者謂佛語心。所言宗者謂心實處
又云。 迷則萬惑累心。解則真照法界。迷則生死紛紜。解則涅槃常寂。迷解雖殊,莫不皆是一心隱顯。
三藏法師云。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驗此六識,即究竟果處。而惑者終日作迷解。
跋陀三藏云。 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覺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會實性者,不見生死涅槃有別。凡聖無異。境智一如。理事俱融。真俗齊觀。圓通無礙。名修大道。
釋道世云。 四禪無像。三達皆空。千佛異迹。一智心同。
澄觀和尚華嚴疏云。 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 故起信云。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則物我皆如。泯同平等。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

故梵行品云。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
昔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
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釋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

華嚴錦冠云。
觀心釋大方廣佛華嚴經者。若約教詮義。則有多門。若不攝歸一心,於我何預。 夫言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相具德相之法,故名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佛。華是心因。心所引行,喻之以華。嚴是心功。心能善巧嚴飾,目之為嚴。經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此理,故名為經。 然心之一字,雖非一切,能為一切。觀者,以三大中,具四法界。對彼四界,故成四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若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也。
肇論注云。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者。
尚書云。 天生萬物。唯人之靈。有情無情。為萬物也。靈是心之性。亦即萬物之性也。即物之性空。目擊而非遙。雖近而不可知也。
故論云。 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跡。近不可見,如眼中之藥。遠喻三祇至道。近喻即真不見也。
如上所引祖教。委細披陳。可以永斷纖疑。圓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寶印當心。諸佛常現目前。法界不離言下。
是以從初標宗。於一心演出無量名義。無量名義,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即一切法。如虛空性。空性亦空。畢竟寂滅。斯滅亦滅。不知以何言故。強名之無盡真心耳
今還攝無量義海,總歸一句。乃至無句。一字一點。卷舒自在。不動一心。究竟指歸。言思絕矣。
又此乃是內證自心,真性絕待,無依平等法門
如華嚴疏鈔云。 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入於諸法真實之性故。謂真實性中,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立故。 復次明燈無依法。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 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則性尚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即絕。強名內證爾
: 如上解釋引證。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語。 : 我若自語。一切茫然。罔措津涯。豈有申問之處。設祖佛之教。皆是隨他意語。曲順時機。是以世尊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
又經云。 先佛已說。後佛隨順。若能如是了達。則知佛語是自語。自語是佛語。
故本師云。 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又云。 釋迦如來語。提婆達多語。無二無別。若於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見。常縈分別凡聖之想。恒生取捨自他之情。欲紹吾宗。無有是處。
: 前標宗章,已廣說唯心之旨。何故十帙之中,卷卷委曲重說。 : 此是祕要之門。難信之法。轉深轉細。難解難知。悉抱疑情。盡居惑地。
夫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善品為業。故疑有多種。略說具三一,疑自。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況如有病之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若具前三疑。終不能決定信入。
今宗鏡所錄。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隨聞一法。盡合圓宗。實可以斷深疑。成大信。

如清涼記云。
謂聞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滅故。 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 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故。 聞雙非莫疑無據。以但遮過。令不著故。 又聞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 聞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 聞雙是莫疑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 聞雙非莫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 是知諦了一心。群疑頓斷。則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聖不能聖。豈世間言語是非之所惑哉。
如佛藏經云。 佛告舍利弗。須彌山王。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如須彌。有人以手承接此石,無有遺落如芥子者。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眾生,置左手中。右手接舉三千世界,山河草木。皆能令是一切眾生,同心喜樂。其意不異。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
此宗鏡文。所以前後廣引者。只為此心深奧故難信。祕密故難知。乃至菩薩大智,尚須佛力所加。豈況淺劣而能知者。
如寶雨經云。 佛言。云何菩薩深信如來意業祕密。若諸菩薩,聞於如來意之祕密。謂如來所有意樂法義,依止於心。依心而住。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及諸有情,無能知者。唯除如來之所加持。是以雖前引後證。文廣義繁。則語語內而利益根機。聞聞中而驚新耳目。何厭重說。起此慢心。所以本師云。行住坐臥。常說妙法。
又云。 我於得道夜。及涅槃夜。是二夜中間。常說般若。是以機多生熟。信有淺深。前聞熏而未堅。後聞熏而方入。

