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困境 : 04 長期賽道上的阻礙 – 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男人困境 : 04 長期賽道上的阻礙 – 環境

 

比起短期賽道,長期賽道的阻礙多的多,且會不時地出現阻礙你,舉個例子。

 

你開始減肥,明白要減少熱量攝取、避免反營養食物、通往大重量健身、充足的睡眠。

 

這些知識與技巧多數人都曉得,但沒幾個人做倒,差別在哪裡?

 

如果你身邊有接觸互動都是胖子,平常都在吃些垃圾食物,就算你想減肥也很容易受影響。

 

又或者你工作環境有團購的文化、辦公室有點心等誘因,導致你一直要很用力的控制自己,那麼要做到正確的行為就很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家裡健身就可以,有人還要去辦健身會員,除了健身房有大重量訓練外,另外好處是環境氛圍能影響你的行為。

 

像我以前學生時期待在家裡就只會想打電動,其他事情都不想做,但是只要到我喜歡的戶外,比如山上或海邊,我就不會特別想打電動。

 

能夠影響你行為習慣的,環境占了很大的影響力。

 

所以不論你要從事什麼新計畫,可以先確認環境能不能幫助你展開一連串的行為。

 

比如要減肥,先辦張健身房,下班就到健身房面前報到。

 

比如要斜槓做創業測試,或是建立閱讀習慣,下班後到圖書館或咖啡廳報到。

 

比如要建立寫作習慣,可以在圖書館或咖啡廳寫完再回家。

 

不然你以往若一回家就啟動放鬆模式的習慣之下,要你放鬆後又改成工作模式,要用的力氣會更大。

 

而當你行為習慣建立起來後,要將環境轉移到家裡或是原本舒適的環境,會比起一開始在家裡建立新習慣會來的更簡單一些。

 

總結:

環境影響著你後面一連串的行為,若無法建立行為,你就無法習得能力。

 

