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推甄(面試):把口罩脫下來

要成為研究生,除了肚子裡有一點知識以外,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論點與洞見的能力亦不可或缺。

與大學不同:碩士班需要「找老闆」,aka畢業論文的主要指導教授(當然也有共同指導這件事,總之就是要找人陪/幫你在碩士階段生出論文);可想而知與教授的關係會較大學時期來的密切,兩人除了在研究領域要有交集,彼此的關係也不能太差,自然就會需要兩人「合得來」。

因此,準研究生與教授兩方在入學面試時,也會留意人格特質的適配性(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搞不好可以爬學術文獻看看有沒有人做過這種研究ww);總而言之,研究所階段的面試不僅僅考驗學生在領域的專業知識,上榜與否的因素還包含適配性(人格特質/研究方法)、研究領域下的特定性(如:A學校的老師沒有做這個主題的研究,B學校有,但學生可能因為其他因素[地緣、學校聲望]去面試A學校,反而落榜)、還有在短時間內將自己介紹給別人的能力,亦即面試時,如果太緊張,可能會讓教授以為「這樣的表現」就是學生平常的樣子,反而沒辦法真的讓教授認識學生這個人。

上面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因為最近推甄季,筆者昨天才面試完,想提供一個簡單緩解緊張的策略:

應用「互相」緩解面試壓力

疫情趨緩(雖然最近流行流感),面試幾乎都不會要求要戴口罩了;學過基礎心理學的人應該還記得Bandura的reciprocal determinism(還記得那個個人-行為-環境三因子的圖形嗎),當行為被環境影響,個人的表現亦會受到此行為的影響;

如果你容易緊張、害怕面試官扮黑臉你看了會害怕、或是希望教授可以看到你身上更多的情緒表徵(通常展現你的人格特質的一小角),你可以把口罩脫下來,讓教授看到你展現自信時的微笑,或是被問到難題時困惑的皺眉與抿嘴。這有甚麼好處?

人是社會學習的動物(Bandura跟 Mischel會最同意),當你微笑,華人社會中的對方通常也會不經意地微笑回來,看到微笑可以讓自己更加放鬆,更專注於專業知識的表達。同樣地,當你皺眉,對方會發覺自己可能需要調整問題的詢問方式,或是直接知道你對於這個問題還沒辦法完全地回答清楚。簡而言之,脫口罩這個行為,影響了環境,再影響到了你個人的特質樣貌。

阿如果你沒辦法脫口罩就只能另外想辦法了啦。

祝大家推甄順利,讓教授們看看你有多可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