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猴死囝仔」這個主題,我遇過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照你的建議可是他就在那邊哭啊、發脾氣啊、不理你、「等一下啦」。孩子的確在很多時候不會照你的劇本走,這時候該怎麼應對自己也可能要抓狂的情境呢?接下來分成兩個部分來分享。首先是父母自己本身的狀態,再來是孩子的狀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順序安排呢?因為父母要先練習掌握自己的狀況,也照顧好自己,才可能有足夠的心力掌握孩子的狀態,進而幫助孩子。
爸爸媽媽的自我認識:看著很多父母在會談室中來來去去,有很多種組合,父母一起來、爸爸或媽媽輪流來、爸爸或媽媽單獨來。有些會一起討論該怎麼做,有些會互相反駁與抱怨,有些會單獨在我面前哭訴,各自帶著好多種心情。有自信滿滿的分享著自己做過的功課,有非常緊張的擔心自己做不好,也有的帶著憤怒與難過,或是無助的問我自己是不是比孩子更需要來諮商,比較特別的印象是趕快完成「學校老師的建議」就閃人,不斷強調其實並沒有擔心。這些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資深前輩的叮嚀與建議,也就是「系統合作」,當孩子被帶來,並不像送修一台電腦或一台汽車,交給師傅處理,過一陣子就還給你一台正常的產品,所以爸爸媽媽的自我認識,在親職諮詢中非常重要。我也必須先強調,我遇到很多非常努力的爸爸媽媽,所以我都非常期待討論教養的過程,重點在於合作,而不是找出「戰犯」。
如果回想小時候對於成為「大人」,或是回想即將成為「父母」的想像過程,可能常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絕對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樣子」,例如多啦A夢漫畫中,大雄每次想要離家出走的時候,一方面抱怨媽媽不同意自己買喜歡的東西,所以會期待自己成為爸爸後一定會滿足兒子的要求,結果兒子卻從未來跑來形容自己很古板。先前的文章就有提到,每個人的成長經驗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會有很多遺憾與匱乏,很多人也會想「我也是這樣長大的啊,還不是活得好好的」,然而這些陰影甚至創傷,就有可能影響夫妻關係,再進一步影響親子關係。有沒有過這樣的對話?當孩子犯錯時,可能會這樣聯想到另一半的某些特質或行為,產生了厭惡的感受候,有可能直接罵著孩子:「你看看你這什麼樣子,把自己搞那麼慘,不要學你爸/媽的壞習慣。」親職諮詢的對話中,父母有時候完全在父母的角色裡面,但無可避免也會出現丈夫或太太的角色,所以下面列出一些可以慢慢思考的問題,通常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更容易認識自己的角色。
1. 從以前到現在,我跟爸爸媽媽相處的經驗是什麼?
2. 結婚之前,我是個什麼樣的人,而結婚之後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3. 我覺得跟另一半的相處如何,遇到意見不同的時候,有什麼感覺與想法呢?
4. 如果有了孩子,請找出五個特質來形容孩子、另一半跟自己?
5. 觀察一下想出來的這些特質,哪些是正面或負面?
6. 我對生養小孩的想法與價值觀,有哪些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
7. 我期待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子?
8. 我的教養方法、態度、價值觀跟自己的父母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嗎?
9. 有哪些教養方法是我想要延續過去來自父母的經驗?
10. 我想要也曾經學習新的教養方法嗎?
這段探索過程會跑出很多經驗、感受、想法,有些可能是幸福,有些可能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回想一下,聽到鄰居夫妻激烈的爭執,聽著朋友哭訴或抱怨著家裡的困擾,有時候很容易讓自己想到一些類似的經驗,有些人雲淡風輕,也有些人可能會比朋友更激動地想要一起痛罵或掉淚。試著告訴自己,所有的感受與經驗都是真實的,所以不需要急著消除這些感受,也試著練習在心裡留一個角落,允許這些感受的存在,不需要時時刻刻注意這個角落,再回到此時此刻,用這樣的方式照顧與安頓自己。
看待孩子與理解孩子
前面的10個問題中,其中一個是爸爸媽媽如何看待孩子的特質,而我想要分享一段經驗。其一是請孩子自我介紹,題目是說出對自己滿意的三件事,再說出自己想要改變的三件事,其二是請父母針對自己的孩子做同樣的思考。問完問題後,我常會看到親子間臉上豐富的表情變化,滿意的部分有些會想的很快,甚至得意的分享給我聽,而有些會先愣住,接著猶豫很久卻說不出一個字;想要改變的部分,同樣會想很快,甚至還想出很多個,倒是比較少看到想不出來的。最有意思的就是親子的答案很相似,例如都跟課業有關,也有很多落差很大,例如孩子對學科以外的成就像是遊戲、藝術、體育。
在這個充滿互相評價的台灣社會中,有一些常見的現象,也反映了長期的價值觀,當然可能在新的世代中逐漸改變,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與自信,另一個層面就是什麼才是值得讚賞的特質。所以接下來就可以從上一段的問題思考,父母心目中的孩子長什麼樣子呢?孩子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當我每次跟父母分享我所看到的孩子,有些會連連點頭表示在家就是如此,有些會一臉驚訝,彷彿不是自己認識的孩子。如果覺得自己突然不理解孩子,先不要急著自責,因為經常會出現一種想法,那就是身為父母需要「全知全能」,而這通常來自親子關係最緊密的時期,青春期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每次回來都不說」,這樣的抱怨隨著孩子越接近青少年階段就越容易出現,有時候來自孩子獨立自主的需求而選擇不說,有時候來自孩子的不知所措,也有很多時候來自親子間價值觀的落差,即使只是小學生也很可能擁有非常不一樣的想法。
假如不希望親子間的對話逐漸變成「功課寫完沒」、「考得怎樣」、「趕快吃飯/洗澡」、「不要再滑手機了」,那就試著練習接納不需要完美或全知全能。我很喜歡「夠好就好」這樣的概念,所以遇到孩子很投入,父母本身卻很陌生的領域時,可以試著認識一下孩子到底在玩什麼,不一定需要。成年人之間本來就很習慣「隔行如隔山」的概念,但是出現在親子間的落差就可能容易不知所措,有些比較不會在腦中拉太多警報的,像是動漫、手機遊戲、手工藝、特殊知識與興趣…等,也有些可能就會陷入強烈焦慮、憤怒、自責、羞愧,例如人際衝突、肢體暴力、霸凌、自我傷害、違規行為、談戀愛、性發展相關議題。面對各種挫折與不舒服的感受,我想要先說:「你已經做的很棒,不要苛責自己,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再一起來看看要怎麼一起了解孩子。」如果有一些心理準備,孩子一開始可能會沒有反應,或是回答「不知道、還好、隨便、你不懂,你不用管」,那就試著表達「爸爸/媽媽也不懂,所以可能也會很緊張,但是我會在這邊陪著你,一起來看看可以怎麼辦。」
身為爸爸媽媽的幸福,就是平常再怎麼吵吵鬧鬧,看到孩子熟睡的臉龐,就會覺得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