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 (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國文考題看似無邊無際,但是如何準備與學習,其實有跡可循,
前一篇文章〈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 (上)〉我們討論了知識的記憶與閱讀策略方法,這些偏向「輸入」的準備。而這一篇我們將從前面輸入,再向上進行寫作表達與歷程省思的「輸出」了!

概念金字塔如下:

raw-image

▋三、寫作表達

有了前面的知識記憶及閱讀策略為基礎,接下來就來到寫作表達。

國文寫作測驗,包括了閱讀寫作的知性題、情意題的寫作。大考中心的試題重點說明如下:

 一、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統整判斷的省思推論能力,評量內容包括:
(1)正確解讀文字或圖表,系統理解、分析歸納,具體描述說明。
(2)針對議題進行思辨,提出個人的見解與評斷。
(3)文辭組織與表達能力。
二、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情意、想像等感發體悟能力,評量目標包括:
(1)具體寫出個人的生活經驗,從中感知聯想、創造抒發。
(2)針對問題的情境,真誠抒發個人的情感與體會。
(3)文辭組織與表達能力。


發現了嗎?寫作測驗主要希望培養同學幾項能力,分別是:
1. 理解、統整、詮釋文章的能力。
2.  對事件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
3.  對生活經驗的感受力,以及表達情感的能力。
4. 文字組織表達能力

第一項的閱讀理解,需要透過前一篇所說的,觀察老師分析文本的能力來培養自己的閱讀策略技巧。第2.3.4.點則需要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以下是我們可以在寫作前可以提前準備的部分:

1.累積經驗資料庫

寫作的材料就像烹飪的食材,技巧再高明的廚師,仍然需要在冰箱儲存完整的備料。而材料需要日積月累,因此高一開始,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蒐集寫作素材了。

素材包括你自己的生命經驗:成功的、失敗的、挫折的、遺憾的、得意的……另外,課內知識(歷史、地理、公民、自然科學小故事)、課外書(成長類書籍、小說、動漫)、影視作品(電影、連續劇、網路短劇),當中對你而言有感的小故事都可以隨手蒐集作為你的故事案例。

下圖是寫作時可用以發想的素材

raw-image


至於該用什麼方式有效率的整理蒐集到的故事呢?可以參考我的這一篇文章,裡面有蒐集人物故事的框架方法喔!〈全民瘋奧運──體育的盛宴,寫作取材的故事寶庫〉

透過有意識的感受整理與紀錄,可以讓你隨時拿出案例故事而不易跟他人重複。未來我們才能夠將事前準備好的故事食材,搭配上高中三年培養的技巧,在作文廚藝大賽中大展身手。

2.從閱讀學架構

高中開始,我們會遇到大量的閱讀素材,文章都會比國中的閱讀篇幅更長,內容也會更深奧,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消化。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往往會運用課文教導你寫作的技巧,可能是引論、申論、結論;可能是what、why、how;可能是人物書寫、旅遊書寫、抒情文的情緒鋪陳架構等。每篇文章之所以成為範文,往往是因為它的「書寫架構」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模組。

例如:諫逐客書中的論點論據論證、小說中的人物描寫(髮型、臉色、姿態、聲調)、唐宋詩文的先寫景後抒情、遊記的景點遊程體悟‧‧‧‧‧‧

因此老師在講解篇章結構時,千萬不要覺得只是單篇的背誦,也要想想如果遇到類似的作文題型,我們能不能運用這個架構進行鋪陳。

架構能提供我們一個思考框架立基點,讓我們在腦中內建一位作文老師,像是在寫作時,有老師對你提出幾個大問題,協助你在問與答中,完整的建構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因此,透過高中課文架構的學習,能讓自己作文考試時更有脈絡的回答,而不會因為寫不下去而斷頭。

3.從閱讀進化觀點

在這個跨領域的時代,雖然身為國文老師,但我不建議只閱讀文學性的散文及小說,而更應該閱讀多元類別的書籍,如:社會科學類、企業商務類、哲學心理類、成長學習類等,這些書籍會更有效而直接的培養你的多元視角,進而提高眼光及見解。

若剛起步不知從何入手也別擔心,現在網路上都有許多優質的說書頻道,如瓦基的〈下一本讀什麼〉歐陽立中老師〈Life不下課〉等,可運用通勤或閉目養神時間,透過聽書慢慢培養閱讀習慣及品味,也是一種幫你拓展思維邊界的好方法。

高中的大量閱讀,不只是在課文中,其實更多時間是在考卷當中。老師們上課時間有限,因此試卷中的長閱讀篇章,往往是老師們上課來不及補充的閱讀材料。同學們若是課外閱讀時間有限,那麼就更要珍惜考卷中的文章閱讀時間。

試卷編者所選的文章,往往短小精悍,不用閱讀整本書,但所選的段落往往就能呈現作者思想的精華。此時,我們不妨參考作者的寫作論點,將一些打破我們思考疆界的想法、觀點、文字,用螢光筆畫線,並且最好能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當中

這些突破性的思考往往是我們寫作時的立論亮點。寫作測驗中,老師們比起看到華美的文字,反而更想要看到的是學生深刻的立意觀點,這能凸顯出高中三年的學養深度,更是國文寫作成績從B到A的關鍵。

因此在寫閱讀測驗的同時,大家若只在答完選項後便棄置,那就可惜了這個篇章。不如將有趣有感的文章觀點好好理解內化,讓我們能夠直接站上這些作者的肩膀,拓寬自己的思維廣度,並且慢慢促成自己的思考轉化!