如果沒去健身房就不會運動,沒運動就不會習得運用自己身體的能力。

avatar-img
128會員
321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種賽道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去走,你可以先評估你所要的這幾種賽道做各個風險評估,接著在盤點自己目前所擁有的資源以及所踩的階級後,確認若最糟的情況發生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樣子你能不能承受的? 你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用職涯選擇當例子。 許多大學或畢業生在選擇職涯時總是無法做出決定,而多數都卡在一個矛盾
這世界的賽道粗略分為兩種,一為聰明人賽道,二為笨蛋賽道。 聰明人賽道比較偏向立即效果,比如「快速」、「立即」、「馬上」、「短時間」,這種可以在自己能承受的時間上就獲得效果的賽道,通常會很競爭。 用整形來比喻,現在你要整型的很漂亮,身材上可以利用抽脂,臉蛋提供你好看的模板,幫助你整成多數人認為有美
簡單的問題卻能道盡一輩子的話題,這問句不是固態,而是動態。 固態的意思是當你得出答案,那就可以拿這答案用一輩子,比如我問你水與加工飲料哪個較健康? 當你得到答案是水,那這答案就可以用上一輩子。 動態則是此項目條件變動很巨大,隨時在變化。 舉個例子,我問你火箭要如何衝破大氣層到宇宙上,這看似各
男人一生離不開的鍛鍊 3 方向 ​ 過去學校給的人生模型很簡單,在學校習得一項專業後,就朝向相關專業的位置往上爬,結局就是在某個位置做到結婚、生子、退休後等死。 ​ 但這時代不容許你這麼做,待在同個位置你的風險更大,因為你可能年紀還沒到,公司就先收起來了,要是你已經 40 歲了,頂著過去的職
這算是終極問題了,其實滿有感觸的,許多把妹能力很好的人,都會認為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好研究,有什麼好學的,但其實會把妹的人也同樣會有一樣的終極問題。 那就是「轉換生活模式」的能力,什麼意思? 在把妹能力差的人當中,其中部分人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大部分都是在工作領域上可以獨當一面。 恰巧在他
品味,從知識開始 : 要提升品味,先從普通開始   一本滿薄的書,但值得過一段時間再看一遍,畢竟品味也需要時間疊代,品味就像是千層派一樣,需要一層一層人工堆疊上去,沒法用模具直接上工。   【品味從普通開始】   什麼是普通? 如果從飲料杯來比喻,中杯,就是有大杯跟小杯的選項,於是才會
每種賽道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去走,你可以先評估你所要的這幾種賽道做各個風險評估,接著在盤點自己目前所擁有的資源以及所踩的階級後,確認若最糟的情況發生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樣子你能不能承受的? 你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用職涯選擇當例子。 許多大學或畢業生在選擇職涯時總是無法做出決定,而多數都卡在一個矛盾
這世界的賽道粗略分為兩種,一為聰明人賽道,二為笨蛋賽道。 聰明人賽道比較偏向立即效果,比如「快速」、「立即」、「馬上」、「短時間」,這種可以在自己能承受的時間上就獲得效果的賽道,通常會很競爭。 用整形來比喻,現在你要整型的很漂亮,身材上可以利用抽脂,臉蛋提供你好看的模板,幫助你整成多數人認為有美
簡單的問題卻能道盡一輩子的話題,這問句不是固態,而是動態。 固態的意思是當你得出答案,那就可以拿這答案用一輩子,比如我問你水與加工飲料哪個較健康? 當你得到答案是水,那這答案就可以用上一輩子。 動態則是此項目條件變動很巨大,隨時在變化。 舉個例子,我問你火箭要如何衝破大氣層到宇宙上,這看似各
男人一生離不開的鍛鍊 3 方向 ​ 過去學校給的人生模型很簡單,在學校習得一項專業後,就朝向相關專業的位置往上爬,結局就是在某個位置做到結婚、生子、退休後等死。 ​ 但這時代不容許你這麼做,待在同個位置你的風險更大,因為你可能年紀還沒到,公司就先收起來了,要是你已經 40 歲了,頂著過去的職
這算是終極問題了,其實滿有感觸的,許多把妹能力很好的人,都會認為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好研究,有什麼好學的,但其實會把妹的人也同樣會有一樣的終極問題。 那就是「轉換生活模式」的能力,什麼意思? 在把妹能力差的人當中,其中部分人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大部分都是在工作領域上可以獨當一面。 恰巧在他
品味,從知識開始 : 要提升品味,先從普通開始   一本滿薄的書,但值得過一段時間再看一遍,畢竟品味也需要時間疊代,品味就像是千層派一樣,需要一層一層人工堆疊上去,沒法用模具直接上工。   【品味從普通開始】   什麼是普通? 如果從飲料杯來比喻,中杯,就是有大杯跟小杯的選項,於是才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不敢說自己天生熱愛運動,事實上,維持運動習慣是為了避免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隨著時間推移,身體的耐受力逐漸下降,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樣隨意地應付日常生活。運動變成了必要的調整,是對身體的負責。 可是,運動這件事對大部分人來說,似乎並不像吃飯或睡覺那麼「必不可少」。我們都知道不吃飯會肚子餓,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其實,我不喜歡提供單純減肥的服務,或者該說,我不喜歡挑戰人性,這個年頭許多人的生活都處於高壓狀態,如果一個人在忙碌高壓的情境下生活,就不容易產出好的決策與行動(包括減肥),然而有效的減肥方式多半都很樸實無華,我能提供的訊息就是將客觀事實盡可能呈現,而攤在桌上的東西甚至大家不一定喜歡,真要說在教練的執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你可以逃避事情,但你逃避不了逃避事情的後果。謹慎地為每個日常決定負責,因為每個決定都有代價。決定去健身房運動,代價是勞累的身體;決定不去健身房運動,代價是脂肪堆積。明天的自己是由今天自己的一連串決定所形塑,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正視自己的決定與不決定所帶來的後果以及付出的代價。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不敢說自己天生熱愛運動,事實上,維持運動習慣是為了避免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隨著時間推移,身體的耐受力逐漸下降,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樣隨意地應付日常生活。運動變成了必要的調整,是對身體的負責。 可是,運動這件事對大部分人來說,似乎並不像吃飯或睡覺那麼「必不可少」。我們都知道不吃飯會肚子餓,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其實,我不喜歡提供單純減肥的服務,或者該說,我不喜歡挑戰人性,這個年頭許多人的生活都處於高壓狀態,如果一個人在忙碌高壓的情境下生活,就不容易產出好的決策與行動(包括減肥),然而有效的減肥方式多半都很樸實無華,我能提供的訊息就是將客觀事實盡可能呈現,而攤在桌上的東西甚至大家不一定喜歡,真要說在教練的執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你可以逃避事情,但你逃避不了逃避事情的後果。謹慎地為每個日常決定負責,因為每個決定都有代價。決定去健身房運動,代價是勞累的身體;決定不去健身房運動,代價是脂肪堆積。明天的自己是由今天自己的一連串決定所形塑,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正視自己的決定與不決定所帶來的後果以及付出的代價。