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看一些溝通的書籍,覺得有一種心理能力蠻重要的,就是區分對話的目的以及什麼是我要負責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話和溝通裡就是要爭個輸贏,最終卻破壞了關係,又或是過度為對方的情緒負責,以至於沒辦法放心地傳達出自己的想法。
溝通的本質是傳遞感受與想法
既然如此,那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後化為沒有攻擊性的字句說出來。再來就是要有耐心,如何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在乎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溝通不是要說服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而是了解對方在意什麼,因為有時候,可能當事人也不知道自己在意的點。
比方說,今天兩個好朋友吵架了,A很生氣,覺得B不夠看重她這個朋友
A:為什麼你這個連假還要上班呀?不能請假嗎?一般都可以用年假請個幾天啊
B:我的工作性質是責任制,這幾天特別忙,沒辦法請假,約改天比較方便
A:不可能沒辦法請假吧,我的工作都可以了,為什麼你不行
B:我這個連假真的不方便,下下周末是可以的,你那時候有空嗎?
其實這個對話裡面,我覺得蠻明顯的是,A沒有尊重B的界線,一直試圖想操控B滿足她自己,而不是去聆聽B的需要和立場,有時候對話卡關的原因在於,我們以自己的想法、感受為中心,而不是真正去了解對方的需求。
A的需求是希望B陪伴她,而B的需求是想處理好最近工作上的任務,並非不在意A的感受,所以提出改天約的方案,其實是可行且有足夠誠意的。
世界上不只有零和遊戲
從小開始,我們被教導考試要考越高越好,贏過別人才算贏,結果讓每個人都人心惶惶,一直覺得身邊的人是競爭者,結果在關係裡也變成要爭個輸贏。
但關係裡面,不是比誰的權力大,而是講求情感的,在情感這個維度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而每一個人的感受都很重要。
當我們學會尊重自己的感覺,便也能尊重別人的感受、聆聽他人的需要。遇到立場不同時,也能心平氣和的傳遞想法,找出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法。
一定要相信,這世界上的解決方法不會只有二選一,而是存在著第三條、甚至第四條路可以走。
一定存在著一種「你好,我也好」的方法,沒有人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