▋四、歷程省思

你會發現,寫作的提升,往往都是從閱讀而來。我們常聽到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樣。不過值得修正的部分是,量變並不會直接的帶來質變,我們需要刻意的練習與轉化。

而檢核自己是否轉化的標準在於,你能在不同的場景中、不同的時間中,重複應用了這項觀點或結構。可以是考卷中,可以是上課的討論時間、更可以是日常的聊天對答中,如果你真的將閱讀的體驗與作者觀點說出來了,那麼才能證明你真的學會了!因此要讓自己二~三次,用不同方式接觸與閱讀,並且運用「省思」協助你達到真正的學習。

這也是為什麼,新課綱除了要面對學測考試,還希望能看見你的學習歷程省思。因此每個學期也要產出相應的學習歷程檔案,目的就是讓你隨時監控自己的學習狀態,並且成為讓知識被遷移運用。

為了擁有好的學習歷程檔案整理,以下是幾個可以準備的工具及方法。

1.資料夾準備

高中國文老師常用的教學工具,就是學習單,目的是建構學生思考的進路,最後將輸入化為輸出,也可能有創作型的小作業以深化或驗證你的學習。這類型的產出便很適合製作成學習歷程檔案,讓自己檢核學習的歷程。

我們可以準備一個資料夾,將老師所發放的學習單或創作作品,好好地蒐集,未來都可以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而這個資料夾可以是實體的,也希望你準備好數位資料夾,將自己的創作作品隨時拍照掃描或是打字記錄,可以更有利於你的檔案製作或高三時備審資料的整理。

資料整合該如何做呢?詳細內容可看我的這一篇文章有許多說明:〈學習歷程檔案起步走之上高中可以「早知道」的那些事:(三)打造第二大腦,迭代你的學習系統〉

2.隨時問自己,老師為什麼教這個?我為什麼要學這個?

在新時代新課綱中,比起你學到很多知識,或是得到寫作的技能,在學無止盡的時代,我們更希望學生知道自己為何而學,以及如何將所學加以運用到未來的終身學習上。

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看著每一篇課文時,都問問看自己,這一課希望我們培養什麼能力,如果需要運用,我會如何將這個思考方式或是寫作方式運用在生活當中。

現在上課時數非常短,在課次越來越精簡的情況下,每一課都會有一定的用處。當然有些課次在我們有限的生命經驗中很難想像,那麼此時,不妨問問老師吧!(可以詢問老師,如果要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這一課有什麼切入點?那麼老師就知道你在問什麼了)

到了每學期末時,也不妨請教老師,如果要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有沒有推薦的課次或是切入角度,相信你會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喔!

至於其他反思與紀錄的技巧,歡迎閱讀我的這篇文章〈學習歷程檔案初階版如何進化成果?〉希望幫助你更有效率的製作檔案。接下來若想更進一步產出更有統整性的作品,可繼續閱讀這篇:〈學習歷程檔案中階版如何串聯主題?

▋小結

我們常常讀了許多書看了許多文章得到許多知識,但是彷彿記得卻什麼都講不出,那就證明你腦袋中只有零散而片段的知識。

作家古典曾說:「如果知識點之間能形成穩定架構,就變得不易磨損,強度很大,容易提取。」穩定的知識架構他稱之為「知識晶體」

以星座為例,滿天的星斗,你很難記住位置與方向,但是古代人就將星斗分成了星座,並且賦予它們生動的神話故事。於是我們一般人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也能夠分辨出天上星斗。

因此寫作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輸出」對我來說,也是一樣的功能,能幫助我們打造自己的知識晶體。我們每個學期都會學習許多篇章知識、作者觀點、寫作架構與技巧,也會於此形成一些自己零星的思考觀點。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寫作與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方式,將所學所思進行系統化的整理。中間過程雖然辛苦耗時,但是透過將輸入轉為輸出的方式,未來才能更有效率的提取,省卻反覆閱讀與提取消耗的時間。

