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覺察練習】不把別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責任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他人?

你感受到對方的不開心,便認為是因為你的一句話,讓他不高興了?

我們可以因為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情緒,但不要因為他人的反應而怪罪或懷疑自己。

我們都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認為別人的反應都是自己造成的,但其實就只是他情緒來時,你剛好成了承受他情緒的那個人。

情緒、事件、人都沒有絕對的關係,只是我們自己把它做了連結。

知道那個人不高興了,那是他的情緒,靜靜的釐清,把自己從情境中抽離,不隨之起舞。

不再試圖解釋自己的無心,或做些什麼來討好對方。因為很大的可能他的情緒不是因你而起。

讓事件過去,不去糾結。相信你們的感情沒那麼脆弱。不用因為無法安撫他人的情緒,而產生罪惡感。

如果你不在意,別人便影響不了你。不是EQ高、氣量大,單純只是因為你知道那是他的情緒,與你無關。只要你不在意,即便別人在意,那也是他的事,與你無關。

面對他人情緒的當下,有時候別人只是需要一個出口,不需要你給出太多的建議及方法。不做點什麼,你又會覺得會不會讓對方認為你不重視他。

你無法猜測別人需要得到安慰及理解的方法。因為在情緒的當下,我們都看不見真相。你能給予的就只有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與其去糾結,該用什麼樣的方法給予對方他想要的支持及安慰。你更應該學會識別。

情緒當頭沒有人是理智的。

你只能用你知道的最好的方法給予支持,但適不適合對方,不是你能決定的

分清楚他的情緒及問題是他的責任,你沒有必要去為他承擔及面對

幫助身邊的人解決問題及提供安慰,是我們身為陪伴者最大的成就。當你學會識別,分辨你我的問題及責任時,不把別人的問是當作自己的,是我們在幫助他人之前需要做到的基本認知。

把不屬於你的情緒及問題,還給別人。你會過得更輕鬆自在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