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書一話】問題思維

raw-image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抓到不重要的問題來解決,換句話說,就算解決該問題,也不會帶來甚麼明顯的好處。為何會發生這個錯誤?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多想一步,看到問題就像打地鼠一樣,看到一個打一個,而不是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又如何?」。在顧問業有個名詞來形容這種情形,叫做「智能怠惰」(Intellectually Lazy)。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企業在管理能力訓練規劃中,每年一定會舉辦的課程之一。這似乎告訴我們,具備良好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是工作職場上必備的基礎能力。我們要處理一大堆的問題,這當中包括了客戶、老闆、員工、與團隊中的諸多問題,我們期盼完美的解決問題,並認為眼前的問題被解決之後,就可以順利的持續向前進展。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面對問題這個玩意,我們最擔心的莫過於「復發」,復發不僅讓我們覺得困擾,更會耗費許多的成本與資源,這使我們陷入一個惡性輪迴,永遠無法把問題給清理乾淨。

這其中有一個關鍵因素,來自於你看待問題的思維。

想像一個情境,你現在的身分是一位市長,暴雨來襲造成市內許多地區都淹水,民眾苦不堪言,請問你打算如何解決?

#緊急調派抽水機24H不間斷抽水

#放置大量沙包避免淹水地區再次擴大

#通知民眾儘快撤離淹水區域

#請國軍支援並快速成立災民收容所

我將問題思維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症狀解,第二層次是原因解,第三層次是根本解。以上處理淹水狀況的這些做法,都是屬於症狀解。症狀解,顧名思義就是解決當下看到的問題與症狀,以緩解不舒服的狀態。症狀解沒有不好,至少當下有所動作來加以因應與處理,但症狀解很容易有後遺症,也就是有極大的機率會再次復發。「只要颱風一來就會淹水」,就是典型症狀解的後遺症。

面對症狀解的後遺症,你不勝其擾,民眾的陳情壓力讓你覺得應該想點辦法來好好處理一下,於是你會開始進一步思考「原因解」。

#補助民眾費用設立防水閘門

#請清潔隊定時清理排水溝避免堵塞

#建立水位警示系統以利快速因應與民眾疏散

#於里長辦公室放置最新科技沙包

原因解可以使你進一步思考與探究,問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可以讓你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降低問題復發所造成的損害。颱風天淹水的機率的確降低了,淹水淹到民眾家裡的機率也降低了,但你的這個城市會不會再次淹水,遺憾的事實就是:還是會淹水的!

如果你有耐心去認真思考「根本解」,也許你會這麼做:

#提出全盤的海綿城市政策計畫

#提升都市計畫區之防洪強度

#進行都市防洪空間系統規劃

#設置適當且足夠的滯洪空間

我們或許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處理眼前的一堆問題,不妨運用一下20/80法則,每個問題背後一定有著20%的關鍵點,能夠幫助你解決剩下80%的問題。天底下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端看你如何看待所謂的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