總之,高中國文的學習重點,從底層的知識記誦、閱讀策略,到上層的寫作表達、歷程省思,當你迷失於考卷、作業、背誦中時,不要忘了這幾項學習北極星,才能讓你這走出迷霧,找到合適的前進策略!也希望透過紮實基本功,讓高三衝刺時,國文不會成為你的後顧之憂!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並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岱華-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07
感謝翻轉教育編輯團隊這兩篇文章也刊登在親子天下的翻轉教育專欄囉!歡迎大家參考運用 🙂上篇: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8620下篇: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8621
avatar-img
岱華|教學狂想實驗
195會員
63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2025/04/04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Thumbnail
2025/04/04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Thumbnail
2025/03/20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0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01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2025/03/01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Thumbnail
由於從國中升上高中,國文相對其他科目,算是變動較小的一科。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國文科,在高中的初期,都在吃國中老本,直到高三大考才發現,大量知識席捲而來時,國文成績便一敗塗地,很難在高三急起直追。 這裡將分析高中的國文學習重點與方法態度,希望讓同學們更有效地抓住國文科的學習重點。 
Thumbnail
由於從國中升上高中,國文相對其他科目,算是變動較小的一科。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國文科,在高中的初期,都在吃國中老本,直到高三大考才發現,大量知識席捲而來時,國文成績便一敗塗地,很難在高三急起直追。 這裡將分析高中的國文學習重點與方法態度,希望讓同學們更有效地抓住國文科的學習重點。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想要學好國文,正視自己的問題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開始建立正確的學習策略。一想到讀英文,大家可能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背單字、讀文法,程度進階的同學則會去選擇增加課外閱讀、收聽英語頻道練習語感,但對於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到的國文,又當如何開始呢?純粹的背誦和記憶只會讓學習過程變得枯燥而瑣碎,光是「看」課
Thumbnail
想要學好國文,正視自己的問題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開始建立正確的學習策略。一想到讀英文,大家可能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背單字、讀文法,程度進階的同學則會去選擇增加課外閱讀、收聽英語頻道練習語感,但對於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到的國文,又當如何開始呢?純粹的背誦和記憶只會讓學習過程變得枯燥而瑣碎,光是「看」課
Thumbnail
「國語素養能力」是表達自己和串聯知識的重要工具。然而,很多人卻對學習國文感到無趣或無法理解。雖然學習國文可能讓一些人感到困難和煩惱,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訣竅,這個過程也可以變得輕鬆愉快。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五個讓你愛上國文的秘訣,讓你能夠更輕鬆、更愉快地學習國文。
Thumbnail
「國語素養能力」是表達自己和串聯知識的重要工具。然而,很多人卻對學習國文感到無趣或無法理解。雖然學習國文可能讓一些人感到困難和煩惱,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訣竅,這個過程也可以變得輕鬆愉快。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五個讓你愛上國文的秘訣,讓你能夠更輕鬆、更愉快地學習國文。
Thumbnail
國文作為必修科目,卻是一個考試成績容易起伏的科目,尤其近年大考閱讀測驗文章字數驟升,許多學生一看到長文就容易放棄、沒有耐心讀完。若想在國文考試中脫穎而出,下面這五件事或許能幫助你提高成績。
Thumbnail
國文作為必修科目,卻是一個考試成績容易起伏的科目,尤其近年大考閱讀測驗文章字數驟升,許多學生一看到長文就容易放棄、沒有耐心讀完。若想在國文考試中脫穎而出,下面這五件事或許能幫助你提高成績。
Thumbnail
看似沒有範圍的國文試題,細究仍有規律可循,選文多從課文延伸,只要平日認真上課,並且從中培養閱讀各類文本的能力,相信考前無須花太多時間準備,亦不用死背太多知識,便可在國文這科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以下提供給要考學測的高中生幾點建議:
Thumbnail
看似沒有範圍的國文試題,細究仍有規律可循,選文多從課文延伸,只要平日認真上課,並且從中培養閱讀各類文本的能力,相信考前無須花太多時間準備,亦不用死背太多知識,便可在國文這科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以下提供給要考學測的高中生幾點建議:
Thumbnail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Thumbnail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Thumbnail
要如何把閱讀的內容內化,變成自己背景知識的一部分,將來還可以提取應用,甚至昇華為智慧呢?那就必須靠輸出了。既然是作文課,說(分享經驗)與寫(書寫心得)是免不了的。然而,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一個輸出方式也非常關鍵,那就是……
Thumbnail
要如何把閱讀的內容內化,變成自己背景知識的一部分,將來還可以提取應用,甚至昇華為智慧呢?那就必須靠輸出了。既然是作文課,說(分享經驗)與寫(書寫心得)是免不了的。然而,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一個輸出方式也非常關鍵,那就是……
Thumbnail
現在的國文課對學生或對老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教學「思維」的轉變。 如果從最現實面的學測角度來看,這對老師及學生而言,最困擾而焦慮的應該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課本裡的知識基本功、重要選文必須要確實掌握,第二,會覺得混合題組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點可怕,第三,國寫的分數占一半,又有知性跟情意,這個也很
Thumbnail
現在的國文課對學生或對老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教學「思維」的轉變。 如果從最現實面的學測角度來看,這對老師及學生而言,最困擾而焦慮的應該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課本裡的知識基本功、重要選文必須要確實掌握,第二,會覺得混合題組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點可怕,第三,國寫的分數占一半,又有知性跟情意,這個也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