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快樂學專家認為,並沒有永遠幸福快樂這種事

學會接受痛苦,也是讓自己更快樂的選擇只要能讓自己感覺快樂一點,就能對人際關係應付自如我們不一定會在未來等到最好的一副牌,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把手上這副牌打到最好。

這是⟪更快樂的選擇⟫這本書序章的副標。

沒有永遠的幸福快樂


事實上,快樂學可以幫助我們從「感覺還可以」,進步到「感覺很好」。當我們陷於不快樂的處境時,快樂學對我們的幫助更大,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反彈回去,甚至讓我們進一步跨越。因為快樂學可以幫助我們增強心理免疫系統。


換句話說,當你增強你的心理免疫系統或是生理免疫系統的時候,並不代表你就不會生病,但是你會比較不常生病,而且如果生病的話,你會好的更快。哪怕只是讓你開心一點點,都是變得更快樂,當困難與苦難降臨的時候,還能夠幫助你具備更好的應變能力。


當一個人的心理免疫系統強大時,所具備的不只是心理復原的韌性,他會變成一個有本事反脆弱的人。

就像是一種物質或材料,在承受內在或外在壓力之後,不僅恢復到原本的狀態,甚至還因此變得更強大,那麼就意味著具有「反脆弱性」。如果一顆球具有復原韌性的話,就可以彈回他原本的位置,而一顆有反脆弱性的球只會反彈到比它原來還要更高的位置。

反脆弱性,能夠反彈得比原來更高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變得更為強大。」他所描述的就是一種反脆弱性。

創傷可以拖垮我們,也可以讓我們振作起來;創傷可以讓我們變得軟弱,或是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聽過【創傷壓力症候群】,症狀可能包括再度體驗創傷、焦慮和憂鬱、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睡眠障礙等令人痛苦不堪的後果。

此外還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持久的體驗,就是可以帶來好處的創傷後成長。遺憾的是,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證創傷後一定會有所成長。

可以做的是讓一些條件到位,使得創傷後出現成長的可能性提高。

條件到位,就能讓創傷後成長的機會更高


作者塔爾班夏哈教授說,建構反脆弱性的目的,並不是要為你帶來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他甚至不相信有永遠幸福快樂這種事。


成功和快樂之間有一種非常牢固的關係。”並不是成功為我們帶來幸福快樂,而是幸福快樂帶領我們邁向成功。”


如果你能夠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哪怕只是提高一點點,你的人生就會明顯變得更成功。


所謂的成功不只是目標的實現,而是包括更廣泛的意義,例如在角色的扮演上,無論是為人父母、伴侶、員工、教練還是朋友,你都會做得更稱職。只要我們能讓自己快樂一些,就算只是微幅的改變,我們都可以因此變得更有創造力也更富有創新性。

快樂可以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尤其我們許多人會長期待在同一個地方與一群人共處,只要讓自己感覺更快樂一點,都可以因此讓你少碰到一些人際關係的挑戰,就算真的遇上了,你也能更應付自如。此外快樂是有傳染力的,一旦你讓自己更快樂,你就可以幫助周圍的人變得更快樂,進而創造出一個更健康和更有道德感的世界。

只要能讓自己感覺快樂一點,就能對人際關係應付自如


把快樂看得太重,或是太想變得更快樂,其實對我們是有害的。

那些把追求快樂掛在嘴上,到頭來會變成不太快樂甚至備感孤單的人,因此不斷提醒自己快樂有多重要,或者自己有多想要,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有一個解套的方式就是,我們可以“間接追求快樂。”

例如當我們直視太陽時眼睛會受傷,甚至會失明,但是如果用間接的方式看太陽,像是透過稜鏡來觀察太陽,就可以品味你眼前所看到的東西。因此直接追求快樂反而會造成不快樂,先分解快樂的元素,然後在追求這些元素,才是讓我們變得更快樂的正確途徑。

把心思鎖定在某些目標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快樂的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快樂的五個元素

  1. 精神上的幸福: 工作的意義、存在的意義、專注在當下、保持正念
  2. 身體上的幸福:身體的活力、足夠的元氣、應付壓力
  3. 智識上的幸福: 學習新東西、提問、深度學習、坦然看待失敗
  4. 關係上的幸福: 好好陪伴家人朋友、穩固的人際、照顧自己、成為付出者
  5. 情緒上的幸福:愉快的情緒、接受痛苦、別認為擁有是理所當然、珍惜一切

學會坦然接受痛苦,也是讓自己更快樂的元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