如大智度論云。
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如捕魚。前網不盡。後網乃得。
又云。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說。譬如駃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又問曰 : 上來數說,是般若波羅蜜甚深因緣。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 : 處處說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謂為重說。
譬如大國王。未有嫡子。求禱神祇。積年無應。時王出行。夫人產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產男。王聞喜而不答。乃至十反。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聞也。王曰。我即聞之久來。願滿故喜。心內悅樂。聞不已耳。即勅有司,賜此人百萬兩金。一語十萬兩。王聞使者言。語語中有利益。非是重說。不知者謂為重。處處說甚深亦如是。佛與菩薩須菩提,知大有利益。須菩提聞佛說深般若。不能得底,轉覺甚深。聽者處處聞甚深。得禪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謂為重說。 且如國王聞於一語,有多利益。賜十萬兩金。此乃增生死根。成於識樂。 今聞宗鏡。卷卷之中。文文之內。重重唱道。一一標宗。長菩提根。成於法樂。盡大地為黃金,未酬一字。請不生怠厭於頻聞。令已達者,重堅信心。使未入者,速發聞慧。
: 此宗鏡門,還受習學不。 : 學則不無。略有二義
  • 一者,若論大宗。根本正智。不從心學。非在意思。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恒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論上上根器,聞而頓悟。親自證時。
  • 二者,若未省達,亦有助發之力。印可之功。或機思遲迴。乃至中根下品。及學差別智門。須依明師以辯邪正。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須得物物圓通。事事無滯。方乃逢緣對境。不失旨迷宗。 故云。會萬物為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又若約大綱。應須自省。設有相助。亦指自知。
如有學人問先德 : 如何是禪。 : 悟自理為禪。
: 如理心性。但是假名。何者是實。 : 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但假施設。實相無相如虛空。須自反悟。
: 悟後更有何法。 : 只箇悟處是法。從緣發明。反得自理。
: 此性還可示人令見不。 : 還示渠教自省達即得。不是眼見耳聞意知之事。此箇真精妙明性。不同太虛木石。天生靈妙不思議。即自性佛法僧。若不悟推求。欲見一毫亦不可得。但離前塵好醜,即是自家本心。若一毫不盡,與佛道者無有是處。
問 : 見色但見色。如何見心。 : 即思思之。是阿誰見色。 : 豈不是當境者全是。不應更求見。 : 自思量看。是之與不是,莫問他人。若直下見。更不圖度。佛法只在方寸。心外斷行蹤。但一心一智慧。離內外中間取受。三際理玄。便入無為道。
: 悟何心是道。 : 悟心無心即是道。 : 請為指示。 : 指示了也。汝自不見。 : 是何物教學人見。 : 教渠直下見。也不是物。
又先德問 : 即今見何物。 : 見本心。 : 見與本心,為別不別。 : 不別。真如體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為見以不動故得名為心又自性清淨名照。常見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顯露。何須問答。豈假推窮。即圓滿門。是成現法。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和尚 : 如何是解脫心。 : 解脫心者,本來自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眾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此乃直指。目擊道存。今古常然。凡聖共有。

夫宗鏡所錄,皆是佛說。
設有菩薩製作。法師解釋。亦是達佛說意。順佛所言。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慧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顯示正義。破除邪執。非言不通。此有二義。
  • 一者,約畢竟門,則實不可說。 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又云。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 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得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是引導一切初發菩提心人。且令自利。理行成就。歸於實智。究竟指歸宗鏡矣。
  • 二者,約方便門,是利他行。故云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 又不可一向執發言為非。起念成過。何者以即言無言。即念無念。是知言言契道。念念歸宗。若分別門,不無二說。若畢竟門,言思絕矣。
: 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攝無量法門。融通一切。此心為復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為復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 此心不縱不橫。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橫。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縱。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無。將何為共。若云無因生,有因尚不生。況無因乎。
: 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說,意根生意識。心如工畫師。無不從心造。則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緣而起。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則是他生。又云。所謂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則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脩羅作,性自爾。則無因生。既屬教文。云何成過。 : 諸佛隨緣差別。俯為群機。生善破惡,令入第一義理。皆是四悉方便權施。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 既非縱橫。不墮四性。則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不。 : 是則成二。 : 如是則一切不立俱非耶。 : 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 既無二相。宗一是不。 : 是非既乖大旨。一二還背圓宗。 : 如何得契斯旨。 : 境智俱亡。云何說契。
: 如是則言思道斷。心智路絕矣。 : 此亦強言。隨他意轉。雖欲隱形。而未亡跡。 : 如何得形跡俱亡。 : 本無朕跡。云何欲亡。
: 如是則如人飲水,冷煖自知。當大悟時,方合斯旨。 : 我此門中,亦無迷悟。合與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苦說數千般。此事萬種況不成。千聖定不得。大地載不起。虛空包不容。非大器人,無由檐荷。
如古德云。 盡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紹祖位,終無第二人。若未親到,徒勞神思。直饒說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於稱揚門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讚,即不然。若於自己分上觀照之時,特地說玄說妙,起一念殊勝不可思議之解,皆落魔界。
所以圓覺經云。 虛偽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
又先德偈云。 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 拋却父娘村草裏。認他黃葉作金錢。 百丈竿頭快散手。不須觀後復觀前。 如今但似形言跡,紋綵生時。皆是執方便門。迷真實道。並是認他黃葉,喚作金錢。若大悟之時。似百丈竿頭放身。更不顧於前後。
此宗鏡中,是一切凡聖大捨身命之處。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 畢竟如何。 : 亦無畢竟。 : 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稱無畢竟。 : 前對增上慢人,未得為得。認虛妄為真實。執顛倒作圓常。為破情塵。權稱究竟。今論見性。豈言虛實耶。
: 以此通明之後,如何履踐。 : 教誰履踐。 : 莫不成斷滅不。 : 尚不得常住。云何斷滅。
: 乞最後一言。 : 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 此錄括略微細。理事圓明。於慕道人,得何資益。 : 若第一義中,無利無功德。就世俗門內,似有於稱揚。總有二途,能俾初學。
  • 一者,為未信人,令成正信。攝歸一念,不外馳求。
  • 二者,為已信人,助成觀力。理行堅固,疾證菩提。步步而不滯寶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薩婆若海。似乘廣大之輦,立至寶坊。如駕堅牢之船,坐登覺岸。
: 集此宗鏡,有何功德。 : 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但有見聞。深獲善利。如一塵落嵩獄之崗隴,已帶陵雲。滴露入滄海之波瀾,便同廣潤。可謂直紹菩提之種。全生諸佛之家。何況信解受持。正念觀察。為人敷演。傳布施行。約善利門。無法比喻。功德無盡,非種智而不可稱量。利樂何窮,過太虛而莫知邊際。以滿空珍寶,供養恒沙如來。化十方眾生,盡證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開演此宗。以茲校量。莫能儔比。可謂下佛種子,於眾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煩惱欲泥之內。然後七覺華發。菩提果成。展轉相生。至無盡際。
如華嚴探玄記云。 於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子。當必得此圓融普法。如經云。吞服金剛喻。小火廣燒喻。又如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得十地無生忍。展轉利益。不可窮盡。皆由宿聞此法。為本因故。頌云。 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 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
大智度論云。 受持般若,校量功德。於是持邊,正憶念最勝。今如諸佛憐愍眾生。故為解其義,令易解。勝自行正憶念。
是時佛欲廣分別福德故。 說言,若有人盡形壽供養十方佛。不如為他解說般若義。此中說勝因緣。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成無上道。乃至教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為他人演說般若波羅蜜義。此中說因緣。是諸賢聖。皆從般若波羅蜜出故。

首楞嚴經云。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眴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讚弘此典。善利無邊。謂首楞嚴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
密嚴經偈云。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
以諸佛了之成清淨藏。異生執之為阿賴耶。如真金隨工匠爐火之緣。標指鐶之異名。作圓小之幻相。金體不動。名相妄陳。類真心隨眾生染淨之緣。成凡聖之異名。現昇沉之幻相。心性不動。名相本空。認假名而二見俄分。悟真體而一心圓證。迷悟即於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歷劫而浪修。達之者當體而凝寂。
法華經云。 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竊為一人者。竊者,私也。若私地只為一人說此一句。此人則是從一心真如中遣來作使。告報異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無邊,至一切處故。則所得法利,亦隨真如之性,無量無盡。
又云。 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乃至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要言之。持此經人,四威儀中。舉足下足。皆不離一心真如諸佛行處矣。

鴦崛魔羅經云。
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暫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暫得聽聞如來藏故。 乃至佛告鴦崛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難事。鴦崛魔羅。譬如士夫,檐須彌山王。及大地大海。經百千歲。此為大力第一,難不。鴦崛魔羅白佛言。是如來境界。非彼聲聞緣覺所及。 佛告鴦崛魔羅。彼非大力。非為甚難。若以大海一塵,為百億分。百千億劫,持一塵去。乃至將竭,餘如牛跡。復能檐負須彌山王,大地河海,百千億劫。而彼不能於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演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唯菩薩人中之雄。能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護持正法。我說此人,第一甚難。
又法華見寶塔品云。 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又云。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又云。假使劫燒。檐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 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故知竭海移山,非無為之力。任使躡虛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開諸佛心。演如來藏。紹菩提種。入一乘門。能託聖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謂得本故。如從源出水。因乳得酥。
如鴦崛魔羅經云。 復次文殊師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鑽求。而不鑽水。以無酥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 復次文殊師利。如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 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
故知入宗鏡中。見如來性。菩提道果。應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風之火。若背宗鏡。不識自心。設福智齊修。終不成就。如求乳鑽水。離山鑿金。任歷三祇。豈有得理。
如宗鏡所錄。前後之文。皆是諸佛五眼所觀。五語所說。無一言而不諦。非一義而不圓。可俟後賢。決定信入。
如月上經偈云。 假動須彌山倒地。脩羅住處皆悉滅。 大海枯涸月天墜。如來終不出妄言。 假使十方眾同心。或火成水水成火。 無量功德最大尊。利益眾生無異說。 大地虛空成渾沌。百剎同入芥子中。 羅網可用縛猛風。如來終不有妄語。 以茲誠實。可遍傳持。功德無邊。言思罔及。
所以唯識論偈云。 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處。 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
斯論大旨,非情識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覺不思議絕妙境界。以此弘揚不思議無盡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無量含生。同入此宗。齊登佛地。
華嚴疏主藏法師發願偈云。 誓願見聞修習此。圓融無礙普賢法。 乃至失命終不離。盡未來際願相應。 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潤無盡眾生界。 一念多劫修普行。盡成無上佛菩提。
《宗鏡錄》 卷一百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